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县代王城点老杆
文‖康建和
河北蔚县代王城(古“代国”都城)有一精典传统民俗,是蔚县最有特色的活动,也是蔚县春节最后一个活动。这民俗就是点老杆,也称作响杆,同时也是祭祀活动。点杆活动在民间的说法,主要是纪念传说中的雹神李左车,祈求雹神保佑代王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七,要架起高高的杆架。平年架十二层,闰年架十三层。竖杆为支架主杆,十二层或者十三层的平杆为横杆。横杆装上安放各种花色的花炮,引线互相连结,从下直上,从主要引线开始点燃,整场就按着设计好的顺序燃放,进行响杆的活动。除此以外,还有紫金花树和葡萄花树及方斗配合主杆一起燃放。方斗外面用红色纸裱糊,用黑色墨在方斗四面书写着“五谷丰登”或者“风调雨顺”等等吉祥的话语,祈盼本年代王城不遭受冰雹之灾,粮食丰收入仓,百姓安居乐业。
当夜晚完全黑了下来,点燃杆架的花炮,顿时夜幕星空璀璨,城就变成不夜城。花炮中的传天猴、齐火箭,吹着口哨直插云霄;天女散花,变换着颜色绽放夜空;紫金树的灯盏变化着色彩,闪烁耀眼;葡萄花树的葡萄十分逼真,真是秀色可餐。方斗中的花炮有的直插云霄;有的冲向东南西北四方;有的冲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这时的天空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天花。观看的人群发出欢呼声丶惊叹声丶尖叫声,将活动推向高潮。整场活动大约需要半个多小时,可架杆的师傅们却要准备好长时间,十分辛苦。
代王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自己的企业——花炮厂,点杆的花炮基本是自己生产的;在过去这活动的经费都是代王城的商界人士主动捐助承办。以前点杆的地址基本固定在二村大堡前,也就是现在的关帝庙前。观看的群众也就是三里五里,七里八里的乡邻人员。后来因城里居民密集及城外人民到现场观看,参观人数较多,于是将位置移到城西南空旷之地。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 代王城架杆的师傅们在蔚州城城北玉皇阁前架起了老杆。整个老城牌楼南北街及其它街道涌向马神庙街(玉皇阁必经之路)的人络绎不绝。此街道路窄又长,人头攒动向玉皇阁走去。有的人下午去看架杆时,干脆就不回家,等待观看,那场面十分壮观。
代王城这传统民俗,据说传承了上千年,从侧面也反映了代王城是有着文化底蕴深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代王城是我的家乡,我用一支粗笔纪录传统民俗,祝家乡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作者简介:
康建和,河北蔚县人。喜用简单的语言和文字记录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