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杂谈】
话说生日
文/许超兴
日子过得真快,在纪念八一建军九十三周年之际,暮然回首自己不觉巳满六十八岁,转眼迈入古稀之年了!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过生日也越来越讲究。庆贺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人家选择在豪华酒店为老人举办长寿宴;为小孩举办满月宴、百日宴、周岁宴、十岁宴……;有的年轻人还举办起奢侈的生日活动,高朋满座,红包满满!确实喜庆也很铺张,这倒也无可非议。就连现在有些机关事业单位领导、个体企业老板关心下属有了新的举措,每年给干部职工发生日蛋糕卡、生日红包等,以资鼓励;甚至有银行、保险等部门,给业务有往来的客户(因为他知道每个客户详细资料),也纷纷发来生日短信贺电。但绝大部分普通人家过生日都很简单,有的根本不记得。记起来讲究的,顶多在家里多做几个好菜、买点酒水,给老人做碗长寿面,给小孩买盒蛋糕,插上生日蜡烛,一家人热热闹闹庆贺一番也是极好的!
我反对给自己过生日,也从来不过生日。并不是有什么讲究,而是觉得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我女儿女婿每年也提议给我二老举办生日宴,都被我俩谢绝了。但有一句“儿生母苦”的忠言我让他们应牢记心上。我也一样,只要记起自己生日的那天,总要及时打电话给母亲道一声问安!说实话,过去我对自己父母的生日记得也不是很清楚,更谈不上給他们过生日,说重点这叫不孝!进入新世纪以来,也许是我年龄渐长的原故,我不但牢牢记住了父母的生日,而且也记住了全家每个成员的生日。每年提前通知弟妹们,那天一定要回去与父母团聚祝贺一下。毕竟他们年事已高,只是让父母高兴高兴,不要给自已留下遗憾!至于对晚辈们的生日活动,现在我也逐渐顺应了潮流,乐意参加。只不过老来难免话多,总唠叨提醒他们别太铺张浪费……。
话说过去,我对自己的生日也是不放在心上,更谈不上记得自己的生辰八字,母亲虽然经常在我面前提起过,我也只是当耳旁风转身忘了。那个时候人们生活不富裕,能吃饱饭就行了,没有过生日习惯,况且我兄弟姊妹这么多。过去只记得自己生日是农历闰六月十一,这也是以往普通人们对生日的传统记载。后来在办理一代身份证时,不知是我没说清楚,还是填表人听错了,把我的表填成1952年7月某日,等拿到身份证时发现有误已晚了,那时身份证也不是很重要,错了也无所谓。到换二代身份证时,想改过来,又嫌麻烦,至今未与更正。
大概在办理第一代身份证后的一天,我在书店里看到了一本万年历,当即就按自己的农历出生年月日一查,才得知自己真实的阳历生日应是1952年8月1日。巧合的是我的阳历生日与“八一”建军节同一天,真是幸运!难怪我与军旅有着不解之缘。为了纪念这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从那以后,每次填表我都填8月1日。所以我档案里先填写的是农历6月11日,后改为阳历8月1日。看官们,这应该不算篡改年龄档案吧!

自此,我的生日沾了“八一”建军节的光,与全国军民共庆,真是我此生的荣幸!今年我的生日农历与阳历只相差一天。女儿女婿都很忙不在家,纷纷打电话来祝贺!,还有我那两个可爱的小外孙,在他奶奶家用手机与我视频,不断的喊叫:“祝外公生日快乐……”!高兴得我合不拢嘴,由其是我那天真活泼的小外孙公主,奶声奶气地祝福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
2020.8.3.于武汉

作者简介:1969年12月入伍,原南京军区空军某地空导弹部队服役,曾两次进入空军地空导弹学院学习,1985年12月转业。原武穴市农办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