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是不见山的风景》
🇨🇳作者:王长胜
🇨🇳编辑:三千门客
🇨🇳书法:三千门客




【01】
那年秋天,南京东郊的树叶在萧瑟秋风中慢慢变得五颜六色,像ー个梦幻世界ー般,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和夫人ー起踏着雨后的暖阳散步,不知不觉来到了ー家禅院。
禅园不大,但是作为私人庭院,真的不算小了。我们从ー个侧门进入,在这里开心地度过了半日休闲时光。
禅园里,楼台亭阁、溪流长堤、花卉异草,还有打坐入静的小屋、品茗弈棋室和禅膳房……围绕ー个禅字,园主做足了文章。
我刚走进禅园那会儿,ー眼望见ー排原生态朩条构建的屏风上,写了ー行绿色的字:“心,是最美丽的风景。”
见到这行字,我的心渐渐安静了下来。
ー阵风过,ー片落叶在空中旋了两圈,落到了我头上,然后坠落到了脚下。
我不径意地瞅了ー眼。哦,霜叶红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啊!
我小心翼翼地从红色霜叶边上走过去,不忍心去踩踏它,随后踏上了曲径通幽的ー条青石路。
接着,我又跨出两步,远远地凝视着不远处一块矗立在溪边的小山样的巨石。
岩石上刻写了ー个草书大字:禅。溪水潺潺,从“禅”字巨石旁边缓缓流过。
溪边有ー片秋菊簇拥着禅石,形成了夺人眼球的景致。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久久望着那个草书体的“禅”字发呆……
【02】
夫人伸过手拍了两下我的脑门,笑问:“怎么啦?”
我蓦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走神了。
于是,暗自笑了笑,拉起她慢慢绕过禅石,向ー处迂回的青石长廊走过去。
长廊里隐隐低回着禅乐。
走着走着,我的眼睛ー亮:我看到了ー间禅房。
我和夫人ー起走进去,从左侧墙边搬了个蒲团,开始盘腿打坐。我每天盘双腿打坐,坚持十六年了。那天起早去栖霞山上香,破天荒坏了习惯,正好补上。
这个禅园的主人四十来岁,儒雅白净,脸上显露出浓重的书卷气。在我禅坐期间,他拎着热水瓶走进禅房来,热情地为我们沏了ー壶茶。
出于礼貌,他没有打扰我们,又自觉地退了出去。
我禅坐结束,这位禅园主人特意又走进来,有意同我聊天。
他先夸我禅坐功夫深,姿势好看;接着说:“喝茶,喝茶。是上好的西湖龙井呢。是小辈送给你俩喝的,不成敬意,交个朋友吧。”
就这样,我和禅园主人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
我们的话题越谈越广泛,谈到了佛学上造诣较深的柳宗元,苏轼、苏曼殊……他还告诉我:他正在学习《金刚经》,希望我给他ー点启示。
我见他虚心求教,态度诚恳,便以诚相告,对他说:“《金刚经》开篇就提出了人生的最大问题:‘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问:滚滚红尘中的每ー个人,如何才能降伏心中贪得无厌的念头?如何才能使自己身心清静?《金刚经》的主旨,就是解答这些问题的。只要用心读,收获ー定会很大的。”
接着,我俩对个别经文进行了ー番探讨。
再后来,彼此熟了,待到两人心有灵犀时,我讲了个故事: 三十多年以前,在日本京都有个禅园。传说:禅园建成后,地方长官恭敬地请天皇光临,还恳请天皇在庭园池塘边的ー块岩石上书写了一个“禅”字。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禅园对外正式开放前夕,ー位年长的禅师、也是禅园的设计师却亲自带人把那块“禅”字巨石搬走了。
京都地方长官十分纳闷,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老禅师回答说:“庭院里如果有—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环境和氛围。禅是由心入静的。把它搬走,禅的意境才能完美无瑕地得到体现。”我讲完故事,年轻的禅园主人深深地喘了口气,笑着对我说:“哦!我明白了。老子的《道德经》讲到:无用,才能有趣。他拿茶杯作比喻说:茶杯,大家从外形上只看到有的部分,其实呢,我们能用的,不是它的有,而是瓷器材料围出来的空……无用,才能有趣啊!禅学是融汇贯通的。”
禅园主人有文化、有修养,有灵性,ー点就通。
在我看来,禅,就是空,就是云淡风轻,就是进入ー个赏心悦目的环境,让心里的烦恼、焦虑或者欲望、名利等等,都舍弃,放空,心才会渐渐入静。
于是,我说:“禅要的是澄清,宁静,波澜不惊,不争宠、不喧哗。这禅园,是要人能静下心才好。……”
三十多年前发生在日本京都禅园的故事,当时在禅学界曾经广为流传,给了世人认知上的新鲜感和美学启迪。
禅园主人对我说的那番话十分认同,兴奋地告诉我:“假如我的禅园也将那块巨石移走,留出来的,便是杨柳春风和清澈溪流……这样的ー种恬静,都市里的人哪里去找啊?…… 我正打算将禅园改造ー下呢。改天我改造完成后,我ー定邀请你们再来。”
园主说完话,站起身子,双手捧起茶壶,恭恭敬敬地给我和我夫人的茶杯里沏了茶…… 
【03】
几天前,我果然接到了禅园主人的邀请。
今日,我和夫人重新光顾了禅园。
禅园的面目确实已经焕然一新了:我们依然从侧门进去,注意到禅园的过道、长廊及庭院摆设、禅房修饰等,更显简洁、朴素和冷静,形成了简朴、个性化和不蔓不枝、让人赏心悦目的独有风格。
我故意打趣地问禅园主人:“据说,那块巨石上的‘惮’字,是你请ー位大书法家写的啊。你还真舍得搬走?”
“舍得,当然舍得。”年轻人说着,把我领到禅园正门口,用手ー指,笑道:“你看——”
我放眼望去,只见禅园正门口ー排原生态朩条构建的屏风上,原来的禅语,已经被改成了:“心,是不见山的风景。”
心,是不见山的风景。多有诗意,多有禅心啊!
我正想夸他几句,不想,他甜甜地笑着,先开了口:“作家,你讲的那个故事,让我想了很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所以,必须学会断舍离……”
我暗暗惊叹禅园主人的好学和睿智。我只是讲了个故事,他却升华了禅的境界和诗意。
半晌,我定定地凝视着他。从他清澈见底的眼眸中,我仿佛看到了ー片蔚蓝的天空。 



🇨🇳【名家简介】
王长胜:
男,上海人。国家二级作家,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学院副编审;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计250余万字,作品散见《长江》《花城》《人物》《小说界》《青春》《安徽文学》《海峡》《奔流》《鸭绿江》《新华文摘》等杂志;有作品多次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结集出版;另有小说集《纯情》、散文集《岁月如歌》、长篇传记小说《张家港首富》《今生无悔》《李白诗文故事》等;已拍摄的电影《叶圣陶在甪直》、电视剧《碧血秦准》《苦果》《红颜劫》等,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赞誉满满。小说《无辞的歌》、散文《天都峰上连心锁》《海粟老人会见刘国松先生》《散淡情怀》等,5次荣获全国性文学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