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与花椒>读后感
一个外国人,客观、真实、立体的再现了中国。
一、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每个时代的文化不同,形成了门类众多的美食体系,知名的就有八大菜系(川、鲁、湘、闽、奥、苏、浙、徽)。所以外国的中国餐馆只能代表中国美食的一部份。而不能以点代面。就象我们不了解西餐一样,只是面包、沙拉、火腿、三明治、牛排等简单的品种。也有我们所不知的法国大餐,意大利面和西班牙牛排。外国人说我们,是杂食动物,弄不到一块像样的牛肉,才去吃那些怪模怪样的东西。我们说外国人是没有进化好,才茹毛饮血,吃那些半生不熟的牛排和生菜。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多么重要,又是多么艰难。只有相互了解,才能相互沟通。
二、社会制度差异:立体全面地去看一个国家,知足知不足,才能去伪存真,趋利避害。落后,外国人很少说这个词,我们却很害怕被定义、被发现、处处遮掩,以至于在开放初期,外国人来中国,都被看作间谍和破坏分子。警惕性特别高,也说明了我们的不自信怕揭短。朋友来了有美酒,友好亲切才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三、价值观的差异: “大闸蟹”,费好大功夫,剥下几丝纤细的肉,英国人认为是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中国人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享受美味享受生活。英国人看中国人对大大小小的动物不是观察和思考,而是想怎么吃他。就想中国人就是忙着吃来吃去,不然怎么会出不来生物学家。外国人把残害动物当作罪孽深重,死了会被讨伐,而中国人却把能吃到珍惜动物作为地位、权势和富有来炫耀。(熊撑、鱼翅,无不是以刹戮为代价)。
四、借扶霞的眼睛看中国,既可笑又可思。1、古街道的拆除。毁灭了城市特点,被千篇一律取而代之,是暴殄天物,可悲可叹。2、科学与传统,科学一定比传统好,明天一定比今天好,而欧洲人则认为科学是自然的天敌,回归自然才是享乐的终极。3、饮食安全,奥运会特供食品。4、对红卫兵的描述。5、味精,破坏了人类味觉,让人感受不到自然之味带来的愉悦。6、体制内完全是“不”,体制外“一切皆有可能”,只需要临场发挥,没有规则概念,多么的一针见血,耐人寻味呀。7、传统的美食不发扬,继承只停留在口号上。皇城根下的紫禁城里,有最权威的御膳房,为游客提供速食方便面,就是对国人的极大讽刺和批判。国人应在不断反思中增加民族的文明及改进餐饮文化,与世相融与世同进,弃传统糟粕,扬传统精华,把中华美食文化播散到全球。
五、见识,危险是旅程的一部分,你想体验文化,就要来一场冒险。一个英国姑娘的勇于探索,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亲身感受中国,哪知中国的地域广阔,美食众多。飘洋过海来见你,是为了看见。读书写作是为了认识,这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美食、厨艺远远不止是味道,它是艺术和文化的对话,扶霞是文化的使者,是东西方相互认知,相互融入的桥梁。
她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我们一起感谢她!
写于2020年7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