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榭幽斋】第五十期至五十九期同题:
从《诗经》到最鼎盛的唐诗宋词,诗词的魅力任凭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浓厚的诗情依旧在人的精神中熠熠生辉。华夏大地其实是个诗词歌赋的国度,诗歌在古代就是全民文化,不管是九五之尊、达官贵人,还是寒门学士、乞索叫花,都勤于读诗,乐于吟诗,善于写诗。得意时“仰天大笑出门去”,落魄时“明朝散发弄扁舟”,孤独时“花间一壶酒”“会须一饮三百杯”。诗词是经,诗人是纬,织就了一幅幅浓浓的中国山光水色和诗情画意。今天,选取在中国古代诗词文化上有卓著贡献的十位诗词大家,诗友们根据自己对他们的了解,结合亲身感受填词【凤凰台上忆吹箫】十阕。(遵谱晁补之)
一、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
二、王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三、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俱欢颜。
四、李煜
梦里不知身是客,罗衾不耐五更寒。
五、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六、苏轼
天上明月低绮户,何事常向别时圆。
七、陆游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八、李清照
瑞脑香消魂梦断,黄昏疏雨湿秋千。
九、柳永
拟把疏狂图一醉,何期小会与幽欢。
十、纳兰
我是人间惆怅客,吹花嚼蕊弄冰弦。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白
词/梦竹
欢托金星,乐迎玉李,谪仙卓尔超群。
恰正遇、江河日下,国弱兵贫。
生就直言骨鲠,远阿谀,侧帽蓬门。
效司马,长亭十里,呼酒汪伦。
曾也清平借调,由衷叹、贵妃白雪阳春。
只可惜、儒冠白首,绿绮秋芸。
足遍谢公行处,邀明月,对影三人。
终还是、扁舟一叶容身。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白(晁补之体)
文/为民
蜀道艰危,六龙击日,冲波逆折回肠。
行路难、巴山野录,大猎呈堂。
官赐翰林锦帽,却脱靴,枉顾云裳。
千杯酒,笔落雨风,鬼泣神亡。
一介蓬篙入仕,谀权贵,抽刀断水心伤。
望庐瀑、飞流急下,万仞愁长。
应悔朝辞白帝,江陵暮,醉卧斜阳。
当涂月,诗仙气贯瞿塘。

【凤凰台上忆吹箫】杜甫(晁补之体)
词/为民
风急天高,草堂屋破,诗人悲悯寒门。
恰正遇、安臣叛乱,国盛衰沦。
猿啸渚清恨别,望城阙,草木生春。
叹工部,辗转避离,颠沛川秦。
曾也风流倜傥,青云志、不休出语惊人。
寂寞冷,瞿塘峡口,惨淡愁云。
忽报官军收豫,心狂喜,鬓白残身。
贫穷病,凄凉洛水孤坟。

【凤凰台上忆吹箫】王维(晁补之体)
文/为民
兄弟同科,状元及第,曲江宴会英姿。
心有属、崔家小妹,独住情痴。
抬遗右丞御史,月满亏,祸起黄狮。
渔阳鼓、取痢见忠,凝碧荷池。
摩诘辋川退隐,诗书画,风云坐看禅机。
竹喧浣,清泉石上,红豆相思。
每忆茱萸遍插,渭城雨,洗去尘泥。
空山后,莲舟语响谁知。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煜(晁补之体)
文/为民
秋月柔情,春花密意,匆匆恨别娥皇。
花满渚、花丛自得,花间君王。
凤阁龙楼玉砌,不识戈、垂泪东江。
西楼上、无奈雨风,暗淡花香。
深院梧桐落叶,胭脂泪、帘帏飒飒凄怆。
醉生梦、填词作曲,一晌欢狂。
无限关山故国,理还乱、水远愁长。
如钩月、千年独吊南唐。

【凤凰台上忆吹萧】李商隐(晁补之体)
文/为民
日下江河,天涯倦客,沉忧顿挫绵缠。
梅有恨、风中自舞,落地香寒。
进士无依贵胄,陷党争、莫若凄蝉。
期鸾举、隔座送钩,走马围栏。
情寄红颜薄命,西窗烛、无家却作和弦。
凤难翼,深秋夜雨,几度阳残。
蚕吐情丝到尽,柳枝折,蜡泪灰干。
长眉画,荷花道观生烟。

【凤凰台上忆吹箫】苏轼(晁补之体)
文/为民
宦海浮沉,疏桐缺月,寒枝捡尽飞鸿。
何处是、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斗转参横夜露,一日凉、酹酒江中。
丛丛竹,藜杖夕阳,乐得轻松。
云散南荒不恨,闲常看、心安便若乡同。
几时有、悲欢世事,淡笑飘蓬。
天上琼楼玉宇,欲归去、柳褪残红。
人生路,阴晴细雨清风。

【凤凰台上忆吹箫】陆游(晁补之体)
文/为民
武胆书生,时逢国半,杭州一隅偏安。
巡大散,平戎策献,志士拳拳。
减赋修兵计略,血满腔、落个耕园。
频频谏,雪耻靖康,失地飞鸢。
空许封侯梦处,想征雁、雕弓羽箭戈寒。
纵然有、诗笺万石,遗恨如山。
裁剪西村柳暗,钗头凤、莫怨情难。
临终愿,王师北定中原。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晁补之体)
文/为民
绕指柔情,冰肌玉骨,溪亭落日清秋。
逢乱世,诗吟项羽,懦者惭羞。
沉醉不知水巷,误入藕、错嫁风流。
青梅嗅,饮泪背窗,骤雨敲楼。
光耀词坛圣女,辛酸世、枯荷露冷添愁。
旧家忆,勾帘卷袂,昨夜花休。
文彩千年不朽,凄凉意、总上心头。
寻寻觅、泉城月照新钩。

【凤凰台上忆吹箫】柳永(晁补之体)
文/为民
世宦儿孙,功名志仕,谁知累试维艰。
云上赋,承平气象,怨鹤冲天。
迷恋听歌买笑,望海潮、醉卧杭湾。
芳郊媚,玉蝶舞风,放浪青年。
吟罢东南形胜,完颜亮,兵分四路攻关。
柳街巷,男欢女爱,却返瑶轩。
暮雨江天洗后,仁宗政,落第逢宣。
官声短,词开雅俗同坛。
【凤凰台上忆吹箫】纳兰容若(晁补之体)
文/为民
落叶纷纷,相思几许,秋风画扇悲凉。
惆怅客,浓茶淡酒,竟是情殇。
回首旧时竹馆,瘦石山、宝黛容光。
人间诺、语罢断魂,梦鹿茫茫。
清夜声声呼唤,回廊处、伊人袖口余香。
纳兰若、粼粼碧水,嫩嫩池塘。
但看莲花带雨,红尘半、恨锁寒窗。
来生待、春江水月绵长。
附云之且先生雅鉴
纳兰容若,又名/纳兰性德。是清代初期著名词人,又是炫烨(康熙帝)的贴身带刀士卫,可谓文武双全。然而,命运弄人,天妒英才,生命在三十一岁嗄然而止。纳兰容若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心事又有几人懂得。所以他孤独、忧郁淡漠,伤感悲情出现在他大部分作品里,尤其是卢氏夫人病逝以后更甚。小说(红楼梦)就疑似纳兰容若的家史再现。
(纳兰容若)这首长调,作者部分把握了纳兰容若的性格特征。
上阙:
以追忆起篇,看见纷纷落叶,引发悲凉、惆怅、相思、情殇如潮水涌来,遥想旧时竹馆、石瘦山及宝黛容光。一切陈事仿佛就在眼前。但,茫茫世事未竟,却人已病逝。
下阙:
在寂静深夜里,梦幻于回廊处又见到伊人裙袖飘飞,粉香扑鼻。池塘边,犹纳兰容若伫立相望,泪水潸然,视线朦胧模糊,若有若无,一星半点,又被寒窗锁断。
故只好待来生再续情缘,长相厮守。
此首长调,情感起伏跌宕,波澜不断。回味无穷。
韵律和谐,
不足:
上下阙转换承接不大自然。景致有点混乱,如上阙落叶纷纷,秋风画扇悲凉。下阙又是粼粼碧水,嫩嫩池塘。也就是说上阙是秋天,下阙是春天。
纳兰若,明显是凑。纳兰若、粼粼碧水,嫩嫩池塘使人难解。
来生待。也是生硬。属自造词。
再就是标题冠名(纳兰容若)与内容不大协调,也是说主人公的特征没有凸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