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前的大榕树,从我有记忆起,便一直在那里,远远望去,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庞大粗壮的树根,错综复杂,每一次风吹树梢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事情。
逢年过节,榕树下从未停息的烟火,里面又包含多少个父母的期望与牵挂。
在我们这里,榕树是孩子的干娘,寓意生生不息,茁壮生长。每到传统节日,榕树下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妈妈们提着祭拜的东西,静静等待,无论是蝉声长鸣的夏天,汗水浸透衣衫;还是北风凛冽的冬天,大风吹红的脸。
每次陪我妈去祭祀时,我也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做,只知道,祭祀时,妈妈口中总是呢喃,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孩子们聪明伶俐等话语。
我一直以为这是传统习俗的一种表现,但我后来发现,远不止那么简单,每一次虔诚祈祷的背后,带着的是父母对家庭、对儿女的爱。
我也曾对这些仪式的东西感到厌烦和不理解,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上。慢慢长大,也逐渐发现其中深藏不露的秘密。
当我们的母亲还是我们这个年纪时,她或许也是不相信这些的。可当她成为母亲后,儿女便是她唯一的牵挂,心心念念,只愿儿女一生身体健康,事事平安。
或许借助神佛保佑会有一些迷信,但是,谁也没有办法去否认这份虔诚祈祷下的父母的关心。
邻居的大爷,妻子去世很久了,家里有三个儿子也陆续成家立室,按我们这边的习俗,拜神这些一般是母亲来做的,父亲很少会亲自动手参与。
可是,这位大爷,却慢慢学会烧香拜神,尽管很简单地走了一下仪式,但对保护儿子们的心思从未减少半分。
有很多东西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有增有减,但父母的那份心意,却从未变过。
小时候不懂的,长大后也渐渐懂了,看着榕树那边的烟火缭绕,却不知不觉中湿了眼眶。
记得爸爸每次出远门工作前,奶奶都会把红包塞进爸爸的行李中,寓意一路上顺顺利利。奶奶总会边塞边说,工作顺利,一路平安。一字一语的叮嘱便是爸爸的护身符,总会伴在他到达所要拼搏的远方。
等到我们长大,要出去外面上学了,妈妈会像奶奶一样,把红包塞进我们的每一个行李中,我们也带着满满的美好的期望和妈妈的保佑出发。
但我们没有办法去看到后面的她们看着我们背影渐渐消失的担心和失落的表情。
我们越往前走,却越少时间往回看。
那棵榕树啊,不知听多少父母心里的悄悄话,也不知听了多少年,亦不知有多少种的语言,唯一不变的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
有的人带着牵挂走四方,有的人带着牵挂静静等待。
以前,榕树下,有一个婆婆坐着树下,拿着大葵扇,轻轻地摇呀摇,双眼看着村口的方向,浑浊的双眼充满希望,期待她外出工作的儿子的身影能够出现,盼望他能早日完成工作,平安归来。
平安是福,在父母心中,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比起大富大贵,父母更希望的是,儿女健康一生,即便是平平凡凡。
常说,父母的用心良苦,只有当儿女为人父母后才知道。但是,作为儿女的,即便是尚未为人父母,也看到了,也就能够理解。
父母与儿女是互相的牵挂,父母常祈祷保佑儿女的一生,儿女也在祈祷父母的身体健康,事事顺心顺意。
随着时光的流逝,父母的身体也渐渐不如年轻的时候,身体病痛也比以前多,每次父母生病住院时,我都希望能够平平安安,尽管现在的医疗技术很发达,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很完善,但我还是希望我的父母能够无病无痛,快乐地生活。
真正爱的人,是谁也不想成为谁的牵挂。
奶奶生病的时候,千叮万嘱,不要告诉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害怕他担心;爸爸腰疼时,却总会对奶奶说没事,会和奶奶说,自己有去医院看医生,有按时吃药,让奶奶别担心。
长大后,有什么委屈或者是生病,都不太愿意和家里人讲,因为害怕家里人会担心,所以学会自己去消化,去承担。这或许是成长的痕迹,不愿成为父母的担心,而是向父母证明,我现在过得很好,无须牵挂。
因为爱是相互的,也是一样的。
我们终究会像羽翼丰满的小鸟,在某一天学会展翅高飞,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天空,但也不会忘记,这背后的是父母的用心良苦以及满眼的担忧。
榕树听了很多年父母的唠叨牵挂,如今,我也想悄悄地和榕树说一句,我唯愿父母余生风雨吉,处处平安,事事欢喜。
作者:爱睡懒觉的小兔
简介:一个愿意在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属于自己小确幸和小幸运的女孩,不轻易放弃,不轻易被打败,勇敢地坚持下去。
原创声明: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