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那个人,那份记忆
虽人已走远,记忆如昨......
——题记
一个转身,恍若千年。年少时的纯真,少女时的浪漫,多少次依稀梦中重现。梦中,那个叫亮的男孩,在秋日午后阳光照耀下的教室里,笑容灿烂如昨!
那年,我大一,刚进校园很兴奋,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记忆最深的是教学楼前面的那些不知名字的树木,深褐色的树干,苍劲有力,盘旋交错的树枝,凌空轩邈,上面缀满了密密麻麻的树叶,一大片一大片的,夏日,常常有一些勤奋的学子们在下面吟读背诵,还有一些缠绵情侣们边散步边窃窃私语,夕阳落日下,郁郁葱葱的树木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芒,美丽浪漫极了。和亮,就相识在那个季节,那个暮夏的季节。
亮,潇洒帅气,成熟稳重,当时在外贸公司上班,来我们外语系是为了学习英语口语,我们同系不同班,他是我们大家公认的大哥,那迷人的微笑,如同三月的阳光,洒满了我情窦初开之心的每个角落。比起当时我们的青稚,他的博学多才与成熟稳重,是我们大家心目中的一道风景,那时,他是系学生会主席,我是学习委员,在班委会工作中我们经常碰面,于是便慢慢的熟悉了起来,后来通过聊天才知道,他还是我的老乡,他对我很关照,经常嘘寒问暖,那柔情的眼神使我的心在接近秋天的一个下午彻底融化了,从此,我就沉浸在他为我创造的一切如梦幻般的童话中。那个秋季,因为了他的闯入,我感觉不到一点萧瑟。如果记忆可以封锁的话,我情愿会要人生中那段最美好的记忆。那时,学校周围遍地都是音乐茶座,两元一杯的各种果饮,是我们这些穷学生的最爱,清贫的爱情,富有的精神,那些日子,我们经常会在周末到那里消遣,幽暗的烛光营造着暧昧的氛围,轻柔的音乐跳动着煽情的音符,亮的眼神,在烛光中,是那么的熠熠生辉,他看我时的眼神,让我的心柔软的要化掉,多年来,一直还怀念那个眼神,那个叫人魂魄摇曳的眼神,沉醉中,他会喃喃的对我谈论文学,说诗解词,那时,我才知道,世界上的爱情原来是如此美妙。沉浸在那样的幸福中,我仿佛做梦一般不愿醒来。
秋天到了,校园中的树叶开始凋落了,先是一片片的树叶凋落,后来是成堆的树叶凋落,天,也渐渐地冷了,亮,仿佛永远是女孩子们谈论的中心话题,他仿佛如那挂在天空中的皎洁的明月一样,周围总是包围着许多璀璨的星星,最后,我明白了,太优秀的人,注定了就不是属于一个人,他是属于大家的,我开始变得忧郁,一天天消瘦,终于,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亮的身边缠绕着一个美丽如水的女孩子,油亮的披肩黑发,苗条匀称的婀娜身姿,清水一样的眸子......他们亲热的样子刺痛了我,我没有问亮什么,也无需问他什么,心中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该来的真的来了!
教学楼前面那些不知名的树木,在早冬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光秃秃的只剩下树干枯枝在寒风中嘶鸣哀嚎 !那年的冬天,彻骨的寒。
后来,亮提前离开了学校,我的世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冷漠得连我自己都吃惊,仿佛我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来过一个他,我也从来不在同学面前提起他,偶然有人提起,我就漠然地走开,避免那些闪烁其词的问题和询问的眼神,只是,避开的是身体,避不开的是心痛,总会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那个影子突然又浮现在眼前,它侵蚀着我自认为已经麻木的神经,刺疼了我伤痛的心。
又一个春天来了,校园里沉睡了一冬的草木开始发芽变绿,我也在忙着准备毕业论文。那个温暖的中午,教室里,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春天特有的青草气息,我懒懒地翻着书,室友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是一个手机号码,室友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我的感觉就告诉我,是亮,顿时,我的心莫名抖动,迟疑了一下,我接过了纸条,将它仔细地折叠起来,随手放在了一本书里,告诉自己,藏起来吧,藏起来吧,错过的季节,就别再刻意去寻找。即使找回,也不再是原来的春天。轻轻转身,我离开了教室,楼下,泛青的树叶正随春风摆动,一如我颤抖的心,不敢眨眼,害怕眼泪顺颊而下。
多年后,回想起这段往事,我的心还在隐隐作痛,不知,现在的亮过得好不好?他是否也会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想起我?想起当年那个满脑幻想生性浪漫的叫华的女孩?多年过去了,教学楼前的那些树木是否茂盛依然?
那时年少,彼此都不懂珍惜,一旦错过,就无迹可寻,想到这里,心中一阵苦涩......


作者简介:
张国华,笔名:独舞风铃、 华子,一个在纯文学荒原上行走的独舞者,不喜喧哗闹市,只愿静居一隅,与自然万物和自己灵魂对话。执教英语多年,执着文学半生,一支粉笔于讲台,一支文笔于案旁。内蒙古湛蓝的天空澄澈着尘心,辽阔的草原拓宽着心胸,纯真的孩子净化着俗心,于是,风铃成了一个在鸟语花香的世界里忘情舞蹈的独舞者,听花草悄语,与鱼虫对话,醉云山雾海,于舞步中奏响生命的华歌,用心香一瓣结诗文成册。愿交天下文友,结四海文缘,携书香之手,泛墨海之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