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 语
打开时间的瓶盖
舀一瓢清亮的水装进春天
顺着一片嫩芽苏醒
轻轻摇一摇
看看远山绽放的姑娘
用一只牙签敲一敲石缝
尽量挖出青蛙的叫声
水草举着的那一滴露珠
先给远方飞来的燕子
地窖里藏着的那坛老酒
最好不要轻易去动
假若蝴蝶偷饮了一杯
请迅速把蜜蜂的嘴巴缝上
油菜花怀上籽粒的事
先不要告诉麻雀
菜园子里那棵正在长个的豌豆花
暂时把她许给一顿晚餐
果树花送走谷雨的痕迹
先借用秋收的一把镰刀将其割断
地上刚伸出头颅的小草
警防蚂蚁偷食了它的心事
拨开云层找一找
阳光放在天边的那条红腰带
趁暴风雨还没打开闸门
让山水都穿上万紫千红的风衣
趁皱纹还没将一根青丝染白
让我们席地而坐
用一只水晶雕刻成爱情的杯子
将月光的影子一饮而尽

●发尖上的乡愁
绕过儿时的那条马尾辫
心里瞬间就有了故乡
如金浪翻滚的那片油菜花
如丝绸飘逸的那两排柳树
如被太阳照射出波光的那条河
如从母亲指尖上流淌过的那缕烟波
如父亲站在讲台上的背影
他们即是我心里的一个神话
也是种在我记忆里的一根白头发
当每一次想起
故乡就好像全身都长满了刺
无论是美丽的风景
还是牌坊的路口上
经常路过都会看见的一个人
大家都叫他小狮子
他和他的部分家人
他们的血液及基因
好像都染上了
没办法摆脱的低能病
原因, 不明
一个地方的根基
总是基于许许多多的不平衡
就像一颗坚硬的钉子
深深地扎在一块土地的瘠梁上
这份深入内心的记忆,
即便是天神
也没法从一个诗人的身体里
将他们连根拔出
有多少个梦回故里
我的祖先
就像个高高在上的国王
硬把乡愁的字样
刻印在他每一个子孙的心坎上

●写于心尖上的故乡
故乡,又一次扣开走远的记忆
爸爸讲课的声音
反复翻晒着童年的那件绣花裙
鸡鸭牛羊煽情的清唱
又在我的心尖上飘逸
故乡,可惜被时光磨伤了一道渠口
她啃着疼痛傻傻的看着我
小河在我耳边不停的嘀咕
说他很怀念当年的柳树和石榴
爱美的心又一次为之伤感
我拿来纸和笔不停的给故乡缝补
祖母从天堂朝我抛来一个浅浅的笑
一股特深的记忆飘进我的呼吸
是祖母精致的橱艺, 没错
故乡的灯火对我这样说
幸福再次举起我的笑高飞
没有疲惫的诗歌用力劈开黑夜
田畴的蛙声踩上一片竹叶
小院后面的那口井
多少人使劲用一只木桶
猛吸她的奶水
祖母起早做好的一锅菜豆花
一大碗萩腊肉拉上亮晶晶的白米饭
多少个时光
总是谗嘴于她的梦里
故乡,一本从同学借来的《渡江侦察记》
(小花书) 丢了
我挂在门柱上的小花书包一口咬定
硬说是被另一个书痴给偷的
从此,我的童年背负着没还上书的债务
童年,我的故乡,我的笑,我的愁
都总是站在你的肩膀上
像一个美丽的童话,不停地成长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朱红,笔名:读秋、月华梳影,云南当代女诗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中秋节,现居住于昆明。出版个人诗集《从指尖上跳舞的女人》,系“华夏诗学协会副理事长,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南社研究会会员。曾任《中华诗歌杂志》社主编,《华夏诗刊》社编辑部主任及执行主编。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中国诗歌网》《海外诗刊》《中国西南当代作家》《中国女诗人》《华夏诗刊》《中华诗歌杂志》《悦读》《鄱阳湖杂志》《边疆文学》《边疆文艺评论》《求知》《电视诗歌散文》《中国风》《关雎爱情诗刊》《杏坛文苑》《昭通日报》《昭通文学》《昭通作家》《昭通创作》《昭通作家作品精选》《昭通文艺阅评》《千人诗歌精品集》《红歌选编》《当代十家》(合集)《中国当代诗歌大词典》等,同时文学作品被多种文学选本收录。并荣获《关雎爱情诗刊》诗坛十二钗称号.。写鲁甸8·03抗震救灾诗歌荣获昭通市作协2014年创作奖。网络用稿众多。
主播近照

作者(主播):箫雅,教育工作者,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阜新县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副秘书长。多家平台的特约主播,2013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于《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阜新文艺》《蒙古贞日报》《辽西风》《飘在希日塔那河上的歌声》《蒙古贞》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等奖项。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配音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当代作家文学”。联系主编:13887114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