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慈善家郭战解》
目录
序
第一辑:苦难童年 终生岁月印记
第二辑:艰难创业 饱尝人间冷暖
第三辑:八年诉讼 终究还身清白
第四辑:热心公益 人生巅峰荣耀
第五辑:最美夕阳 人间大爱无疆
第六辑:媒体采访 人生履痕点滴
后记

四次吃肉记忆
我小时候,平时几乎没吃过几次肉,所以记忆非常深刻。那时,每年大年初一吃一次蒸肉,也不见多少肉,粉条和玉米面居多,但吃起来也是很香很香,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都争着吃。能饱饱地吃上一次蒸肉是我们的梦想。现在我写出几次吃肉的经历,是想让儿女们让年轻人知道,我们及老一辈人艰难困苦的生活,让他们忆苦思甜。
——慈善家郭战解

第一次:我不知道父亲在哪里工作,有一天,他骑着那辆半旧的自行车回来了,拿回来一块猪肉,大约有二三斤那样。我们几个非常高兴,紧紧围着案板上的肉看来看去,生怕它失去了一样。我们看着想着,马上能吃一顿香喷喷的肉了。这块肉肥的多,瘦的少,我看看摸摸,再把指头放在嘴里舔舔。
后来,不知为什么母亲和父亲吵了起来,母亲生气极了,竟然气势汹汹地把那块肉扔到垃圾堆里,沾满了灰尘。我看见父亲含着眼泪把那块肉洗了洗,放到锅里榨成了油,把猪油渣埋在院子里两棵桐树根。当时我吓傻了,等清醒过来,我躲开他们的视线,偷偷地把油渣扒出来,洗了洗装进口袋,跑到外边一口一个吃起来,只觉得很香很香。过了好久,我们才知道母亲和父亲吵架的原因。原来她嫌父亲乱花钱,她说吃有什么样,没钱买书、买衣服怎么行呢? 当然,一气之下把肉扔到垃圾堆里,她也非常后悔,又拉不下脸面去捡。而父亲把猪油渣埋在桐树根,也很舍不得,但又怕母亲再吵架。我不敢告诉他们的是,我把猪油渣都扒出来,洗洗吃了。

第二次:不记得是哪一年了,大约是我上初中时,放学了我回到家中,听一个表叔和我母亲在外面说话。表叔说在下河滩,狼吃一个猪娃,没有吃完,还剩下肚子和头在地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也没有听清楚,拿了一个篮子就往下河滩跑。夕阳西下,河滩寂静无人,几只老鸦在树上叫,令人毛骨悚然。我东跑西跑,左看右看,也没有找到什么猪肉。猛抬头一看,一条穷凶极恶的狼正在南边的地堰上,一双眼睛露着凶光,直盯着我。我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到了家。那一次当然没吃上肉。

第三次:我上高一时的寒假里,邻居大哥张小迷让我跟他去打猎。
我们东找西找,一直转悠了两天,跑了上百里,却连一只兔子也没看见。第二天下午回家,走到西坡时,一只兔子飞奔而过。说时迟那时快,一声枪响,兔子还是跑没影了。我非常失望,张小迷说别急,打中了。我们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是一只又大又肥的兔子。我兴高采烈地提着兔子,一路唱着回到了他家。可他让我把兔子拿回去吃了,我知道他生活也很困难,有多病的父亲,刚生过孩子的妻子,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我不肯拿,他执意要给,顿时我流泪了。我拿回家煮了煮,终于吃了一顿最鲜美的肉。直到现在我还记着这件事,还感他的恩。2017年秋,我打算带着村里的老人圆梦北京,我特意让他去了。在北京我们吃了好几次肉,返回时,我又给他们一人买了一只北京烤鸭,这也算报恩吧。

第四次:有一年冬季,我和一个大伯、一个大叔去三街赶集。那时拉个架子车,路远,起得非常早。母亲让我吃过饭,又给我煮了两个鸡蛋。没有钱,逮了两只老公鸡让我拿去卖了,买两个竹篓回家装红薯片。我跟着两个老人跑,累了就坐架子车。车上,我的两只鸡乱扑棱,有一只掉下来,被车轮碾死了。当时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到了三街,我看着一个羊肉汤锅,厨师正在从骨头上剔肉放进锅里,散发出扑鼻的香味。我多想美滋滋吃一顿羊肉汤啊!可那时没有粮票就买不到。我把那只活鸡卖了,只买了一个竹篓。我们忍饥挨饿,拉着架子车往回赶。在返回的路上,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我看到沟堰边有一颗柿树,不顾危险,爬上去摘了几个柿子,下来后边走边啃,也顾不得苦涩了。
回家后我吃了饭,看着拿回来的死鸡,我对母亲说:“妈,我把鸡煮吃了吧?”母亲说:“行,只要你不怕晩。”就在这一晩,我吃了一顿美美的土鸡肉。那滋味,直到今天还保留在我的记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