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宁李湘生先生书法展开幕式致辞
(发言整理稿)
谭 杰
诸位书画同道,诸位老乡,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首先向大家问好!向李湘生先生书法展表示祝贺!

李湘生先生是我所熟悉的一位有思想,有追求,执着而又富有人生智慧的人。他不失时机地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走进了书法,走进了艺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而且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功莫大焉!他谨守砚田,墨洒云天,畅游在书法的瀚海之中,在熏陶自己同时,结交了诸多书友,收获了与众不同人生成果,李湘生值得点赞!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书法是汉字的艺术构成和展示,在世界一枝独秀,无与伦比。数千年间,在一代代文人学士的笔墨交汇中生长,朝夕相伴中映辉,审美变换中发展创新……时至今日,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时代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学子们日日手握毛笔的讲堂只留下历史的光影;但没有人能让后代放下湖毫,遗弃书法,一百年不会,一千年也不会!因为它“矫若游龙、飘若惊鸿”,因为它代表着一个千古伟岸的华夏民族!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有“真、草、隶、篆”诸多书体。仅就“草书”的一个字,亦并非百遍即可写好。一个字可以各具情态,各展风流,需要千锤百炼,方可识其内涵和真谛。李湘生先生有一种精神——一种“铁砚磨穿”的精神。正是他孜孜不倦的修炼,百折不回的追求,才使自己的书法自成格调,独具风采。

书法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貌;不能万人书“颜”,万家俱“楷”。要有自己创造,自己的个性,要各纳灵气,各展风流——这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我一直认为,草书和篆书犹似别样的文字系统,初涉猎者常常茫然不知何云焉,连字都难以识别,欲写好谈何容易?李湘生先生工草书,能做到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难能可贵!


我们洛宁是誉扬全国的“书法之乡”,我在洛阳每每道来,总感几分自豪。一个“洛书出处”的地方,且不说源远流长的历史,就我们现在文学艺术方面队伍站在洛阳这块地方,堂堂正正,不失光彩焉!但是,这些荣耀并非轻易获得——这是县委、县政府鼎力支持,宣传部、文联、书法家协会的指导、协和所取得的成果。加之,十分有幸的得到张君龙先生和“君龙艺社”强力支持。在此,应该表示对他们的诚诚感谢!要借李湘生先生书法展,进行更多一些交流,发动洛宁青年一代和各阶层人士加入创作队伍,让我们文学艺术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铸造洛宁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