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文/李红
昨天的雨,没有像预警的那样粗暴,风也没狂野,云更没黑压压的飘来压城。
防范意识未敢松懈,多部门关注。傍晚到了楼下看了看积水,如常!物业工作人员接到有关部门通知,早早做了防范。只是有股臭味入鼻腔,大概是排水系统或排污口被雨水冲撞,来不及控制或带走流动的气流。

以往台风制造的雨,温柔的时候不多,即便是看上去温柔,村子里平房房顶、外墙皮也会有损,因为雨在整天不眠不休,质量会被雨打败。那些被台风加工过的风雨,砖瓦房的顶子鲜有不被掀起,漏雨是常事。
昨天的雨,被台风加工成什么样子,我没看清楚,只是觉得比往日静了些。我又开始担心不远处的爹娘,不远处的孩子们(认领的孤困儿童)。爹娘的邻里是否相互照应!他们是不是又外出,外出后能不能找到家,是不是有滑到在地。是不是又在雨中围着自己的院子转悠,看看有没有墙皮掉落,爬上梯子看看屋顶哪片瓦有缝隙!那些孩子们是否安心和爷爷奶奶在家!

站在阳台看雨的我,突然感觉安静的雨没有了诗情画意,狂风暴雨很厌恶。转过身回厨房,找出前几天妹妹捎来的南瓜,包饺子。我和好面,掐出一块小面团,揉了会,擀成了小棋子,然后放在炒勺中,焙成黄色,与切好的南瓜馅放在一起。又发愣起来,那些年,没钱买肉,每每包饺子,都擀小棋子用炒勺焙黄,放入饺子馅用来增加香度和口感。每每出勺前把大部分用铲子放入饺子馅,留一小部分,再滴点油,焙会,单独放一个小盘里,晾着。
儿子和小伙伴们回来时,拿出来当零食。那时分享的情景是,孩子们数好粒数,基本相同。各自眯着眼睛,嘴里还有脆脆的声音,到后来笑声,又到后来的齐刷刷瞟望我的饺子馅。试探着能不能再挑几粒吃,孩子们从来没有说过吃腻了。我告诉孩子们,阴天下雨的时候,一定还会有,到时候会给你们多弄点,别惦记着我的饺子馅了,听话,快去玩游戏吧。 深夏的雨天,对孩子们的牵挂,留住孩子们的狂野和好奇,没有比得上我包饺子,让他们等待吃嘎巴脆的小棋子了。雨天包饺子成了我的寄托。也成了孩子们的期待与安静!

那些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在各自的岗位奋斗,假期里的问候最多的话就是:大妈你还欠我一顿饭,别忘了给我做。大妈我想吃土豆块炒米饭!大妈啊,包饺子的时候千万多留出小棋子,每人一份啊!等等。
或许,大孩子们来我家时,已吃不进去我做的饭,我也可能做不出那样的饭。我们彼此之间却是那么渴望假日的要求,牵挂是种幸福。接受要求是幸福爆棚!
我的南瓜饺子做好了,我家的小宝幼儿园通知,因雨停课一天,看到我包饺子,兴奋极了,倒忙、正忙一起帮,多数时候还真像那么回事。小小年纪居然按程序包了十几个饺子。陪伴包饺子成了一项减轻孩子寂寞的手段。“留守”的话题,我也分不清楚谁是谁了。我另外那些孩子们,是不是奶奶们在陪伴!奶奶们是不是知道在雨天里,孩子需要适合心理陪伴。想着想着,惶恐起来。惶恐自己由大妈辈分变成了奶奶,惶恐自己食言牵挂不成孩子。

今天的早上,依旧没有大风,雨变成了粉末状。大概是雨停的前兆。或许是台风刮到我们这里累了,把雨点直接从云层里辗轧成了粉末。不带雨伞感觉不到雨的存在,骑车走在干净清爽的公路上,两旁的大树上知了的叫声依旧,偶尔远处有蛙声传来。估计昨天的雨填满了沟壑、小溪,使得青蛙找到了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生的小蝌蚪。蝌蚪们找没找到妈妈,胡心思着的时候,隐约看到路过的学校门口有大幅醒目字符,“防溺水”,心里顿时多了安慰,多了亮堂。
昨天,台风带来的雨里,我的孩子们一定有亲人陪伴,寂寞中一定有喜悦出现。我的父母和邻里会相互搀扶聚在明亮宽敞处。这是我在今天收到的信息。我走下台阶,又望见了那个小木桥,依旧结实通往幽静处。望见了被昨天的雨,滋润过的果树和庄稼。一夜之间它们成熟了很多,成长了更多。昨天的牵挂,变成了喜讯。
202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