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先生词三首赏析
文/王楼
鹧鸪天.乡居即事三首
文/李植
(一)农家小院
壁挂锄镰一字排,园蔬鲜绿豆花开。羔羊饲圈咩咩唤,乳雀扇翮跃跃拍。 搬电视,购机台,惠农补助送家来,古稀翁媪齐声乐,香薯甜瓜掬满怀。

(二)道逢雷雨
日丽风清六月天,林间信步正悠闲。霎时翻墨黒云上,顷刻惊天霹雳喧。 忙跑路,快披衫,满头白发水涟涟。多年倦作城中客,风雨乡居是乐园。

(三)自题草舍
有幸衰年得自由,结庐村野事耕畴。灯红酒绿何足羡,菜素汤清饱便休。 心已阔,性偏悠,灰头土脸也风流。忠臣孝子吾真爱,读罢诗书往地头。

这是田园生活写真的佳作。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借细节描写抒情言志,展现自己对新农村生活的热爱,对党的惠农政策的歌颂。我读后深受感染,非常羡慕作者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
下面就我的理解对这三首词作简要解析。
第一首
上阕,一二句“壁挂锄镰一字排,园蔬鲜绿豆花开”,开门见山,入题,写农家小院独有的风光。首句就用“壁挂锄镰”突出农家的特有风光,第二句描写小菜园更是有形有色,有鲜绿的蔬菜,有盛开的豆花,实在惹人眼馋。三四句“羊羔饲圈咩咩唤,乳雀扇翮跃跃拍”,这一组对偶句视线转向小院的另一侧,写圈养的羊羔和笼养的乳雀,展示了小院的勃勃生机。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

下阕,一二句“搬电视,购机台,惠农补助送家来”,首句写农家生活的富足,又买电视,又买电脑,这分明是脱贫致富的农家。第二句赞扬党的惠农政策。三四句“古稀翁媪齐声乐,香薯甜瓜掬满怀”,写丰收的快乐,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脱贫致富后美满生活和党的农村政策的赞美。

第二首
上阕,一二句“日丽风清六月天,林间信步正悠闲”,写风清日丽,悠闲散步,流露出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为“遇雨”蓄势,做铺垫。三四句“霎时翻墨黑云上,顷刻惊天霹雳喧”,写风云突变,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这恰是山村夏季的气候特点。这两句对仗工整,也巧妙。
下阕一二“忙跑路,快披衫,满头白发水涟涟”,描写逃雨的细节。“忙”“快”两个形容词状语用语贴切,活画出了作者匆忙逃雨的形象。第二句更是意象鲜明。且“忙饱路”与“快披衫”对仗也十分工巧。三四句“多年倦作城中客,风雨乡居是乐园”,画龙点睛,升华主旨,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乡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首词分四层,上片一二句蓄势、铺垫,三四句写风云突变,急雨袭来,下片一二句写逃雨的“狼狈相”,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可见结构紧凑,思路清晰。

笫三首
上阕,一二句“有幸衰年得自由,结庐村野事耕畴”,写庆幸自已晚年远离了勾心斗角,追名逐利的官场,得到了自由,回到农村从事农耕。大有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那种难以言表的喜悦。三四句“灯红酒绿何足羡?菜素汤清饱便休”上句用反问句表达了对奢华的城市生活的厌倦,下句则表达了对粗茶淡饭的农村生活的热爱。是上两句的延续和具体化。
下阕,一二句“心已阔,性偏悠,灰头土脸也风流”,这两句紧承上文,说回到农村,心胸开阔了,性格也更偏爱闲适恬淡的生活了,即使整天灰头土脸,也自觉风流。字里行间饱含着一种自豪感。三四句“忠臣孝子吾真爱,吟罢诗书往地头”,这两句是一组转折关系复句,说我虽然爱忠臣孝子,但我更热爱读书和农耕,以此点明主旨,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三首词共同的特点是(一)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二)选材典型,意象鲜明,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三)主旨鲜明,文字集中,字字句句紧扣中心,无一赘余词句。(四)语言朴实、简洁,鲜活,极具表现力、感染力。可谓做到了口语化。可读起来,远比那些在诗句中刻意点缀些生僻晦涩而远离现实的词藻的诗词更具魅力,更能激起读者的感情涟漪,因而更有生命力。这几点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有一点与作者商榷,即第三首的命题似不妥。“自题草舍”,而词中只第二句提到了“草舍”,其余各句均与草舍无关。根据内容可命题为“乡居乐”或“农耕乐”。个见,仅供参考。
(2020.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