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中文

七仙女的爸爸
作者│杨紫英

爸爸是1924年10月1日(农历9月初3)生,因为两个哥哥都英年早逝,所以妈妈有传宗接代的老观念,坚持要为爸爸生个儿子,努力十四年连续生下七个女儿才认命收场,而我们姐妹七人就此被人冠上“七仙女”的封号。
爷爷在河南老家开了间颇具規模的中药铺,生活富裕,故送爸念书,爸考上警察遂未承袭衣钵,但也过得潇洒自在。来到台湾后,因待遇菲薄,又須养九口之家,爸又同时一肩挑起主內之責。
犹記得小時候,姐妹们围着爸爸排队要钱买簿子和鉛笔、繳补习費、做制服……,被围得团团转的爸爸,眉头连皱都不皱,耐心掏錢給大家,长大后才知道我們常領的是爸的中饭钱。我真无法想像他如何挺过这种由奢入俭的生活,仍能过得甘之如怡。
儿时邻居婆婆妈妈们,看不起我家贫穷,又生了一堆都是赔錢货的女兒,因此常跟爸妈說,让我们随便念个中学,早点儿找人嫁掉省点儿开销。
不过,好強的爸爸反而特別注重我們的功課,他勉励我們好好读书,将來出人头地。爸知道早上記忆力好,每天一大早就拿掃把,敲打我們三层床的栏杆当闹钟,叫醒大家。然后一人一張小板凳排排坐好,他要大家眼到心到口到的大声朗读课本。他說:「勤能补拙,別人念一遍就懂的功課,即使我们资质不足读它五遍,也能融会贯通。」
我永远难忘当他得知我这大女儿考上台北一女時,兴奋地把襁褓中的小妹拋上空中,不断欢呼那感人的一幕。后來妹妹們也相继考上知名学府,半工半读读完大学,甚至还留學读到硕士、博士,這些让他在街坊邻居面前扬眉吐气。
爸爸栽培的七个仙女,現在虽不能说飞黃騰达,但不管是从商、做护士、当老师或公务員,个个认真負責,受人肯定,爸爸也以七仙女为荣。
爸爸也期許我們要有刚強的一面,暑假轮流送我們去參加夏令營,磨练坚毅的精神。有一次台风來袭爸爸赴防台中心救灾,無法回家,黑夜里家中淹水及胸,妈妈便在滂沱大雨中帶着大的、背着小的仙女们,勇敢的涉水到有二楼的邻家避难。要不是曾參加过的登山涉水訓练,我們还真沒勇气出大门哩!
原來我们认真负責、勇擒大盜、古道热肠、热心助人的伟大人民保姆 ——老爸,早料到当他需要三过家门而不入之時,便是我們发挥冒险犯难精神之日。
爸爸既细心又节省,他到布店买來整匹布,为活泼可爱的仙女们从內衣做到小洋装,既漂亮又经济,还特地找朋友來,为这群穿姐妹裝的七仙女拍照留念。
我们离家读大学或留学时,他都定時寄送家书,除了勉励用功读书外,还寄來时事剪报及报道台北家中的趣事。成绩进步時,他定会寄小礼物做奖励,同学们都羨慕我有一個這么爱我们的好爸爸。
爸爸六十五岁屆龄退休時,小仙女恰好取得留美学位,卸下家庭重担的他,开始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但他还是不忘常打电话或写信给散居世界各地的我们,分享家人的近況。他那如电脑般的記忆,能熟记每一个人的生日,连第三代、第四代也牢记在心。我总是在妹妹们生日前夕,接到他提醒的电话,他扮演维系亲情的最佳桥梁。可惜爸爸因肾脏病于2010年8月30日辞世,为七仙女爸爸的故事,划下一个永留回忆的句号。

繁體中文
七仙女的爸爸
作者│楊紫英

爸爸是1924年10月1日(農歷9月初3)生,因為兩個哥哥都英年早逝,所以媽媽有傳宗接代的老觀念,堅持要為爸爸生個兒子,努力十四年連續生下七個女兒才認命收場,而我們姐妹七人就此被人冠上“七仙女”的封號。
爺爺在河南老家開了間頗具規模的中藥鋪,生活富裕,故送爸念書,爸考上警察遂未承襲衣缽,但也過得瀟灑自在。來到臺灣後,因待遇菲薄,又須養九口之家,爸又同時一肩挑起主內之責。
猶記得小時候,姐妹們圍著爸爸排隊要錢買簿子和鉛筆、繳補習費、做制服……,被圍得團團轉的爸爸,眉頭連皺都不皺,耐心掏錢給大家,長大后才知道我們常領的是爸的中飯錢。我真無法想像他如何挺過這種由奢入儉的生活,仍能過得甘之如怡。
兒時鄰居婆婆媽媽們,看不起我家貧窮,又生了一堆都是賠錢貨的女兒,因此常跟爸媽說,讓我們隨便念個中學,早點兒找人嫁掉省點兒開銷。
不過,好強的爸爸反而特別注重我們的功課,他勉勵我們好好讀書,將來出人頭地。爸知道早上記憶力好,每天一大早就拿掃把,敲打我們三層床的欄桿當鬧鐘,叫醒大家。然后一人一張小板凳排排坐好,他要大家眼到心到口到的大聲朗讀課本。他說:「勤能補拙,別人念一遍就懂的功課,即使我們資質不足讀它五遍,也能融會貫通。」
我永遠難忘當他得知我這大女兒考上臺北一女時,興奮地把襁褓中的小妹拋上空中,不斷歡呼那感人的一幕。后來妹妹們也相繼考上知名學府,半工半讀讀完大學,甚至還留學讀到碩士、博士,這些讓他在街坊鄰居面前揚眉吐氣。
爸爸栽培的七個仙女,現在雖不能說飛黃騰達,但不管是從商、做護士、當老師或公務員,個個認真負責,受人肯定,爸爸也以七仙女為榮。
爸爸也期許我們要有剛強的一面,暑假輪流送我們去參加夏令營,磨練堅毅的精神。有一次臺風來襲爸爸赴防臺中心救災,無法回家,黑夜里家中淹水及胸,媽媽便在滂沱大雨中帶著大的、背著小的仙女們,勇敢的涉水到有二樓的鄰家避難。要不是曾參加過的登山涉水訓練,我們還真沒勇氣出大門哩!
原來我們認真負責、勇擒大盜、古道熱腸、熱心助人的偉大人民保姆 ——老爸,早料到當他需要三過家門而不入之時,便是我們發揮冒險犯難精神之日。
爸爸既細心又節省,他到布店買來整匹布,為活潑可愛的仙女們從內衣做到小洋裝,既漂亮又經濟,還特地找朋友來,為這群穿姐妹裝的七仙女拍照留念。
我們離家讀大學或留學時,他都定時寄送家書,除了勉勵用功讀書外,還寄來時事剪報及報導臺北家中的趣事。成績進步時,他定會寄小禮物做獎勵,同學們都羨慕我有一個這么愛我們的好爸爸。
爸爸六十五歲屆齡退休時,小仙女恰好取得留美學位,卸下家庭重擔的他,開始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但他還是不忘常打電話或寫信給散居世界各地的我們,分享家人的近況。他那如電腦般的記憶,能熟記每一個人的生日,連第三代、第四代也牢記在心。我總是在妹妹們生日前夕,接到他提醒的電話,他扮演維系親情的最佳橋梁。可惜爸爸因腎臟病于2010年8月30日辭世,為七仙女爸爸的故事,劃下一個永留回憶的句號。

作 者 简 介

简体简介
杨紫英,《闽南原创文学社》副社长,《中国远山文学》和《闽南原创文学》特约作家。
1949年在台湾出生,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曾由校方推荐获“台南市十大优秀青年”奖。2011年移居美国,第二年开始习作。作品長期在美国最大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世界周刊》、《华人》及台湾《讲义杂志》等报刊、杂志刊登。其散文作品《爸爸,我爱您》和《妈妈的手》在大陆首屆《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中分別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其散文作品《我的求学生涯》获《神州文学家园》首届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奬;散文《才德兼备的妈妈》获全国《精典杯》大賽二等奖,散文作品《婆婆的心愿》获《中华保灵杯》孝主题征文大赛三等奖。与其堂兄蔚青合著出版文集《生命与爱的传承》。散文作品常見《微文美刊》、《中国远山文学网》、《渤海文学网》、《江山文学网》等。
繁體簡介
楊紫英,《閩南原創文學社》副社長,《中國遠山文學》和《閩南原創文學》特約作家。
1949年在臺灣出生,畢業于臺南成功大學。曾由校方推薦獲“臺南市十大優秀青年”獎。2011年移居美國,第二年開始習作。作品長期在美國最大的華人報紙《世界日報》、《世界周刊》、《華人》及臺灣《講義雜志》等報刊、雜志刊登。其散文作品《爸爸,我愛您》和《媽媽的手》在大陸首屆《精英杯》全國文學創作邀請賽中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其散文作品《我的求學生涯》獲《神州文學家園》首屆全國文學大賽二等奬;散文《才德兼備的媽媽》獲全國《精典杯》大賽二等獎,散文作品《婆婆的心愿》獲《中華保靈杯》孝主題征文大賽三等獎。與其堂兄蔚青合著出版文集《生命與愛的傳承》。散文作品常見《微文美刊》、《中國遠山文學網》、《渤海文學網》、《江山文學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