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壁三婶家传来哭声。
刘妈心里嘀咕:她们娘崽又吵架了?
打开门,三婶的儿子肖华踦在摩托车上欲走,三婶骂骂咧咧拖着不让走。
刘妈上前,劝三婶松手:“三妹,大清早的干嘛啊?肖华要出去赚钱,你让他去嘛。”
三婶不愿放手:“他不给我钱,我就不让他走。”
这还了得!娘老子问崽要几个钱,居然不给,还想一走了之!刘妈心生怒火,也一把抓住摩托车,不让肖华走:“华子,你这样对娘要不得……”
肖华更是窝着一肚子火,见刘妈也来拦住自己,干脆熄火停车,回到屋里。
刘妈怔在原地,不知所措。
三婶顿时哭哭啼啼,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
刘妈扶起三婶,帮着三婶数落肖华:“华子,她是你娘!”
说完,刘妈疾言厉色地叫三婶别哭:“你别动,我去帮你要!大清早的,哭哭啼啼像个什么样子!”
三婶是个命苦的人。刘妈知道,三叔年青时外出送货,摔断了腿。田里土里,全靠三婶。孩子大了,三叔走了,三婶也没歇过。
“你娘七八十岁了,还要帮你带两个人,你是要留点钱啊。”刘妈气冲冲地走进去,却只是劝说肖华。她不想将事情闹僵,只想快点帮三婶要到钱,不让别人看笑话。
“伯娘,我哪是不给她钱啊?我是个做小生意的,信点规矩,昨晚又不问我要,今天清早要出门了,她来要钱。”
大清早是不应该讨钱,做生意的都讲着个吉利。刘妈愕然,瞬间明白,错怪了肖华,便转身想去劝三婶。
三婶却走进来,将刘妈拉到门外,悄声对刘妈说:“姐姐,你不晓得,华伢子骑个摩托车,天光墨黑送货,我好担心的,生怕他出事。我要他到屋面前找个事做,他听不进去,硬要去城里。你认为我真不懂规矩?我是逼他的。”
刘妈一脸茫然,她闹糊涂了,原认为是肖华不给他娘钱,却是要钱的时间不对。正想指责三婶,三婶却道要钱的原因。
三婶是一片苦心,刘妈暗自点头。
肖华从屋里走出,将刘妈拖到一边:“伯娘,我娘快八十岁了,还每天去山里做事,我讲过她多次,她老是不听,天天去山上挖土种菜,摔伤了咋办啊?拜托您帮我劝劝,不要去做事了,我每个月按时给她一千。她要是不信,我放到您手里……”
“嗯、嗯”刘妈点点头,转身走到三婶身边,握紧三婶的手:“三妹,肖华担心的也是怕你出事。你就听他的吧,别去山里做事了,万一摔伤了,还不是害了他?”
“我不做,呷什么啊?他两个细把细,要开支。他做点小生意,赚不了几块钱。我现在还动得,到山里种点玉米、豆子,还能换几个钱,解轻他的负担。他每次给我的钱,我都帮他存起来了……”三婶扒开刘妈的手,擦了一把眼泪,向刘妈一古脑儿倾吐起来。
一串串眼泪滴在刘妈手上,那是三婶的泪水,刘妈没有去擦,任泪水在手臂上流淌。刘妈鼻子一酸,红着眼望着三婶,不知道该说什么。
肖华听到了她娘的倾诉,突然转身,面对三婶,扑通跪下:
“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