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怀忠

时间如山涧清泉默默流淌,岁月似天上月儿圆圆缺缺。时光老人的脚步沉着厚重无声无息地向前迈进,蓦然回首,离开故乡、离开亲人、在外拼打已经二十九年了,退出现役、脱下军装、离开部队七年有余。
闲下身来,静下心来,回顾自己走过的年年岁岁,品味人生路上的点点滴滴,体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禁不住感叹时间的飞逝和人生的短暂,顿生“生命诚可贵、时间不待人、岁月催人老”的感。
在漫漫的人生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事情令人铭记于心,然而大山里那个贫困落后、美丽如画的小村始终梦萦于心,因为那里有我出生的根、有我生长的情,有我思念的源,我有梦萦的魂,我对小村有着家一样的情感。

参军入伍二十多年来,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无论在什么部队服役,无论处在怎样优越的环境,对小村的感情还是那么纯厚,对小村的思念还是那么强烈,对小村的感觉还是那么温馨。
我无时无刻在思念着那个贫瘠而落后的故乡,我无时无刻在牵挂着那些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无时无刻在梦萦着那个美丽如画的小村,美丽而温馨的小村是我心灵栖息的温暖港湾,是我人生旅途劳累后休憩的温馨驿站。
小村座落于陇东千山万壑的黄土高坡上,位于平平缓缓山梁的臂弯处,处于两座大山温暖而博大的怀抱中,被密密麻麻的山林覆盖的严严实实。

小村是一个不大的山村,全村有7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就是这么一个贫穷、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为什么让置身于现代城市的我时常魂牵梦萦呢?
随着春风的轻轻吹拂、春雨的默默滋润、阳光的持续照耀,杨柳树披上了淡绿色的长发,白杨树上的绿叶波光粼粼,雪白的杏花、粉红的桃花绽放枝头,核桃树上挂满了毛茸茸的穗子,软绵绵的柳絮在空中缓缓飘动。
从南而归的小燕子敏捷穿梭在田野上空,辛勤的蜜蜂嗡嗡嘤嘤飞旋于鲜花盛开的树冠中,彩色的蝴蝶翩翩起舞于白花绿叶间,青青的小草偷偷钻出地面,星星点点的野花开遍山野。

空气中到处迷漫着花儿盛开的芳香味,此时的小村如同一位白发苍苍的慈祥老人,笑盈盈静悄悄地在鲜花绿叶间尽情享受着山村春日的美景。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春日里,小村人们豪情满怀、精神振奋、信心百位开始春耕春播了。
小村春日的清晨醒得特别早,当东方刚露出一点鱼肚白、当鸟儿唱响第一支晨歌、当星星还在天幕上眨巴着惺忪的眼睛时,在鸡狗唱和的晨曲中,农人们已经早早起床在田间地头开始耕作了。

此时虽然看不清人影,但可以清晰地听到耕牛的哞叫声、耕驴的嗷嗷声和农人呼唤耕畜的吆喝声。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浓浓的晨幕渐渐隐退了,一轮红日从东方山巅上冉冉升起来了。
清晨的太阳喷射出万道金光,金色的朝霞洒满山川大地,山梁沟壑间耕作播种的农人和牲畜像蚂蚁一样慢慢蠕动,此时的小村俨然是一幅古老而热闹的春耕春播图。
不知不觉进入了骄阳似火的夏季,各种各样的庄稼葱嫩翠绿,吸足水分和养分的玉米舒展开宽大嫩绿的叶子,在微风吹拂下来回飘动波光粼粼,玉米棒子吐出嫩嫩的毛茸茸的丝线。

向日葵挺着金灿灿的脸盆面向太阳绽放,一片片金黄色的花瓣艳丽醉人,惹得蜜蜂来回飞旋,引得彩蝶翩翩起舞;山坡和山梁上的洋芋长势十分旺盛,嫩绿的叶子将田地覆盖得严严实实,星星点点的小白花布满田地,农舍旁、山梁上、沟壑间的树木翠绿欲滴。
各种各样的鸟儿展开了歌唱比赛,亮出了清脆婉转悠扬动听的歌喉。温热的夏风轻轻拂过,漫山遍野金黄色的麦田里荡起层层波浪,林子里催收鸟的叫声一声紧接一声,催促人们抓紧时间收割熟透了的麦子。
又是一个丰收在即的金色夏季,又是一季长势喜人的夏粮。小村人们心中乐开了花,脸上绽开了笑,他们心里像揣着一团火,脚下似生了一股风,喜滋滋、笑盈盈、乐呵呵,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地开始忙碌起来。

勤劳的农人身披着强烈的阳光,吮吸着清新的空气,躬着弯弯的腰身,手中的镰刀不停地挥动,额头的汗珠不断滚落下来,身后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麦捆。
农人们偶尔直起身来,舒展一下浑身的筋骨,擦擦脸上滚落的汗珠,深情地望望金色的麦田,抓起肥胖沉重的麦穗认真仔细地看了又看,脸上绽开了幸福灿烂的笑容。
正当农人们陶醉在幸福甜美中的时候,忽然听见林子里催收鸟的叫声后,似乎从无限暇想中惊醒,又急匆匆忙乎乎挥动镰刀开始紧张收割。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天气一天凉于一天,清凉的秋踩着浪漫的步伐姗姗而来,田野里的秋庄稼成熟了,开始向人们展示出沉甸甸的累累的果实。
又粗又长的玉米棒子横逸斜出,棒子头部露出了黄灿灿的玉米粒,展示出丰收在即的姿态;长长的毛茸茸的谷穗,在清凉秋风的吹拂下,摇晃着沉甸甸的尾巴,若得麻雀偷偷钻进谷子地悄悄啄食谷子。
向日葵挺着又圆又大的脸盆,不再向人们展示艳丽醉人的花瓣,成熟地低下了大脸盆;荞麦不再那么艳丽耀眼,浑身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颗粒,迎风摆弄着满载果食的丰韵身姿。

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面对那一颗颗、一树树、一园园熟透了的苹果,农人们激情奔放、热血沸腾、兴奋不已,充满辛勤忙碌了一年的殷切期盼。
秋收季节的农人们,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山梁沟壑间,不知疲倦地奋战在田间地头,有的在收割玉米,有的在收割葵花,有的在收割谷子,有的在挖洋芋,更多的农人在繁忙地摘苹果。
秋日里的黄土高坡,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农活干累了的时候,农人们钻出庄稼地,坐在地埂边上休息,深情地望着果实累累秋庄稼。

农人们的思绪拉得好长好长,他们的思绪从春到夏从夏到秋,盼来了又一个丰收在即的秋季,在这个偏僻安逸的小村里,在这片深情的黄土地上,农人们收获和播种着自己的希望。
一场呼呼的北风从傍晚刮到天明,像雨打梨花、风扫落叶、雪染枫林一样,天地立即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地迅速脱去了华丽的外衣,山梁上、梯田里、沟壑间的绿色很快隐退了,树上的树叶掉落得干干净净,不知不觉严寒的冬来了。
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起来了,雪花如同盛开在天幕上的洁白小花,从深邃浩荡的天际飘荡而下,下雪天没有一丝风的吹动,只听见“沙沙沙”雪花落地的轻微响声。

雪断断续续下了几天几夜,终于似一位匆匆赶路的老人,停下脚步喘息起来,山川大地披上了洁白厚实的外衣,变成了冰清玉洁、粉装玉砌的白色世界。
农家小屋被雪覆盖得严严实实,小村久久地深深地在白雪覆盖下酣梦甜甜,做着五彩斑斓的梦。树上挂满了毛茸茸松软软的雪条和雪球,好似冬日里绽放在枝头的白色花儿,真有那种“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妙景致。
撒欢的狗群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欢快地来回奔跑,在干净纯洁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一群饥饿的麻雀“叽叽喳喳”在农家院子墙角处的糠皮中小心谨慎地寻找食物。

几只花喜鹊高高地站在挂满雪条的核桃树上四处张望,好似在欣赏冰清玉洁、粉装玉砌的大自然;野兔在挂满雪球的玉树林间蹦蹦跳跳,偶尔停下来抛开厚厚的积雪啃食枯草和树皮。
雪后天晴的正午,小伙子身穿厚实暖和的棉衣,在村中央的碾麦场上玩起了堆雪人、打雪仗的游戏,经过孩子们的用心和努力,象模象样的雪人端坐在场地中央,一个个雪蛋子来回飞旋。
小姑娘开心熟练地在场地上踢键子,童真幼小的孩子们玩得有趣有味热火潮天,红扑扑的小脸蛋上绽开了幸福甜美的微笑,铜铃般清脆响亮的笑声在场地上空久久飘荡。

农家汉子在温暖的火炉旁做起了手工活,农家妇女坐在温热的土坑上开始缝衣做鞋。几位老爷爷头戴灰色的旧毡帽,站在向阳的墙根下,一边捻麻线一边拉家常。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小村人们从过去单一种植庄稼转变到以经营果园和种植庄稼综合发展的产业政策上来,人们的经济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小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纯朴的乡风民俗、浓厚的人情人味、融洽的人际关系始终如前没有改变,这种淳朴的乡风民俗让我久久怀念永远珍藏,使我魂牵梦萦无法忘记。

在小村无论谁家有事,大到婚丧嫁娶,小到油盐浆醋,只要能够办得到,大家都慷慨解囊倾相互帮助,全力支持从不计较。
每次重返故里,我总要与小村的父老乡亲拉家常话生活,总要聆听发生在小村里的感人故事,那一幕幕、一桩桩、一件件互助友爱、和谐团结的故事,着实令人感动让人赞叹。
一代又一代小村人传承着纯朴善良、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乡风民俗,秉持着老实本分、坦诚相处、憨厚忠实的做人原则,使小村的乡风如水一样纯洁,使小村的民俗如酒一样淳厚。

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在官场上混了多载的我,虽然对物质和金钱看得不是很重,但或多或少受到其危害,或多或少受到其影响,与小村人们相比总感觉差距甚大自叹不如。
每次重返故里,与小村的父老乡亲谈话,与小村的兄弟姐妹相处,对我的思想上是一次洗礼,对我的灵魂是一次净化,对我的人生境界是一次提升。
(完)
走近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