
陆游《梅花绝句》曰:“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绝句下联,我改了一个字,改“正”为“非”。把它作为标题送给秀彬笔下美文中的文竹。
文章开首的七言诗,八个叠字:“袅袅”、“依依”、“层层”、“茎茎”已说尽了文竹的品格高尚,风度超俗,其高标逸韵堪与梅花比肩。
文竹,有节若竹,因清雅堪文,故称文竹。文竹非竹,并非“立根原在破岩中”,无“东西南北风”之扰,置淡墨疏窗,诗书叠案的斗室中,“青青掩映,盈盈婆娑”,便是书香一景,文房点缀了。
接着,作者平流缓进,细针密缝地陈述文竹的高标逸韵——“文竹之美,在于‘文’”、“文竹之美,在于‘节’”。
在“文竹之美,在于‘文’”几段中,“流连书影”、“郁郁乎文”“诗词流韵”、“雅室一隅”,“落英缤纷”、“祥云舒卷”、“低眉俯首”、“谦恭内敛”,这些鲜明生动,韵调铿锵,霞鲜锦缛(rù)的四字短语层出不穷。而以“数+名”、“数+形”两个联合词组,形容被诗词流韵晕染的文竹,显得格外形象、生动。更妙的是以“一米”状阳光,以“一缕“状清风”,以“一把”状“泥土”,这三个数量词用得非常贴切。而“一簇簇”、“一层层”两个数量叠词,和“翠翠的”、“细细的”、“软软的”、“茸茸的”、这四个形容词叠词,又把“纤枝摇绿云,满屋溢春韵”的文竹的神态写话了。而接着的“像云雾”、“像雨伞”、“像瀑布”三个排比句,进一步突显了文竹“离离矗矗”的美姿。(清.张岱《陶庵梦忆》语。形容浓密挺拔貌。)

“生命的一树花开,不在于伟岸的体魄,更在乎淡泊超脱的情怀。”诚哉斯言。以这种洒脱中肯的赞语,为上述情节作结,很得体。
在“文竹之美,在于‘节’”、数段中,用了“一丝”、“半寸”、“一脉”、“一点”、“一支”、“一念”这些数量词,描述文竹的“淡然里气节从容”,“轻盈间儒雅笃定”,“简单中玉洁冰清”的“节”操,也简捷、得体。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文的艺术特色为:
一、“摛(chī)文掞(yàn)藻,满目生辉。
“摛”“掞”皆有舒展、散布的意思。作者以大量华丽的语句,张扬文采,从不同角度,全方位,不厌其详,不烦其细地体物写志,这就造就了吕秀彬式的”凤羽摛姿,龙媒聘逸。——“摛”,舒展;“龙媒”,骏马。“聘”,求。凤凰展翅,以显羽丰姿美;骏马驰骋,尽彰威武飘逸。
二、文哲相生,哲思精妙。
像“这些很精致的自然之景,便是生活最诗意的修饰”、“生命的一树花开,不在乎伟岸的体魄,更在乎淡泊超脱的情怀”、“身心安处,是一脉书香的洇漫,一方天地的清幽,一点竹心的纯净”等警策之语,发语奇峭,蕴含深刻,看似非哲人哲语,却出乎性而发乎情。清逸绝俗,气象峥嵘,五色绚烂。

附:《文竹:清雅成文,有节若竹》
作者:吕秀彬
一丛袅袅案边盈,清韵依依点室宁,细叶层层说云趣,纤枝茎茎显竹情。
淡墨疏窗,诗书叠案。如果移来一抹文竹,青青掩映,盈盈婆娑,便是书香一景,文房绝佳的点缀了。
文竹之美,在于“文”。
流连书影,亲近墨香,郁郁乎文,似乎一枝一叶,一姿一容,都晕染着诗词流韵。雅室一隅,如隐隐人家。小桥、流水、藤萝、鸟啼……这些很精致的自然之景,便是田园生活最诗意的修饰。文竹之于书屋,大类于此。仿佛桃花源里的落英缤纷,蓬莱阁中的祥云舒卷。
低眉俯首,恬淡隐忍。一米阳光、一缕清风、一把泥土,文竹便静静地生长。默默地守候着清浅的时光,玉立着淡雅的模样。叶子如羽毛,一簇簇、一层层,翠翠的、细细的、软软的、茸茸的,像云雾、像瀑布、又像雨伞,谦谦如“竹中君子”、“文雅之竹”。
新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文竹谦恭内敛,却倔强地绽放着生命的花朵。西风轻漾,细密的叶间,便碎碎地露出六角绿色花瓣;随着,一粒粒小而清淡的白花,便如满天星斗,恣意地在柔条上泼撒;不久,翡翠般黑亮的浆果,就密密匝匝地簇拥于这抹生命的摇篮。
生命的一树花开,不在于伟岸的体魄,更在乎淡泊超脱的情怀。
文竹之美,在于“节”。
虽为“文竹”,却不是竹科,是天门冬科攀缘植物。骨性轻柔,姿容曼妙;即使这样,她“纤枝却见松竹骨 柔叶也含云水心”。心依阳光,努力向上。哪怕是一丝温暖,半寸柔光,扰扰绿云,都尽情着葱茏,蓬勃着拔节。触须的方向,永远是更高更远的向往。
身心安处,是一脉书香的洇漫,一方天地的清幽,一点竹心的纯净。婀娜乐生,横眉苟且。哪怕是一支焦油的侵熏,一念无意的猥呷,都会枝枯叶黄,奄奄乎猝然而逝,“身难洁,毋宁死”!
文竹花语是“永恒”、“纯洁的心灵”,便是淡然里气节从容,轻盈间儒雅笃定,简单中玉洁冰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