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盏灯
文/肖孟新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还有人将父亲比位梯子,可我要说的是:父亲是盏灯。 
我17岁那年,由于十年动乱,刚上完初中,就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第二年春,我在一建筑公司干小工,身体瘦小的我,每天挑着沉重的担子,往高高的脚手架上送建筑材料。炎热的夏季,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人快窒息了,不一会,就一身湿透。到了三九,西北风呼叫着,手冻僵了,脚上也生了冻疮,每走一步,钻心地瘙,为了生活,我不得不坚持下去。
后来我又下过矿井,当时矿井下的条件不太好,空气浊,危险性大。有一次,由于绞车司机粗心大意,使我身陷险境,危机关头,幸好我冷静处理,因为有了经验,迅速往安全点躲避,才避免了一次大事故。那些日子里,我心情很不好,感到前途渺茫,有时,甚至对活下去都失去了信心。
父亲见我如此悲观,十分心痛,他苦口婆心地开导我,给我介绍一些人物,先苦后甜的故事,并买了不少书给我看,使我的心情有了好转。
我祖父去世早,家中并不富,父亲上完高小时,伯父就想让他去学徒。父亲爱学习,成绩也不错,他以死抗争,才争来了继续读书的机会。
父亲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后,当了教师,后又被推选为校长。他不但知识渊博,还有一副热心肠,不管是邻居,还是学生,也不论是熟人,还是生人,他都尽力去帮助,做的好事不计其数,得到了人们的赞誉和敬重,解放后,还光荣地被选为芦溪区的人民代表!
父亲退休后,我顶替工作,他手把手地教我,使我很快进入了脚色。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父亲大力支持我去参加高考,他为我借资料,购书本,还不辞劳苦,抄录了几本资料。后来因我所在的商业供销工作太忙,自己复习不够,以数分之差落榜。但从自此以后,我信心大增,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了刻苦自学,立志走自学成材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业余自学,1983年,我的一篇文学作品获奖了。当萍乡市广播电台播放这篇作品时,父亲正在吃饭,他将端在手中的碗放下,认真听完广播才继续吃饭。那天他慈祥的脸上笑开了花,人也似乎年轻了。
接着,我的文章频繁上报刊,还几次获奖。市电视台专门派记者采访了我,使我通过电视节目,走进了千家万户。后来,我这个下岗职工,竟成了一家大报的驻地记者!
父亲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了天国,但是他那勤奋努力,乐于助人,敬业爱岗,尊老爱幼等等优秀品格,巳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要感谢父亲,他是一盏灯,一盏照耀我前行,不灭的明灯!

作者简介:萍乡市作协会员,安源区作协会员。曾在安源煤矿工作,后担任记者,现担任今日头条个人栏目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