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1时,深圳市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举办以"火红年代"主题摄影展和人像摄影的讲座,在深圳市文博宫文谷举办的人像摄影+非遗汉服摄影采风活动。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副会长刘对现、副会长苏顺清、深圳深水建设工程公司王胜文、深圳升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卢兴求、深圳宁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万远均、顽社文化创始人马建雷、深圳好美呀形象设计有限公司形象设计师梅子及摄影学会会员、汉服迷等50人参加了人像摄影讲座,学会副会长苏顺清主持人像摄影讲座会议。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副会长刘对现在发言中,详细地阐述了本次人像摄影讲座的意义和摄影基础知识,深刻的理念,在深圳市的继承保护、发扬传承创新,本次以“火红年代”主题展吸引了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孩子来参加观展,更加广泛深入地发展传承这项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他赞扬了汉服迷摄影活动助了一臂之力,开了一个好头。


非遗拾珠项目策划人万远均在摄影讲座发言中表示,深圳民俗摄影学会是一个极具社会责任感,致力于传统文化理念传播,定期开展文化公益主题活动,文谷摄影基地以文创摄影为主,极具文化艺术气息的场地。本次与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开展汉服摄影等公益活动非常开心,后期将开展非遗拾珠项目的活动和挑战汉服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挑战赛事。



本次开展的非遗汉服摄影采风活动,目的是通过市民俗摄影学会的火红年代作品主题展,小课堂摄影讲座,汉服采风体验活动,使广大群众能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理解汉服的含义,提高意识,积极参与学习和保护传承工作。

习近平主席指出:"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相信以政府为主导,企业搭桥,推广非遗,能共同创造出一条新路子。


中华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源远流长,日常生活中却鲜少有人去宣传,去科普。中华汉服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这是汉服的三大特点。交领右衽是汉服的主流,贯穿始终;无扣结缨,只用细细的带子联结衣服,可松可紧,灵活多变;褒衣大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幸运的是,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仍然可以留住它们的美好,刻录属于它们的光辉。汉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应该仅仅尘封在历史中。

应邀前来作汉服展示走秀的汉服迷们的表演,获得了在场观众的围观和拍摄抖音和短视频,现场以位市民阿姨特别好奇走的过来询问:“这是什么服饰咋感觉这么美。”


文谷汉服摄影采风活动结束后,深圳民俗摄影学会还举行了双方的联谊会餐,活动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本次摄影讲座和采风活动。
图:黄福成 编辑:余丽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