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算》开播话谍战(之二)
——隐蔽战线后代恳谈会
与会发言者:罗援、熊蕾、吴持生、钱泓、张僧宝、阎颐兰。
书面发言者:孔丹、谢鹏、冯卫君、李凯城 。
四、不怕牺牲,是隐蔽战线英雄的集体精神
钱泓(我党隐蔽战线“情报前三杰”之一钱壮飞之孙):
其实我对整个隐蔽战线了解得并不深入,因为我到底是第三代。
但是我的父亲钱江写了一些东西,他在临退休前还自编自导自拍了一部电影《金陵之夜》,讲的就是我爷爷的故事。
这些年,我经过认真的发掘,通过北京市档案馆找到了很多有关我爷爷的档案,例如我爷爷参加西湖博览会,还写了相关文章。
另外他还做过国立美术艺专的老师,这些资料我都找到了,现在了解我爷爷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比如说他的漫画,原来只知道他画漫画,一直没见过,现在我找到27幅漫画,都是曾经刊登在《红色中华》和《红星报》上的。

爷爷是1914年考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留京行医。1917年,就读于国立北京医学专科学校期间,结识了我的奶奶张振华。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他和胡底被北洋军阀通缉,转而前往上海。这时候他也把自己的名字由“壮秋”改成了“壮飞”。1928年,为了讨生活,他考入隶属于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的上海无线电管理处,负责营销工作。
也就是从这时起,为了对付和反击国民党新军阀的白色恐怖和屠杀政策,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中央特科”,并派忠实可靠的同志,打入国民党党部等机关内部,做党的秘密工作。
由于爷爷的工作能力强,而且同徐恩曾是浙江湖州老乡,他很快就进入无线电管理处主任徐恩曾的视线并得到赏识和信任。
1929年春,中国在杭州召开“西湖博览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开放举办的博览会,徐恩曾被派往杭州。西湖博览会设8个展馆,徐恩曾负责其中的“特种陈列所”,并让我爷爷当主任。爷爷不光博览会办得好,还给徐恩曾敛了一笔钱。
徐恩曾也因此被陈立夫表扬并提拔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于是徐恩曾把我爷爷带到了南京,让他担任自己的机要秘书。

这一下让爷爷感到关系重大,便马上向党组织报告。周恩来得知后认为机会难得,提出“拿过来,打进去”,决定以李克农为组长,与胡底和钱壮飞组成特别党小组打进去,陈赓为上线,直接归周恩来单线领导。
后来在顾顺章叛变的事情发生后,我爷爷及时送出情报立了一大功,而徐恩曾因为有很多把柄在我爷爷手上,故而要求顾顺章不要在蒋介石的面前提爷爷。
以至于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民党还没有搞清楚谁是钱壮飞,谁是李克农。有人说,大概蒋介石到死都不知道钱壮飞是谁。
爷爷当时顺利从南京撤离,他本可以带着家人都走,但是他没有这样做。我父亲生前曾回忆说“把自己亲生子女留给敌人,来换取时间,使党能安全撤离。下这样的决心,做父亲的该是多么痛苦”。
离开了家人后,爷爷转移到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继续领导军委二局做情报工作,破译敌人电报,掌握敌军的动态。
1935年3月底,爷爷在南渡乌江时失踪。经过多次调查,最终将他的牺牲地定在了贵州省金沙县后山乡,爷爷牺牲时才40岁。
从1931年爷爷走之后,我的奶奶张振华一直到1946年都不知道丈夫到哪儿去了。整整十六年,音讯全无,那是怎样的感觉?
抗战胜利之后的1946年春天,周恩来在重庆曾家岩50号,请我们一家吃饭。当时我奶奶、我父亲钱江、母亲史平、叔叔钱一平、姑姑、姑父和他的儿女,加上我,九口人全都去了。
当周恩来告诉我们全家人爷爷牺牲的消息时,奶奶当时就哭得泣不成声,我父亲回忆说周恩来当时还说了一句话:“我没照顾好钱壮飞。”
爷爷的一生很短暂,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在党的利益面前不怕牺牲的精神,他在潜伏期间保持了对党的绝对忠诚,我想就因为这些,使得敌人都为之心生敬畏吧。
五、默默无闻,是隐蔽战线英雄的共同特征
张僧宝(我党隐蔽战线元老张沈川之女):
我80岁了,老了,也算是父辈历史的亲闻者。我觉得咱们《炎黄春秋》这次能把中央特科、隐蔽战线的部分后代召集到一起共同回忆父辈的革命斗争史,非常及时,也很必要。因为我们这些后代也都老啦,也该“抢救历史”了。
我父亲他们这些人一向非常低调,尤其很少谈及他个人的经历。
这一方面可能是保密工作的需要,保密重于保命是他们始终坚守的信条;
另一方面是他们长期地下工作养成了守口如瓶的习惯。例如他曾自编了两套我党最早的通信密码本一事,他从未对我们说过,更未对外人讲过。

今天我就简单地说说我父亲张沈川。
他1928年在上海任中共法租界地方党支部书记,在他支部里有钱壮飞、胡底等同志。1928年10月,周恩来开完“六大”回来提出要建立共产党自己的无线电台,并把制作电台的任务交给了特科当时的交通科长李强。
随后周恩来亲自约张沈川谈话,调他进中央特科归顾顺章领导,让他赶快想办法去学习无线电收发报技术。
11月,父亲就化名“张燕铭”考入了国民党第六军的上海无线电学校,1929年5月毕业。因为那个校长是他在青岛时曾一起参加过抗日运动的熟人,通过这个关系他又实习了两个月,便能利用深夜值班的机会抄录敌人的密码交给组织。
1929年秋,就开始组建我党第一期地下无线电训练班,我父亲教报务,李强教机务。为安全起见,训练采取分散居住、单线联系、秘密登门的教学方式,先后培训出黄尚英、曾三、伍云甫、王子纲、曾华伦等十多位我党第一批无线电技术人员。1929年深秋,我党第一台地下无线电收发报机研制成功。

1929年底,李强(上图)带着电台和父亲编制的两套无线电通信密码与黄尚英抵达香港,安装好我党的第二部地下无线电台。
然后由上海中央特科台台长张沈川与香港地下电台的黄尚英两人反复试通,终于在1930年1月初开始正式加密通报,上海党中央与香港中共南方局之间的远距离无线电机要密码通信工作正式诞生了!
从此,中共的情报信息传递方式由交通员人工传递跃升为无线电波传递,这是我党通信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因而李强和张沈川等人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奠基人。因为张沈川亲手编制了我党最早的无线电通信密码,他也被称为我党历史上的“红色密码通讯第一人”。
1930年6月,组织上要我父亲拟订第二期无线电培训班的训练计划,学员是广东、江苏、湖南、上海等省市选派来的二十名优秀青年,都是地下党员。
当时的特科领导顾顺章不听劝阻,坚持要在法租界巨籁达路四成里12号集中培训,我父亲和李强叔叔等人都不同意。我父亲提议在英租界闹市区设两个点,便于机动、隐蔽,而顾顺章说他在法租界巡捕房里有内线,没问题。
结果呢,1930年12月17日上午,我父亲正在讲课,法租界的巡捕突然蜂拥而至,在场的二十人全部被捕,我父亲被认定是“主犯”。

后来被国民党引渡,戴上手铐、脚镣,在狱中受尽折磨,但父亲和其他全体同志始终坚持一套合理的假口供,没有一个人叛变和泄露党的任何机密,除四人不幸病逝狱中外,其余16人在坐牢六七年后都先后获释。
这个战斗集体,在敌人“宁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人”的疯狂中,创造了地下斗争史上少有的奇迹。
另外我还讲一点,刚才有同志提到,人格魅力也好,品德也好,我觉得关键就是信仰和忠诚,这是关键。他们相信共产党的事业是正义的,是真正的为国为民求解放,而这正是他们从小奋斗的志向。
他们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他们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默默奉献,无私无畏、不图名利、无怨无悔,这一点始终装在他的脑子里。
否则,他为什么选择了一辈子出入龙潭虎穴,提着脑袋干革命,九死一生?他18岁就被土匪绑架,三天后用钱才得以赎回。

他曾三次遭国民党通缉、三次生重病,还坐了六年半国民党的大牢。1925年在青岛搞学潮遭张宗昌通缉,1927年在北伐军中搞共产党活动遭通缉,1939年在湘西搞共产党地下活动遭薛岳通缉。
1925年患急性赤痢,1930年患严重伤寒加肺结核,特科领导看后都要求为他准备后事了。1949年他又先后三次行胸廓改形术,割去左胸八根肋骨,左肺压缩,不能呼吸,卧床一年,实际已成个残疾人了,但他还是坚持为党工作。
1959年反右倾受到不公正待遇,“文革”中又下放干校7年半……这一切都没能动摇他对党的事业的信念,没有摧毁他为国为民奋斗终生的决心和信心。
八十多岁了,为了“抢救”共产党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发展史,他不顾年迈体弱,自费四处发函,甚至亲自登门走访,搜集整理了几十万字的《1929—1949年我党地下无线电通讯发展概况》一书,这是我党我军特种工作的宝贵史料。
他的一生,真是无私无畏、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作者:罗援
著名的军事专家,少将军衔。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中国军方“鹰派”代表人物。自称为:鹰胆鸽魂,(出版同名著作)是“理性的鹰派”。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著作有:主编或与人合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军事预测学》、《国际战略论》、《战略学》、《战略评估》、《伊拉克战争点评》等。

诵读:李同生
有着27年的军旅生涯,现任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朗诵发烧友。崇尚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作品,求德思诚。其朗诵沉静舒展,情感浓重,心随诗意,自然流畅,时而高亢激烈,时而娓娓道来,塑造真切的画面感,用心与听众交流。他坚信朗诵艺术可以让诗飞翔,让灵魂闪光。

臧鹏飞,青年录音师,毕业于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早期从事影视录音、配乐等工作。后创立太原大元映画影视广告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作品赢得了广阔市场,成为行业后起之秀。

配乐:劳丁
微信名:独钓老翁。平日里喜好读书,摄影,业余时间朗读文章,是一名忠实的朗读爱好者。自律格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载编辑: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