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夜,柳下看月
作者:鲍安顺
宋代有个女词人叫朱淑真,与李清照相比,词意风范,几近一辙,身世却更为令人叹息,悲悯。
夏夜,我看着月上柳梢,恍然吟出她的《清平乐•夏日游湖》:“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烟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倒入人怀┄┄”可以看出,女词人渴望有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像桃花临水,燕子呢喃。她的另一首词《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那一轮明月爬上柳梢头,意境里,让人品出了甜蜜的温柔与馨香,也看到了失落的愁绪与心结。
在柳下看月,想象着在那个遥远的宋朝岁月,程朱礼学的枷锁让她窒息,成了一个旷世悲情的女子。面对一个满身铜臭、不解风情的粗俗男子时,她是无法与他携手终老的,便选择了愤然离去,从此独居娘家,忧郁终生。我们从她那首《减字木兰花•春怨》中看到:“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寂寞就像一盏孤灯,明明灭灭,那一连五个“独”字,道出了独对寒灯的黯然神伤,也写出了苦苦挣扎的心灵疼痛。
到了老年,方可感受到她内心拥有绿杨风影,目光注视海棠芳菲,心灵洞悉红杏柳梢,是怎样的一派恢宏气势、高洁情怀!她的另一首词也写出了如此心境:“芳草断烟南浦路,和泪别,看青山。”她是“看青山”的人,即使有泪,也是高雅脱俗的,有似水流年的美好,还有地老天荒的梦境。朱淑真在经历了爱人离别之苦后,在“人约黄昏后”,独自品尝亲手酿造的苦酒,留下“良辰美酒奈何天”的惆怅,也留下“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心灵拷问。
是的,朱淑真死后,骨灰撒在钱塘江里,没有留下坟冢,她的一生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本《断肠集》,那是她饱蘸血泪写下的旷世奇情。在夏夜,月上柳梢头,我仿佛看见朱淑真相思寻尽,浮生几何,却又不失流年似水的生活窘境。我看着淡黄色月亮,在梢头倚藏着,透出破碎的脸庞,犹如朱淑真的恋情和婚姻,藏着掖着,雾里看花,尴尬而又凄美。不甚感叹,那种两情相悦的神圣,裹挟着朱淑真宗教般的信奉与虔诚,忽而失而复得那月上柳梢的心情,虽已无处寻觅,但又笼上心怀,如一股淡淡风,清凉。
倪继成记于2019年8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