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鸿雪诗词,关注更多精彩
合作加主编微信13566800111

油彩布面《雨巷》齐铁偕
遐迩集二
齐铁偕
【邀宾】
邀宾莫诉引杯长,
歌罢满帘风絮扬。
今日醉中为一家,
明宵梦里不同乡。
今日引杯对风歌,明朝起絮思更长。“邀宾莫诉引杯长”,起句“莫诉”已见别时之伤,盖聚得其缘,局终必散,事之常也。“歌罢满帘风絮扬”,此句言“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然句中“满帘风絮”,则隐言离忧。絮者,思绪也。“今日醉中为一家”,宾主尽欢,主客皆醉,形同家人。今日欢聚之事,是事之欣喜者。“明宵梦里不同乡”,然终必散去,明朝歧路以别,只好梦里相见。明日分手东西,此是事之所忧者。末句“不同乡”与上句“同一家”相对,见聚欣离忧,是同必有异(不),聚必有散。且与起句“莫诉引杯长”遥相呼应,似草蛇灰线笔法,益见题旨聚既不可永长,何莫暂醉同歌。
【谁教】
谁教尔我久尘劳,
风雨归来醉绿醪。
忽觉浮生徒碌碌,
顷来良会且陶陶。
诗题“谁教”,令人长思。“谁教尔我久尘劳”,人生多苦,然谁使之然?诗之起句如屈子问天,幽远深邃。“风雨归来醉绿醪”,上句感慨至深,此句则言会饮之事,思绪略解。然观其“风雨”之言,实则是萦思难去。人生不得自在,困苦却常附身。“忽觉浮生徒碌碌”,此句转空。人生如梦幻,“忽觉”实是有悟,后缀言“浮生”,“徒碌碌”,是觉之深者。“浮”言其不定,“徒”言其空幻,“碌碌”则无所住也。然谁使之耶,沉思几时有止。“顷来良会且陶陶”,此思既无所解,何莫放下且得其乐。此句由空转实,虽未得,其实有得。盖人生本在虚实之间,虚则令人玄思,实则行事无碍。人生有虚复须有实也,故诗言“陶陶”而乐也。
【幽寻】
幽寻踽踽近岩隈,
四面云生山半开。
隔岸不知何处雨,
先沾花气透林来。
幽寻,寻幽也。岩隈云生踽踽行,花气带雨过河来。“幽寻踽踽近岩隈”,起句言独行山中,寻幽岩隈,是事之所起也。“踽踽”者,独行状,寻幽固不需多人也。“岩隈”者,曲折处,此幽之所在也。“四面云生山半开”,忽四面云生,山遂朦胧,幽处固难觅也。然半开之山,其境复幽,是又一幽境也。事固有不可臆料者。“隔岸不知何处雨,先沾花气透林来”,此又一幽境也。雨不在此,此其一幽也。花气透林,此其二幽也。且花气带雨,此其三幽也。诗言幽寻,一得岩隈幽,二得云山幽,三得花雨幽,大有所获,不负此行。
【独坐】
独坐长吟散我忧,
十分春色三分收。
俯看水墨微茫里,
湖面推痕来一舟。
“独坐长吟散我忧”,人生多忧,独坐何谴。起句以“独”起,以“忧”结,是忧心自忧,何可代也。忧从心来,当复心去。长吟处“十分春色”,可收其三。次句见诗人心纡之解,春色盈目,何必全瞩,适意可也。盖人生之忧,在取而不得,取意既少,忧何能多。“俯看水墨微茫里”,此远望所见,墨色微茫,是忧心渐散也。“湖面推痕来一舟”,此是心态从容之至也。前句以色言境,此句则是静谧至极,舟动无声,痕来方知。此处则不仅忧无,且不知是何物,心如止水,微动即知。诗中先言水上“微茫”,再言水面“推痕”,后言“舟来”,是于寂然处,默察细观,故可见其先机。此境似入禅境。



本刊总顾问 蔡世平
总编 徐吉鸿


如果觉得文章好,请随意打赏,一元不少,百元不多,平台将一一记录,并全部用于诗词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