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的人文情怀
常兴
2020年8月7日星期五
立秋之日,雨顺天意。几位文友相约赴会,拟聚于樊城好福记。傍晚时分,临出门遇上大雨,想着文友的缘分,雨再大也未萌生退意,撑着雨伞,脚踏积水前行。及至公交车站台,膝盖以下裤管及鞋袜均已湿透,恰逢517路车到站,顾不了这许多,跨步上车,找一个座位落座。车在雨中行进,从前挡风玻璃望去,路面积水很深,前车尾灯红光闪烁,车轮在积水的路面碾压出两道分水射线。心想,桥面也有如此多的积水,足见这时的降水量不一般。
来到宁波厅,几位文友已经聚在这里聊天,很是热闹。笔者像一个迟到的学生,抱歉地说:“不好意思,这个样子!”虽然不像落汤鸡,但裤管的湿度和鞋袜的积水已经对不起观众了,只好就势坐在门厅左侧的一个拐角处,迅速处理这个窘态。迎过来的敖跃华递过一杯茶水,便打个圆场说:“刚才,大家都经过了这一幕。”稍事坐定,跃华递过来一本书:“这是我们的战疫故事,请评鉴。”因为没有戴眼镜,大体看来这本书还是很抢眼的。这是一本装帧精美的大32开本书样,款式新特,封面用蓝天底色,在右下方平地起高楼,这是当年襄阳市最早的一栋高层建筑,后来定格为建设银行的标识。竖写的书名居中偏左,白底黑字,“我们的战疫故事”被一个吉祥花纹衬底,上方留白处一枝梅花格外醒目,书名尾端两只春燕展飞,与书名右下方的落款“建行襄阳分行工会汇编”字样,形成一个整体造型,烘云托月般突出了书名。定睛细看,建设银行标识的上方,云天一色,六行竖着的小字传递出该书的主旨:“有的战场,看不见硝烟,却看得见英勇冲锋;有的战斗,听不见枪响,却听得到内心呼唤。这是一场殊死鏖战,大考来临。你是谁?你,会怎么做?”

大家一边翻阅着这本书,一边交流着。打开扉页,书中浓烈的人文情怀打动着读者,从这本书的五个板块,可以读出书的作者们在庚子鼠年春季的故事。这故事很平凡,但也很感动人。
正是由这些平凡小事构成的平凡举动,在事情之后展示出来,透过一个行业在疫情中的种种表现,人们不仅可以看到面对灾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壮举,更可以看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诚如该行党委书记、行长潘桂香所言:“前方有病毒挡道,我们以无畏之心,果敢担当的锐气逆流而动;前方有疫情肆虐,我们以必胜之心,决胜千里的志气战疫抗疫;前方有同胞染病,我们以仁爱之心,众志成城的士气救死扶伤;前方有困难险阻,我们以责任之心,铁肩道义的豪气勇解危局……”这恐怕就是《我们的战疫故事》写作者、编辑出版者们的初衷。
一次私人层面的交流,饭后茶余所谈的是大爱的延伸,是人文情怀的思考。回到家里,笔者忍禁不住,在灯下展读这本《我们的战疫故事》,全书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抗击疫情,与爱同行——“三•八”征文,涵盖37篇诗文;第二部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通讯33篇文字,有新闻纪实、新闻故事、战役通讯、战疫日记、图片新闻、战疫报道、一线写真和综合新闻等各种新闻样式;第三部分:云涯笙歌,芳菲万千——荟萃员工诗文33篇,其中有古体诗词、现代诗和记事散文、抒情散文等文学样式,让人在审美中感受大爱;第四部分:春风已来,静待花开——书法、绘画作品19篇;第五部分:人宅身动,阳光守望——反映出建行人宅家生活片段和参与网络趣味运动比赛的精彩瞬间,66副写真式的照片,充满生活气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编辑此书的人们,通过集中汇编全行员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产生的各类文字、书画作品、影像图片等,综合反映出襄阳建行干部职工在省、市分行党委坚强领导下,在抗击疫情居家隔离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以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的精神直面灾难,不屈不挠,奋起抗争,实现“不发一疫,不病一人”的防疫目标,这一不凡抗击疫情经历,与业务工作展现大行担当,积极作为,取得逆势增长的卓越表现,相得益彰。这本书作为一段特殊历史的记录,已经成为这个系统职工之家建设、企业文化传播、行史教育的价值文献,很值得珍视。
而在笔者看来,一个行业的人文情怀,是汇成社会人文精神的涓涓溪流,正是这源源不断的涓涓溪流汇成大海,成就了和正在成就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行业面对灾难所呈现出的组织有序、有条不紊状态;所表现的万众一心,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关照到的居民生活,有序生产;所展现出的行业支撑,扶贫支农的就业复兴情况,等等这些,不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具体诠释?一个行业的人文情怀,一个社区的人文互动,一个地方的人文建设,一个全覆盖的人文环境,不正是疫后重启,奔向中国梦的一个个节点,一个个里程碑式的努力!
沉浸在与文友的交流受益之中,一种人文情思令笔者写下这些文字,算是对这个行业人文情怀的回应。回想这次小聚其间,偶与30年前在宣传部实习的襄大学生相遇,便在手机上随手划出了以下文字——
赠实习学生
三十年的底蕴
铺就事业的真呋
一个行业的人文
情怀中不只有些许学问
文学打开的天窗
有维幕也有彩云
有光彩也有眩晕
终于在一个晚餐
放射出回忆的年轮
岁月不再是间隔
光阴不再是尺寸
唯有一腔学子的赤诚
成长着成就着永恒
文友冰岛雪人(实名:敖跃华)也有如此感慨:无意之间,碰撞了光辉,多少年前的积德,于今宵结缘。
是啊,感谢冰岛雪人,成就一段回忆,放大一份真情。笔者还是用几句小诗表达此时的心境——
缘聚好福记
立秋逢雨顺天意
好友雅聚好福记
三十年间人文事
八千云路日月依
缘去缘来劫中定
岁辞岁往淡里期
看山是山风景好
见水若水践行底

作者简介:吴仕钊(笔名:常兴),文化社会学者,作家、教授。现为襄阳市委党校退休人员。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