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写了很久了,一直没有发表出来,在这里非常感谢业成给了我很多。我会记得你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相处的画面。徘徊廊间看见每一幅图画时,赐予我的灵感。无多言语,唯有聊聊几字表秋水之情!
另,本文图片拍摄自成都业成科技公司花圃之中。
——秋水说
《山水情》
图文/怅望秋水
<一>
前些日子,在街边的一个咖啡馆闲坐,碰到一个好朋友,她问我:“消失了的这些时间,跑到哪里去了?”
我说:“在业成”。她定睛看了我半晌,最后说了一句:“你真是一个妙人”。
对啊,“妙人”就是要住在“奇妙”的地方才合适。
我可以这样说:“无净雅,不业成”。
如果你没有感受到古韵悠然的文化氛围,那你就没有理解业成。在这里古朴,精致的壁画,会让你释放心中潜藏的美学,不自觉的走进无性天籁。在这里的《唐诗》,《宋词》,《中国二十四孝图》已经不仅仅是摆放在书房里的学问,它们释放的醇厚能让你初心依旧,永远感恩。同时,洁净的环境也时刻让你舒适,温暖,悠然。

就是这么一个雅俗共存,有趣的地方,在我心中形成一种奇妙的存在。
存在于晨间从花圃行来时,“露华偏与趾尖逢”的浪漫 ;
存在于夏日风雨妖狂时,“吹落紫薇尚有香”的庆幸;
存在于倚窗夜听天籁时,“明月隔窗牖”,“偏断水云长”的追逐;
存在于“山水情”间;
存在于“菊花幽慢”里;
存在于“长城之廊”中;
存在于“君赠琉璃盏”的质朴和纯粹。

<二>
当你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走过一个地方也一定会感谢一个地方。因为在这个地方,你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人,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物事,会听到一些有趣的故事。于是,就会聚拢一起喝几杯小酒,话几句家常,侃个天南地北,从不知道对方的来历到知晓他们家住何方,从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到熟知他们的趣兴爱好,最终成为朋友。
阿文是一个非常热情的男孩,一个热情到几乎忘了自己的人,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几乎都是他的主场。
有一次聊天,我问他:“为什么做这样没有任何公平性的选择?”
阿文回答说:“男人和女人,本就没有任何公平而言。再说,我当时也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一切我来承担就好。她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我尊重便好。我只希望她的将来不要被过去的任何事情影响到,在以后的日子里过得更好。朝前走,就对了。”

朝前走,就对了!
我一度被眼前这个看似大大咧咧的男孩给震撼到了,如此粗犷,竟也如此细腻,如此隐忍,也如此善良。
孩子约半岁的时候,阿文离婚了,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债务并扛起一切责任。村里的人都觉得他很是不值,如此憨厚的男人,应该受到老天爷的眷顾才对。孩子的外公外婆每次面对阿文的时候,也都非常愧疚。
过了几多年,阿文依然还是一个人,她也依然在他乡,只是偶尔打个电话回家问问父母的近况,也顺便打听一下女儿的学习。阿文也依然如从前一般照顾着这对“失去”女儿的父母,逢年过节也依然会带着孩子去外公外婆家小住几日。
我说:“你还爱着她?”
阿文原本微靠在椅背上的身体慢慢的坐直起来,用双手扯了扯衣角,轻咳了一声,然后伸出右手,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又轻咳了一声,沉默片刻,说:“我不知道”。

“爱”,这个奇妙的东西,从来没有对与错的区别,也没有公平衡量,原本就以最简单也最复杂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情感之中。但却有着移山倒海的能量,强烈的注射给人以山一样的伟岸和水一般的柔软,就如我眼前这个男人。
我微笑的看着阿文,突然想到初宇,一个优秀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

<三>
初宇是个非常孝顺的男孩,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为了生活而发愁,如果失败了,可以转身回家。但他却没有选择任性。因为工作需要,公司一纸调令,初宇离开了家乡,来到成都这个陌生的城市。
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扎根于此。初宇多次和父母商量,希望他们能到成都一起生活,更能相互照应。因为一直以来都没能达成共识,初宇只能选择节假日回苏州陪伴父母。
我曾问他:“你能力不差,家庭条件也不错,为什么不回到父母身边?”
他说:“因为我和她是大学同学,毕业以后她要回成都,所以我来了。虽然离开了我长大的地方,但是,只要有父母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看到他眼里盛着满满的柔情和深深的歉意。
打开初宇的朋友圈,一张高空航拍的照片,瞬间吸引了我,那种站在云层上俯瞰千山万水的恣意和轻松呼欲而出。图片旁边配了一句话“回家了!”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承载着千般辛苦,万种牵挂和浓厚的乡愁。

<四>
说起“乡愁”,不由得让我想到那最令人耳熟能详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那位写下“中华第一思乡诗”的谪仙人。他执意把自己放逐在异乡,与奇异的山水相融,成为一个永远的野行者。也常常在那些山水间频频地拱手招呼新朋友,再一番充满诗意的告别,又云水依依开去。

记得我第一次站在业成的饭堂,便被这一壁落的“水墨芙蕖壁上生”惊艳到了。
惊艳于此间被山水拥抱之人,竟与吾等共存。
惊艳于这个地方如此稀松平常,很多人都看似学历不高,却装载着很多有趣的灵魂,很多豪放的想象,很多温婉的思念,很多优雅的节奏,很多高贵的洒脱。
惊艳于想要感受“山”之美,不是一定要住在青山之中。
惊艳于想要感受“水”之湄,不是一定要宛立在水一方。
惊艳于想要感受“情”之物语,不是一定要有恋人在身侧。
我们都是平凡之人,都出生在平凡人家。但平凡人家,自有凡常之美。在如此平凡的岁月里,在如此平凡的日常之中,却也会闪动出心中意象被卷入画境的光影,和着山间月光,和着水波曼妙生出些风情律动来。

作者简介:
“梅饰空庭玉饰昏,梨花点点绣帘门,柔宣三尺闲愁散,雪月生来是我君”。
怅望秋水,一介清冷,被称为“博海中的林黛玉”,“小李贺”,舞乐诗词均有涉猎,现原创作品约千首有余,其间包括古体诗词曲,古体散文,现代诗歌,散文等。多篇作品发表于《当代优秀作家精品文选》、《中华作家》、《世界华文作家》、《诗无邪》、《中国朗诵艺术杂志》、《新文学》、《爱情诗刊》、《唐宋遗韵》、《诗天子书刊》等多家刊物。当代优秀作家编委成员,世界华语爱情诗歌编委成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曾获“诗词中国奖”和“世界华语最佳爱情诗歌奖”,作品同时也散发于多个文学网站。

有幸入围“中国文化艺术大赏名家影响力排行榜”。
请长按图片识别二图中二维码,点赞或喜欢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