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竺 山 游 记
文/吉百怀
天竺山始称牛山,地处陕西山阳。据说是由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变化而成。道教传入时,改名天柱山,佛教传入后,又以谐音字,将天柱改为具有佛教意义的‘’天竺‘’二字,天竺山由此 上山我们乘坐缆车,凌空远眺,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中。俯视天竺山,美景尽收眼底。一眨眼功夫缆车送我们至半山腰,剩下的行程要徒步攀登。刚刚走起来的感觉很爽,脚步轻盈,身边林草青葱,鸟声轻呜,感觉很是惬意。得名。
过十八盘、在药王谷听闻药王孙思邈的故事,才知道此山是天然的药材基地。听闻杨八姐的故事,看到一棵棵情人树,一对对情人石,仿佛像是在互诉衷肠,“在天愿作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上山我们乘坐缆车,凌空远眺,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中。俯视天竺山,美景尽收眼底。一眨眼功夫缆车送我们至半山腰,剩下的行程要徒步攀登。刚刚走起来的感觉很爽,脚步轻盈,身边林草青葱,鸟声轻呜,感觉很是惬意。
登山顶后云盖观呈现眼前,据说此观为八仙祖师呂洞宾所建,供奉太上老君、慈航真人、玄武大帝、灵官神像。当听到那古剎的钟声和一遍遍诵经声从道观传出时,无一不传达和宣染着神秘的天竺山传奇。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不禁使我浮想联篇……七十多年的漫漫人生,犹如过眼烟云,弹指一挥。
千秋名山一登临,万级石阶入天庭。梵钟划破幽林静,古寺藏烟锁深云。人若有鉴常怀古,佛祖殿前话昔今。轻云漫步赏仙境,身临天籁悟道深。 




作者简介:吉百怀,陕西韩城人,退休干部,中共党员,海军退役,78年考入陕西财经学院,毕业分配到陕西省统计局工作。1991年调至中国银行陕西分行。本人喜欢文学,曾写回忆录游记和随筆等文学小品,多篇原创发表在报刊和网媒平台,深受读者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