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怀念梅尧臣】
文/夕阳(鲁国元)
【其三】
衙前阶级上苔痕,毋用昇堂遍訪村。
太白吟時云失态,宛陵醉後月牵魂。
東流不問民知禮,至德难回众感恩。
多少高官骑馬过,谁来此地拜寒門。
【其四】
谁写诗歌最率真,我知世外有高人。
一壶沧海風知味,万卷云山月隐身。
始信糟糠同本色,不教词赋步浮尘。
人間故事堪惆怅,几见新王问旧臣。
【注: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乡试不第,随叔父至洛阳,为洛阳主簿。后历任州县小官。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为建德县令。50岁后,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后任授国子监直讲,迁尚书屯田都官员外郎,故人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梅尧臣的诗与苏舜钦齐名,世人美称“苏梅”,同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与欧阳修为挚友,同为宋诗革新推动者。钱钟书在《宋诗选注﹒梅尧臣》里称他:“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
(公元二0二0年八月五日【农历庚子年六月十六日】于江苏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