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小小说)
调 动
昨天晚上,我已早早入睡了,突然,一阵手机铃声将我惊醒,蒙珑中,我打开手机,里边传来局长的声音
"局里这几天准备对中层岗位进行调整,你有什么想法?"
深更半夜的,局长给我打电话,我有些奇怪,"这个人精",胡芦里卖的啥精。
其实,局里这次中层干部岗位调整,大家早有传言,议论纷纷。
据小道消息称,有几个重要岗位是给张三和李四准备的,王五和王麻子不知内情,整天东奔西跑,找副局长,巴结正局长,甚至打电话,花言巧语地对人事处主任许愿"事成之后,我是不会亏待你的"。
章所长是局里的老先进,"老黄牛",在一个窝里呆了七八年,年令也过了五十岁,再过几年,也该退"二线"了。按照过去调整干部的惯例,他早该调到局里当个科长或队长,混上几天清闲的日子,但是,局长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亳无让地挪窝的意思。
人事处牛主任征求局长的意见,谁知人家局长撇下一句话"只老黄牛,就让他多拉几年"。
局长再也不理这事了。
秦科长是个高材生,全局几百号人。一百多名中层领导,只有他一个“亲蛋蛋”“宝贝”,科班出身的他,典型的一位“人材”。但是,在一个专业不对口的科室,一干就是三五年,总觉得出力不讨好,“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找主管局长讨要说法,可人家不负责任地一句话打发了他。
“找一把手去”,他很委屈,为了工作,你们让我受这样的气。
党委会开了一次又一次,今天已经是第四次党委会,几位副局长、纪检组长,一个都不少,就连不爱管事的工会主席也早早地坐在那儿。他笑着说“我是来凑热闹的”。
人事处牛主任按照局长的意思,将拟调整的干部名单刚念完,一位副局长就抢先发言“我觉得这样的调整,对老实人不公平”,他把视角转移到章所长和秦科长身上,替他们抱打不平。
话音刚落,纪檢组韦组长站了起来,她发话说“有些干部是带伤上岗,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件”,局长塄在那儿,眼儿瞪的比核桃还大。
老局长有些坐不住了,借固上厕所去了。
只有牛主任耐心地记录着大家意见。
本次党委会又不欢而散,年轻的局长又找老局长商议对策去了。
老谋深算的老局长是一位资历很深的老领导,从十六七岁参加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爬滚打几十年,从一般科员,到一般科股长,晋升副局长、局长,官场上拚搏了几十年。
今天,坐在党委会议室的这些“官”儿,每一个都是经他手提拨上来的,几位副局长没有他的特殊照顾,他们也不会有这“光荣”的今天。
如今年令偏大,转退二线岗位,属于有位无权的“书记”,但是他坚信“党是领导一切的”,所以,他摆起老资格,年轻局长的所做所为,没有和他“交易”,自然难于执行。
“一个锅里搅稀绸,别伤和气”,年轻局长大度,强忍着老领导的“交易”。
老局长在局里的人缘很好,围在他身傍的都是沾亲带故的七大姑八大姨,隔心连着肉。大家嘻笑着说“这是老局长的啼系部队”。
局长也有自己的朋友圈,这几天为岗位调整的事,找他的同学、朋友络意不绝,竞排起长队,有些人还托省城的各种关系施加压力,给他出难题。
小小的几个岗位调整,咋这么难。
在中国,人情大于一切。
人的一生会经历不同角色的变化,区别在于变化的多少和变化的质量。
今天的他,为了局长这个官位,他经历了很多的磨难。
山里娃,一家几辈人,都是面朝黄土的庄稼汉,唯有他,带着山里人的执着和勇气,走出大山,实现了“大学梦”,端上了“铁饭碗”。
二三十年间,他经受过暴风雨的冼礼,品尝过人间的酸辣苦甜,他哭过,哭的是那样的伤心,他笑过,笑的很不自然。
回味走过的历程,他没有因为过多的政治“投入”而后悔,更没有因为投入而举债而自责和埋怨他人,为了回报山里父老乡亲,他甚至将“额”外的那点收入,为乡亲修路,资助因难的学生和贫困户,他宁愿打肿脸装胖子,也不去伸手索要。
有人骂他是傻子,不尽人情,冷血动物,他都一笑了之。
夜深了,作为局长的他,真的难以入睡,这次干部岗位调整,他苦苦寻思了一月之久,将应该照顾的和自己的骨干力量,同老局长“交易“了很久,但终因“意见不统一”还是流产了。
他不敢伤害任何人,他也不想卖官买官,他真的想将一碗水端平。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青云直上,官运亨通。这是他积下的德和福。
自从当上一把手以后,山里娃的本色没变,妈妈为他做的粗布鞋穿在脚上,假日里,总爱回到大山里,看看街房邻居,和大叔大婶聊天谝闲传,并给村里几户贫困户带些瓜果蔬菜之类的,慰问慰问。
几天前,有几个科队长到他家串门子,采取投石问路的策略,整套取一些“秘密”,都被他打发走了,妻子有些看法,数乐了他几句,他却给妻子讲起“政治”,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咱要做个光明磊落的人。
这次干部岗位调整,最终推迟了一段时间,“技术天才”秦科长挑起了重担,担任专业对口的科队长,章所长由偏远的山区回到城里,虽然担当起二线工作责任,但他不负众望,勇挑重担,尽职尽责地干好工作。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