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香山游
香山石,香山水,香山人
苏芳
去香山好几次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觉,有很大的收获。凭着感觉,我对香山的石头情有独钟。究其原因,也似乎有根可循,小时候没什么玩具,最先接触的就是石头砢垃之类的东西,长在山间村舍,身边到处是石头,以前住在石头屋里,天井的院墙是石头垒的,脚底下有石头子儿,高低不平的土地,用石头垒成低堰,山上是海量的大石小石,石头存在于我们从小到大的空间里,是我们生活的同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文中也多处写石头。还有大师写的《丑石》,还有泰山上敢担当的石头,已经担当了近千年。
还没有进入香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山顶上那大片大片的石头,春天去时以为草木还未成长,石头裸露。盛夏,草木旺盛,竟也没能挡住大石头的英姿,看去上有点像“秃头”,其实是那些巨石实在是大的惊人,以致那些繁荣的山草树木都不能将其掩盖。
泰山与香山一脉相承,所以香山石与泰山石一样,品种繁多,外表大多不规则卵形,纹理清晰,画面突出,对比色调强烈,充满阳刚豪放之气,少有灵秀纤弱之状态。多彩石古朴典雅,有中国山水画的高端大气。香山石也有曲线石、文字石、金钱石、雪花石等种类。曲线石是泰山石中最早发现的品种,是青石白线丝,已经很罕见了;文字石就像书法家写的一样逼真;金钱石,石头上有大量的古钱币,加工后更具有美感,可惜近几年少之又少,收藏家也很难得到一些;雪花石有大雪花,小雪花两种,大雪花加工后更有韵味,小雪花则多天然美。
我们乘车而行,山体、河道、地堰、路侧,到处都是我们喜欢的石头。徒步行走,脚边是千奇百怪的石头,它们形状各异,各有特色,长的短的,方的圆的,横的竖的,正的歪的,三角的,菱形的,可谓千姿百态。你仔细看着它们,好像都有个性,都有灵性,都有神韵……那片风化千万年的石林,好像已“修练"成神形,形态各异,有的像在交头接耳,商量着什么?有的侧着耳朵,像在聆听什么?有的目视前方,像在观望什么?有的低着头,像在思考什么?九天大峡谷里那直上直下、如刀削般的巨大壁石,更令人惊心动魄……喜欢石头,是因为石头的坚韧,朴实,沉稳,厮守、清洁,这是担当者具有的性格,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性格的人,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多么飘摇不定,他们总是坚定不移,沉着冷静,为了一个家,一份事业,一种信仰而开拓进取,奋进不止,他们是受人尊敬的。
香山上约有300余亩雍容华贵的牡丹园,有美丽的格桑花,四季长盛的玫瑰花,素雅馨香的槐花。还有松树,栗子树,山楂树等很多种水果树。因为香山有这样大气磅礴的山势,有这样豪气洁净的巨石,有这样营养丰富的土壤,有这样茂密丰富的植被,有这样洁净清新的空气,昰这样一个诗画香山,才有了这绵柔.甘甜的香山泉水。
峡谷内有26道拦谷截流,形成26个水潭,潭潭相连,雨季来临时,瀑布连连,上下贯通,如同走进了花果山水帘洞,如置身于黄山之中,相比之下,香山的水别具特色。不管如何,总有一个事实不容辩驳,水质土质好的地方,健康长寿的人就多。水质土质恶劣的地方,病态的人就多。所以生态是人类终极的话题。生活中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实也简单,生活的简约化,立时会减轻人们的压力。
当你走近那些高耸磅礴的巨石,它们的大气会一下子围拢过来,笼罩着你,像久违的知己,在热切地向你诉说着什么?你的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性情变得温顺柔和,内心立马安静下来,感到非常踏实。这时候我喜欢静静地看着那些庞大的巨石,仿佛我们彼此懂得,彼此倾听,彼此解读内心深处的情怀,它倾诉万年沧桑,我聆听百年变迁;它抒怀万年情素,我体味百年愁思;它沉默万年坚守,我梳理百年牵挂……那种感觉很亲切很特别……
有些人生得文质彬彬,长得玉树临风。有些人与文质彬彬没有关系,与玉树临风毫无瓜葛,可是他们心里却长着满满的大情怀和高端的大智慧,内心深处藏着冲天豪情,这种豪情不是表现在感情的冲动上,不是呱呱在激烈的讲话里,而是付诸在行动上,落实在真抓实干上。他们在生活中历练着,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确实减轻了人们的劳动负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像太阳一样,内心充满激情与热望,对生活满怀信心和希望,给自己定下一个又一个大的目标,自己的小家受益,身边的人受益,国家也因为有这样的人才而兴旺。他们是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他们是受人景仰的。其中,就有香山的塑造者、开拓者们,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用高尚的情怀,用勤劳的双手打造香山的高格局。想把香山装束成端庄大气美丽的淑女,打造出香山温暖舒适惬意的精神港湾。他们大刀阔斧,又谨小慎微。想让她名满天下,又怕惊扰了她的平静。一一打造诗画香山、生态香山,想以最原始的状态,给世人最靓丽的风景。香山或许真的不需要什么名声,可是造福一方百姓,似乎是一种使命了。

作者简介:苏芳,济南市莱芜区人,70后,喜欢文字,部分作品曾发表在《莱芜日报》、《柳州文化报》、《安阳公安报》、《农民日报》、《莱芜文艺界》、《莒州文苑》、《时代文学》、《西部散文选刊》等报刊杂志及《牟国文学》、《书山时光》、《齐鲁文学》、《时代作家》、《人民网》等公众平台。小说《回家》获原莱芜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银奖,微电影剧本《买卖中的故事》获莱芜市“文化惠民“征文三等奖。散文《大美香山游》、《石屋子人家》分获“香山杯”征文三等奖。莱芜区作协会员,莱芜区散文学会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