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欧阳如一(中国)
本期主播:王 曼 (中国)
本期主编:丰车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高墙盼》
——欧阳如一
第三十二章:张哥和赵总来访
白灵走是明智的,因为冷春喧的母亲寡居四十多年很个性,没人能跟她住一块,除了金锁,包括国花。
首先是军事化管理。记得小时候冷春喧经常听母亲说的一句话就是:“俺们革命军人……”他们家是有起床号的,就是掀被子。那时候长春的天气很冷,家里没暖气,靠火炕火墙取暖,一宿下来炉子里的火差不多灭了,屋里能挂霜,可母亲每天早上必把她的两个儿子从热呼呼的被窝里掀出来,端着饭碗梦还没醒。吃饭也一样,饭菜一上桌人就得坐齐,晚一分钟都不行。冷春喧很小的时候就想:“干嘛把家弄得像军营?”母亲这次来也一样,还是要求饭菜上桌人就得坐齐,要不就叫他“大少爷”。只有一样变了,说:“你能不能不拼命?”她坚决不让儿子天不亮就上班,儿子怎么和母亲说出门早不堵车并且有停车位都不行,母亲说:“不行你就退休,咱们俩的退休金虽然不多生活也够了。”
其次是注重细节。记得小时候冷春只要对母亲表示一点孝心她都会说:“别人养儿防老,我养儿防修。我老了不用你们管,有国家呢。”再就是:“你抓住大方向好不好?”于是他就像那个学抓老鼠的小猫一生都在琢磨如何才能抓住大方向。攻读博士?考建造师职称?却始终得不到母亲的称赞。这次母亲的态度有转变,说:“我的两个儿子不偷、不抢、不吸毒、不危害社会,不错。”他说:“妈您这是什么标准?”母亲说:“我这个人知足,凡事要求不高。”他说:“您对我是要求不高,可我对我自己的要求不能太低。”他发现母亲对他的要求全不是大方向,一看他走路就说:“挺帅个小伙子走路咋蹭裤腿呢?”要是以往他会生气,说:“您就是处处看不上我。”现在却会笑呵呵地说:“您自己的产品质量有问题怪谁?”看他吃饭母亲也生气:“这么大的碗都接不住你的嘴?”要是以往他会生气说:“您吃饭就从来都不掉饭粒?”现在他却会耍怪道:“不留下点种子来年吃啥?”每到这时候他就会想到金锁当年有多不容易,也担心国花出来没法和这老太太相处——这娘俩只见过两次面,每次不超过三天。
冷春喧的母亲是个严肃的人,有时他会逗她:“妈,咱们这个大院里最有风度的女士就是您了。”要是金锁听到夸奖会说:“一般一般,全院第三。”要是国花也会说:“那是呵。”就做个美美的表情。可母亲听了却不高兴,说:“我有风度?我有个屁度。”——冷春喧一直奇怪这世上还有这么不喜欢被夸的人。母亲反对一切言过其实的行为,比如一听冷春喧说他今年计划完成多少设计任务母亲就会说:“八字没一撇的事情你能不能不说?”他就会说:“那国家为什么还要做计划呢?”母亲不允许他批评任何事物,一听他批评小区的规划她就会说:“就你的设计好?把自己的家装得土不土洋不洋的?”一听他批评社会的腐败现象她也会说:“让你来管这个国家试试?连自己的媳妇都管不好。”——每到这时候这娘俩就会反目,老太太要不就动手,在他读书的时候;要么就走人,在他成家以后。可这次母亲说:“你的女人都瞎了眼。”他惊诧道:“咋了?”母亲说:“她咋就不跟你好好过呢?!”——这有点穿越,冷春喧这才明白母亲说得是国花,说:“妈,她已经够惨得了,您就别说她了。”心里却说:“你终于发现你儿子优秀了。”
做母亲的也知道儿子不容易,说:“你一个人没任何靠山干到这程度,有几处房子,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也算是成功人士了。当然,你得感谢生活在这个国家。”就处处替他省钱。母亲虽然不像岳母那样别人不要的东西她都要,却也一张餐巾纸撕成四半用,每顿饭都盯着儿子的饭碗,碗里有一点油花她都会拿过来用水涮了喝到肚子里,这还不说,所有的包装物都不让扔,把厨房、走廊和两个地下室的天井都堆得满满的——冷春喧终于理解国花为什么总跟自己的母亲急了,因为她们始终算不开这样一笔账——降低长年的生活质量和解决一时的物资之需孰轻孰重?于是当母亲让冷春喧把纸壳箱留下时他也会像国花那样说:“留下这些垃圾干啥?是不是嫌房子大了?”就给扔了出去,扔完他又会像国花那样后悔:“我这是不是有点不孝呵?”
这娘俩关键的冲突在那两只狗上,母亲临来之前再三说:“你养狗我可不过去呵。”这情形又像当年他对国花从上海带回来那两只猫,他曾斩钉截铁地说:“要么你跟猫过,要么你跟我过。”把国花伤够呛。
他不能没有那两只狗,它们陪伴他度过了那么长的孤独岁月,国花回来也不能没有它们,于是他就把它们寄存在了宠物店。
“老娘,我们来看您来了。”
张哥和赵总特意从山东高青开车来看冷春喧的母亲,冷春喧上次和他们分手后就没再和他们联系,特别是赵总,他不敢跟这位有钱的女人来往,还把她送他的礼物——苹果iPhone8送了人。
“妈,张哥是养牛专家,赵总是奶牛场主。”冷春喧介绍说。
“噢,你们请坐。”冷春喧的母亲见来了两个大人物有点紧张,打了个招呼就坐电梯上了楼。
“老娘不错呀?”赵总说。
“人家年轻时是运动健将。”张哥说。
他们很少见过年纪这么大——八十五岁,腰板这么直,说话这么利索的老太太,特别是不常喝牛奶就长得这么壮。
冷春喧说:“对不起,您那iPhone8……”
赵总说:“iPhone8丢了可再买,你身后那张结婚照可金不换。”
冷春喧的脸腾地一下红了,他正用身体挡着那张令他骄傲的结婚照,说:“我家国花……”见张哥冲他挤眼,说:“我们家园子里种的牡丹也不爱活。”
“你家有牡丹?”赵总感觉这哥俩说话不对劲,就自己去了后院。
张哥从窗口看着赵总在园子里逡巡的身影对冷春喧说:“我这次来是为了推进两件事儿,一是‘高墙经济区’,好早点把你家国花接出来;一是你和我赵妹妹的事儿,你得找个女伴了。接国花是义,你们俩到一起是情——你一走她就没心思管奶牛场了,我就让她把场子交给她妹妹来找你。”
冷春喧上次和赵总见面有点不习惯,这次见面他更不喜欢,——满口的山东话,做事风风火火,一点都不温柔;倒是出手大方,人却不年轻也不漂亮,听张哥这么一说他就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说:“我妈才撵走了一个,除了我前妻金锁她跟谁都处不来。”
张哥没看出冷春喧的心思,说:“那是老太太没遇上她,她真是‘老婆婆的克星’——这是她的原话被我给篡改了,还有你家的两只狗,哎,咋没见到传说中的弟弟妹妹呢?她可是养动物的专家。”
冷春喧看见赵总在园子里用耙子把地上的枯草搂成堆,再用铁锹翻土把它们埋上,这样他家的后院就不刮龙卷风了,她真是个能干的女人。可他既不需要保姆,也不需要金主,就需要一个像国花那样漂亮,像金锁那样贤淑的女人,他就上楼对母亲说:“妈,我的朋友想在咱家住,我不好意思拒绝,一会儿吃饭的时候您要想办法请他们走。”这正合老太太的意,问:“用我做饭吗?”他说:“我请他们到外边吃。”
“葱油饼来了!慢回身——!”赵总围了个大围裙像跑堂的那样么喝道。
在冷春喧家的六人餐桌,主人和母亲及客人张哥已经入座,桌子上摆好了四样刚出锅的鲁菜:葱烧海参,黑的黑、绿的绿、白的白,明油亮芡,煞是喜人;爆炒腰花,改好刀的猪腰子下锅一爆炒就变成了麦穗,配上木耳、冬笋,葱姜蒜,满屋飘香;干烧鲳鱼,盘子大的黄河鲳鱼配上肥肉、辣椒、翘首摆尾还张着大嘴巴,看着真有食欲;德州扒鸡,硬是摆成了凤凰的造型,说和这小区的名字相配——原料和半成品都是客人从山东带过来的,赵总的厨艺真高,可最让老太太叫绝对的还是丽嫒——她这样亲切地叫她,还是丽嫒的葱油饼,她说:“丽嫒,我咋就烙不到这么咸香酥脆还起层呢?”丽嫒说:“娘,您愿意吃我天天给您做。”
老太太的脸上乐开了花,却在心里说:“完了,还撵不走了。”
张哥给他们仨倒上白酒,说:“娘,现在美国要和中国打贸易战,咱们得准备过苦日子。”
老太太早有备战备荒的想法,却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问:“不会回到吃粮本的时候吧?”
张哥说:“做最好的努力,最坏的打算。娘,您家这二分地就足以养活你们一家人了。”
老太太疑惑道:“我家的二分地就能养活一家人?不会是‘大跃进’时代的‘亩产万斤粮’吧?”
张哥一指赵丽嫒:“我们俩这次就是来给你们家做养殖规划的。”
冷春喧贴着张哥的耳朵说:“您别逗我家老太太好不好?”
老太太问:“养啥?奶牛呵?”
张哥叭达着嘴称赞道:“瞧俺娘!我看过了,您家的后院能养两头奶牛,每头奶牛日产奶35公斤左右,年产牛奶平均305天,有这两头奶牛您家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现在的奶牛能在楼里养,不臭,吃饲料。”
老太太听着新鲜,说:“我家不吃饭,光喝奶?”
赵丽嫒说:“这好办,拿出去交换就得了,就是小区肯定不让养。”
张哥向她挤挤眼:“养奶牛的动静是有点大,我的意思是养奶羊,羊奶比牛奶营养价值高,我算过账,你家能养六只奶羊。”
老太太这才想起来,说:“我见过人家养羊,招蝇子,咩咩乱叫招人烦。”
赵丽嫒说:“娘,养一只奶羊你家两口人喝奶就足够了,还能消化你家的一部分农业垃圾,它的排泄物也不多,正好给地施肥。”
老太太感觉这丫头说的话还比较可信,说:“那你可得告诉春喧怎么养。”
张哥说:“娘,让丽嫒帮他从羊羔养到产羊羔。”
老太太瞅了儿子一眼,意思是:“这是变着法子不走哇。”
赵丽嫒的思绪这才进入张哥设计的轨道,说:“娘,您家这二分地真能养活一家两三口人。”就从立体种植讲到了反季节菜园,从盆景水果讲到了沙盘作物,从两个采光井讲到太阳能温室、热带瓜果,最后说:“这么说还真需要养殖,我看最现实的就是养鸡,鸡不扰民又能吃虫子和家里的剩饭剩菜,鸡粪还是很好的肥料,这就叫‘养种平衡’,您家这二分地的亩产可就大了。”
老太太还真被这丫头给说活心了,问:“那会不会得鸡瘟呵?”
赵丽嫒拍拍张哥:“兽医在这儿,死一只就找他。”
老太太又问:“那会不会招黄鼠狼子?”
张哥说:“您家不是有两只狗吗?”
老太太指着他们三个笑,说:“绕这么大圈子,那就把它们接回来吧?”
张哥和赵总在冷春喧家住了一周就走了,让老太太有点恋恋不舍,说:“丽嫒,你啥时候再来呀?”——这丫头也太懂生活了,她真给冷家弄来了一只羊并且配足了饲料,让老太太平生第一次尝到了新鲜羊奶,这还不说,这几天她调着样给老太太做面食:包子、饺子、馅饼、馒头、花卷、葱花饼、油酥饼、中式点心、西式蛋糕她全会,唠着家常就把饭菜做完了,让老太太这个喜欢,把儿子叫到自己屋说:“你每次婚姻都先斩后奏,这次你如果再婚就娶丽嫒这样的,像男人那样大器,又比女人都会干活。”冷春喧就忧愁,说:“国花的事儿还没办利索您说这事儿干啥?”老太太知道儿子嫌人家土,说:“那你还搭理那个白灵?让她深更半夜往你屋里钻?”
张哥和赵总这期间办了一件大事,两人共同出资五千万在北京注册了一家“北京微山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赵丽嫒任董事长,张牧任总经理,聘请冷春喧为总工程师,还在北京的一家大饭店租场地召开了“微山湖高墙经济区项目发布会”,他们说干就干,这项目就算正式启动了。
赵总临走问冷春喧:“我要不要陪老娘多呆些天?”
张哥说:“你怎么也得让那两只狗不欺负那只羊再走呵?”
冷春喧说:“项目公司才成立要筹备的事情很多,我就不留你们了。”

作者简介
欧阳如一,规划师、建筑师、作家、诗人。
创作了大量文学,包括小说、诗歌、电影剧本等,近作有:
一、长篇小说
1、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
2、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
二、自由诗集
1、自由诗集《我的神》
2、自由诗集《大海,我的爱人》
三、长篇史诗
1、长篇史诗《大航海时代》
2、长篇史诗《周颂》
朗诵简介:
王曼,主任播音员,现任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系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市广播电视学科带头人。平缓、准确、流畅、饱满的声音,已成为我市广播界的一张名片。创作、主持的一百余篇播音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其中,主持播出的《奔驰在二十一世纪的跑道上》获国家级一等奖。电视专题片解说也得到各界朋友的好评。


有奖阅听征评启事
作家欧阳如一的长篇情感系列小说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已在本刊连载完毕,第二部《生死恋•陌路情》正在连载并且收到了17万阅读量的成绩,为了促进小说的阅读,本刊特与作家联合推出“有奖阅听征评”活动,具体方式如下:
一、仅对小说的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进行有奖阅听征评;
二、凡在本刊“评论区”发表50字以上评论者皆会获赠正式出版的欧阳如一诗集《大海,我的爱人》一本,请在评论后详告收件地址,邮费自付,如担心不安全可告电子邮箱,寄赠电子版;
三、对通读过全文并发表了千字以上中肯评论者另赠《生死恋》系列四部电子书一本,寄赠方式如上;
四、活动从即日起一个月止。
2020年5月31日
欧阳如一的邮箱:QQ87431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