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十三章 简报带来的惊喜
我们在充满喜悦的气氛中结束了这顿午餐,回到单位后,行政业务人员都围拢过来动手卸车。我上车一件一件的对照进货单验货,验完一件卸一件,人多力量大,仅仅一个多小时,一车货就卸完入库了,我锁好库房,回到办公室,开始下一步工作。在计划经济年代,商品零售价格的制定县物价部门是有严格规定的。我拿出商品物价目录,按照商品类别和毛利率,逐品种制定商品零售价格,填制商品入库单,这批货共计十一万多元,毛利率在百分之十到十五左右,销售完这批货供销社可获毛利一万多元。完事后我把商品入库验收单交到财会入帐,下午的工作也就结束了。
即将进入十二月份了,年底前要以各店各组的全年工作学习情况为主题,办一期简报。为了搜集素材,我趁距下班还有点时间,到中心店去看一看。从后门进去后,我与大家分别打完招呼,跟中心店主任梁姨说了我的想法,梁姨听我说完,告诉我:昨天点完货了,各组正在算账,估计明天就能出结果,预计前十一个月就能完成全年销售任务,明天就是12月1日,十二月份是销售旺季,再销售十万元有把握。明天我把各组和全店的工作总结交给你一份。唠完这件事儿,我把刚刚入库的商品名录交给梁姨,告诉她这批货数量较大,主要是布匹、百货和五金类,通知这三个组明天提交要货单,我好照单调拨。和梁姨闲聊了一会儿,下班的铃声响了,我离开中心店,准备到招待所吃晚饭。
在十二月初的一周内,我把从营口市购进这批货全部调拨到中心店各组和各分销店。白天忙业务,晚上编写简报稿,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期简报不仅涵盖了各店各组的工作业绩,也是供销社的全面工作总结。这时已经十二月中旬了,这天下班后,我整整花了两个多小时完成了年终这期黑板报,细致的配了插图,圈描了花边。书写完我仔细的欣赏一遍,自我感觉挺好。次日早晨领导和同志们上班了,进大门之后都停下来观看黑板报,我看到这一幕,心里不知不觉的滋生一种满足感,这是我的创作成果,得到了大家的欣赏。

这时我看见黑板报前伫立一位女同志,从背影看高挑的身材,着一身得体的衣装,梳两条短辫,衬托出青春气息。右手扶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牌全链罩女式自行车,这是人们追崇的时髦品牌,当时能够买到这个品牌自行车的,绝非普通百姓家的子女。她站在黑板前看了很久,我站在办公室内的窗前也看了她很久……她转过身停放好自行车,走进营业室,我才转过神来,原来是县人民银行设在我们供销社的储蓄所工作人员。这家储蓄所是十二初开办的,在营业室的大厅里栅了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储蓄专柜,她就是派来的开拓储蓄业务的银行职员。七十年代,全县仅有中国人民银行双辽县支行这一家银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都很低,能够有余钱存入银行的家庭不多。尽管如此,为了方便人民群众,银行在我们供销社设立储蓄网点,可以极大的方便县城西部的百姓。银行委派她来到这里开展储蓄业务,也敲开了我的心扉。
(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秘书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