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做客诗经故里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807期

周易·恒 32 (原创首发)
瀛洲居士
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了夫妇然后才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夫妇之道唯有长久,才能维护家庭的稳定、家庭成员之间、辈分之间以及亲戚邻里之间的稳定和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可见《恒卦》的切入点是以夫妇之道论恒、制恒,追求永恒。
然“恒”者并非一成不变。不变是相对的,变才是绝对的。只有变化才能维持永恒。如日月消长,四季更替,非如此不能永恒。当然也充分说明“变的永恒、永恒的变易”。因此说“恒”是在变易下所得到的、相对的安宁和久远。但归根结底是顺天应理之道、自然法则之道。 如果说《咸》为少女少男相悦之道,那么《恒》则为长男长女持家之道。《咸》之“男下女”当为礼节,《恒》之“男外女内”当为夫妇之道。
《恒卦》应该说是最容易理解的易卦,它所强调的是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无论是立身处世,修为养性,都会立于不败之地。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学经者务必注意的一点,即动机要纯正,不能在错事、邪事、歪事、邪念上坚持不懈;第二点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常理,会适得其反;第三点是要根据时间、地点、事因、人情等进行必要的权变,不能将恒心变为固执。
(卦辞)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注释】
(1)恒: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震上。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巽,为风。从自然现象推论,风雷激荡,宇宙常新。从社会角度推论,震阳巽阴,阳上阴下,与《咸卦》正好相反,似乎有男尊女卑之嫌,或君贵民轻之意,预示着永恒不变的是纲常伦理。作为君子,应当乐守此道,且应持之以恒,也因此卦名取《恒》。纲常理论,圣人认为是正确的,是永恒不变的,所以要告戒人们维持和坚守,并在此精神的导引下,树恒心,立长志,以求事业有成。
《说文》:“恒,常也”。一般解释:恒héng a, 持久:如“恒心、恒久、恒定、恒齿、永恒、恒星、恒温”等;b, 经常的,普通的:如“恒言、恒信”等;c,姓。卦取恒久、长久之意。
【译文】
《恒卦》:预示着亨通和谐无害,属于吉利的贞兆,有所往均有利。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注释】
(1)刚上而柔下:上卦为震、为阳;下卦为巽、为阴,此为卦象。 (2)雷风相与,巽而动:震与巽,即雷与风,相互给予,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谦逊顺从,又能积极行动。 (3)刚柔皆应:就卦象而言,上卦下卦之间各爻均有应,即同位相应:初六与九四、九二与六五、九三与上六全部为阴阳相应、刚柔相应。 (4)久于其道也:长久的坚持此道、正道。 (5)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恒久不变的,,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太阳昼出夜伏,月亮夜升昼没,这就是客观规律。人们据此日出而作,月升而息,反其道而行之,则不利。春夏秋冬有序交替,按节气耕种和收藏,万世不易,反之则无果。但凡事都有特殊情况,那么就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例如南方也有霜雪不期而至,北方也有暖冬现象,如果再一味坚持历史的做法(生活方式),就势必要吃苦头。这就是说,变才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对圣经的理解也不能一成不变啊。 (6)终则有始:即结束了又会重新开始、周而复始,‘有’相当于‘又’。 (7)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得天,即得受天道、遵循天道、遵循自然规律;久成,即恒久形成而不会改变。此意味,日月遵循自然规律方能长久地照耀万物,四季变化更替长久不变,促成了万物的蓬勃生长。 (8)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久于其道,即长久不变地坚持此道,即天地正道、自然规律;天下化成,即化成天下、感化天下、治理天下。 (9)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观察能够反映“恒久”自然规律的现象,从而发现了天地万物的性情、真情、情况、规律等。
【译文】
《彖传》说:《恒卦》所表达的就恒久之意。阳刚居于上,阴柔居于下,形成了雷风相互作用、相互顺从、积极配合、刚柔相济的互动形式。通观全卦,上下卦各爻之间全部相应,因此卦名曰《恒》。《恒卦》卦辞所说“亨无咎,利贞”,即是说必须长久地、毫不动摇地坚守正道,才会吉祥。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是恒久不变的。“利有攸往”是说只要尊重自然规律,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新旧交替、有终有始的规律,就会有所往都是吉利的。日月遵循自然规律方能长久地照耀世间万物,四季依照自然规律方能使作物顺利生成。圣人能够长久地坚守自然规律、秉承天地之道,方能达到化成天下、治理天下的目的。通过观察能够反映恒久这一规律的实际情况,从而就可以发现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和规律。
《象》: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注释】
(1)雷风,恒:下巽上震的卦象称之为《恒卦》。又雷象征刑罚,风象征德政,触犯刑法和违反德政是君子所不齿的,也不属于“恒”的范畴。
(2)君子以立不易方:方――孔颖达说:方,犹道也。“方”的一般解释:fāng a,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b,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c,人的品行端正;d, 一边或一面;e,地区,地域; f,办法,做法,技巧;g,种,类; h,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i, 违背;j,正在,正当;k,才,刚刚;l,量词、姓氏等。 在此语言环境中,圣人所强调的是,立“方”而不要易(即改变)“方”,那么此“方”就应当是指天地之道、自然规律、刑罚与德政等,进而指人之正道。因而深度解析“恒道”,就应在双重蕴味之则中进行。一是“变易”中的恒久,二是“不易”中的恒久。天地之道、四时交替、日升月落、圣人化成天下等均是在“变易”下进行的;坚守中道、坚持原则、方正处事、诚善为人等,又均是在“不易”中实现的。 【译文】
《象传》说:《恒卦》的卦象是雷上风下,象征雷风交加、相辅相成,因而称之为《恒卦》。君子效法这一现象,坚守正道永不动摇。
因此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在用“恒”上也是不同的。不能教条,不能拘泥,不能千篇一律。用“恒”一定要得当啊。
用“恒”要积极主动,而不能消极被动。例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改造环境、主动选择等都是积极的;学而不思、教而不虑、接受环境、无奈奔命等都是消极的。简而言之,就是我要干什么,而不是要我干什么。我要如何坚持,而不是要我如何坚持。 (爻辞部分从略)

依此卦预测
运势:顺其自然莫固执,恪守本分心要诚;侍才逞强终得咎,应天自会得吉祥。 事业:阳刚须要阴柔补,男得女助业更成;时令变化筹谋改,不可孤舟天际流。 买卖:蝇头之利当善守,此山莫望那山头;稳定经营积财缓,看准机遇早筹谋。 婚姻:男女倾情如胶漆,美满婚恋毋庸疑;恬静生活不争吵,富可敌国防外遇。 其他:遗物寻找不用急,热诚仁者送官邸;旅行圆满添情趣,蜜月山林总相宜;呼吸疾病要预防,肝胆机能善保养;男外女内相扶持,帅男娇妻俏鸳鸯。东南东北西南利,南西西北又不宜。

*推背图第二十八象(辛卯)结合运用《恒卦》寓示了燕王夺位的史实
谶曰: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诗曰: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金圣叹注解:「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
“草头火脚”、“家中有鸟”寓示一个“燕”字,同时表明是自家人之乱。家鸟一般为家雀和燕子,燕王嘛。
“郊外有尼”寓示城外有僧尼接应,或建文落发变为僧尼。
“宫阙灰飞”寓示一场焚烧宫廷的大火。
公元1398年,朱元璋逝世后,由皇孙朱允文继位,就是建文帝,诸王不服,于是燕王起兵。公元1401由谷王穗和李景隆迎入京师即帝位,这就是明成祖永乐大帝。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寓指燕王羽翼丰满,高飞要上帝位,或李景隆助燕王入京。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寓示建文帝从此将云游四海,或方丈之内安家。方外――世俗之外,神仙居所,亦指出家修行之所(方丈之内)。
传说高帝朱元璋死前留下一个箧(qiè箱子)子,叮嘱说子孙如有大难,便可打开,自有办法。此危难之际,建文打开,见里面放着三张度牒,一张写着应文,一张应能,一张应贤,还有袈裟、僧鞋等和尚所需之物、白银十两和剃刀一把,另有一红纸写道:“应文从鬼门出,余人从水关御沟出行,薄暮可汇集神乐观西房。”于是建文即刻剃发,并命人纵火焚烧宫殿(正与图片吻合)。之后从鬼门出去,此门外接水道,竟有一道装老人迎接,口称万岁,一问方知是神乐观主持王升,他说:“昨夜梦见高皇帝,命臣来此,所以驾船守候。”可见朱元璋的预测能力非同一般,或许得益于刘伯温。
《恒卦》寓意恒久。谦虚谨慎,敢作敢当,秉持正道,从不言弃,方见其刚柔相济的良好品性。
初六爻: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形象地寓示了朱元璋为求得长治久安,而排除异己的残酷作为,使得朝中能臣良将几近空虚,为导致建文的灾难埋下伏笔。
九二爻: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寓示了朱元璋为保境安民,分封诸子,平衡嫡系势力,相对无虞。
九三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寓示反复无常,难取信任,不被包容。朱元璋去世后,因为太子早逝,便立朱允炆为帝。朱允炆未能长期坚持藩王定边的国策,因削蕃而至祸。 九四爻: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寓示朱允炆得位不当,削蕃又未得各地藩王的同意和支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己无主见,听凭权臣,不仅劳而无获,至祸不远矣。 六五爻: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寓示了朱允炆优柔寡断的妇人性格,帝王之势未得到发挥,且受制于权臣,迟早会会被机警豪爽的朱棣所取代。 上六爻: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寓示了朱允炆擅自更改朱元璋所定的礼法,而形成政令无常的局面,削蕃告终,苦果自食,终被朱棣所取代。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