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朽的丰碑 53
邳县拉练
王杰从内蒙古探亲后回到了部队,战友们一下子都围拢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祝贺着,并争着要吃班长的喜糖,当得知王杰回家没有结婚时,又都惋惜地围过来询问情况,战友陈学义疑惑不解地问:“王杰,你这次回家探亲半个月时间,这么好的机会,怎么没有结婚呢?人家姑娘可已经等你七八年了,不结婚就这么回来了,你这心也太狠了吧!你看看咱们连队上一半还都是光棍,大家都很羡慕你,等着分享你的新婚乐趣呢!唉,我们真没想到,你没结婚就归队了!”王杰笑了笑:“学义,不是我不想结婚,可我觉得做人也不能太自私了!你想想,现在抗美援越斗争这么紧张,咱们部队随时可能接到命令开赴越南前线!你还记得吗?上个月我们工兵营进行战备动员时,王步尧副政委让我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就是让我们时刻做好为党为祖国牺牲的准备。学义,我们平时严格训练,不就是为了打仗吗?一旦真的上了战场,作为战士我们随时都可能牺牲或受伤!假如能安安全全凯旋归来,毫发无损,咱再结婚也不迟。可是一旦我们牺牲在异国他乡了,难道我们舍得让自己最亲爱的人为咱守寡一辈子吗?”王杰的一席话也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刚才还欢天喜地的战友们听完后都默默地各自散去……

1965年5月,为了部队打击山头主义,消除部队特权思想,让官兵更加平等,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要求全军从6月1日开始取消军衔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一直沿用军衔制度,也正是由于这次军衔制的取消,致使新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长达23年的军衔真空期,直到1988年恢复。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首先决定取消人民解放军的军衔制度,原陆、海、空及公安部队的军种、兵种及勤务符号予以废止;官兵统一配发腰带一条,原军官式武装带予以废止;原校以上军官的西式大礼服和女裙予以废止。接着国务院公布了我军新型服装样式,实行陆、海、空三军服装一种样式,三军都戴解放帽,配红色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这次换装在人民解放军史上称之“六五”式服装。它的特点是以军服上衣口袋数量来区别干部战士,即干部为四个口袋,战士为两个口袋,以衣领式样来区分男女军装。陆海空三军的军装区别是颜色,陆军草绿色,海军深灰色,空军则是绿衣蓝裤。不久,王杰所在的工兵营全部换装完毕。
1965年6月底的一天,早饭刚刚结束,工兵营里突然吹响紧急集结号,全营官兵立即集合。这段时间正处于抗美援越最关键时期,部队也处于高度战备状态,各大军区根据中央指示都派出部队开赴越南前线,工兵营里的每一名战士都早已做好了去越南前线作战的思想准备。当全营官兵列队完毕,营长丛英达、政委周循以及副营长张岩、副营长许希仁、副政委王步尧等营首长健步走到队列前,对全体官兵敬礼后,营长丛英达立即进行战备演练动员讲话:“同志们,大家辛苦了!我们刚刚接到上级命令,从现在开始,我们全营将开往邳县开展一个月的实战训练,这次训练包括野营突击拉练和武装泅渡训练等,对于训练上级也给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同志们,当前国际形势非常严峻,美苏两大集团正从东欧局部对抗走向世界全面对抗,双方秣马厉兵,开展军备竞赛,世界各地火药味十足,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从东欧到中东,从东亚到东南亚都有军事异动!当下,美 帝国主义在大举入侵越南的同时,朝鲜半岛的美军以及台湾的蒋介石也蠢蠢欲动,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越南、朝鲜仅仅是帝国主义的跳板,美帝国主义的真正目的是妄图南北夹击我们,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同志们,我们时刻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当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介 石集团也不甘寂寞,他们正加紧在台湾海峡排兵布阵,意图反攻大陆。在中国西南方向,不甘失败的印度也妄想一雪前耻,报一箭之仇!同志们,共产 国际出现分裂后,中苏关系已进入寒冬,目前彻底决裂,苏修 帝国主义正向中苏边境调兵遣将,陈兵百万大军,妄图颠覆我们的国家政权!在我们国内,党中央同走 资派的斗争也非常激烈!同志们,我国已是四面烽火, 八方临敌!内忧外患!当前 形势非常严峻!在东南方向的台湾海峡,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与台湾国民党海军天天近距离接触,随时可能擦枪走火!前个月,美国总统约翰逊批准了“滚雷行动”后,美帝国主义在对北越狂轰滥炸的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在越南岘港登陆!就在今年4月,越南劳动党向党中央正式提出援助请求,请求我们抗美援越,中央军委正在衡量中国周边军情形势,毛泽 东主席已经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援助,包括派出军队入越作战!现在,中央军委命令各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及一线作战部队立即开展实弹演习或实战训练,以应不测。据说,越南地形复杂,山高林密,那里处于热带地区,降雨丰富,所以境内河流密布,水面宽阔,上级命令我们工兵营按照实战要求在野营拉练基础上开展武装泅渡训练,这次我们部队奉命开赴江苏邳县大运河段上进行武装泅渡训练。请全营同志做好准备,明天一早正式出发!”第二天一早,工兵营官兵乘坐十几辆军用汽车,开赴邳县大运河段训练基地,工兵营营部就设在邳县张楼公社的一所学校里。

部队刚刚驻扎后的第二天上午,两名邳县地方人武干事来到营部,他们向营首长敬礼后,其中一位干事自我介绍说:“报告营首长,我是邳县人武部的参谋侯振林。”然后侯参谋又指着身边的干事介绍说:“这位是张楼公社人武部部长张成高同志同志,听说济南军区坦克二师工兵营在邳县大运河段进行泅渡训练,我们非常高兴,县人武部首长特派我们二人来慰问部队,听听部队意见,看看首长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人武部门协助处理的,不要客气,请营首长明示即可!” 周循政委还礼后招呼他们二人坐下,勤务兵递上了水杯,周循说:“欢迎侯干事、张部长的到来,我们正想与你们联系,这次我们来邳县主要任务是进行野营拉练和武装泅渡训练!上级命令我们这次拉练按实战要求从严从难训练部队,我们在拉练中可能给邳县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请你们协助部队给人民群众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请他们远离演练区域,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另外,战士们在野营拉练训练过程中,如果对当地农民的庄家和其他财务等有所损害,我们会根据纪律要求按价赔偿!” 二位人武干部听后立即站了起来,再次向周循政委敬礼说,:“请营首长放心,我们会将首长指示汇报给人武部领导!全力协助工兵营做好相关工作。” 接着张楼人武部张部长继续说:“营首长,我们还有一事请求部队支援,当前邳县人武部按照国防部要求正对全县民兵进行实战训练,其中张楼民兵地雷班和爆破班刚刚组建,还不熟悉业务,我们请求营首长给我们支持,派出二名工兵教导员对张楼地雷班和爆破班进行实战训练指导!” 邳县人武部侯干事又补充道:“营首长,为了不影响工兵教导员的正常生活与训练,我们将张楼地雷班及爆破班的训练基地设在营部附近,这样民兵在培训期间,所有参与民兵队员吃住均在张楼民兵训练基地,我们迫切希望营首长支持我们地方的人武工作!”说完,两位人武部干事又再次站起,对着营长丛英达和政委周循打起敬礼,眼里带着热切的期望。对于地方的请求,几位营首长商量后立即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营里决定由副营长许希仁负责研究制定训练计划并安排具体人员。

工兵营很快将训练民兵的任务交给了一连,一连又将任务交给了连里的业务尖子王杰和陈学义,王杰负责张楼地雷班训练,陈学义负责张楼爆破班训练,王杰接受任务后非常激动,他这样写道:“当我接到训练地方民兵的任务后,我既高兴又感觉压力很大。高兴的是我军正开展轰轰烈烈的向地方学习的活动,我有了一次向地方民兵学习的机会,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将有很大帮助。我感到压力不小是因为我入伍时间不长,军事教学知识懂得少,更谈不上精通,怕教不好!让领导失望。我今后要努力工作,在民兵训练中做个引路人,当个好向导,只要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就一定能够光荣地完成这次任务!”

不朽的丰碑 54
民兵培训
王杰和陈学义接受营首长交代的任务后,两人非常高兴,他们互相鼓励,共同担任张楼公社的民兵教员,指导邳县张楼公社民兵地雷班和爆破班的训练工作,其中王杰负责布雷训练与教学,陈学义负责爆破训练与教学。按照营里确定的训练计划,两人拂晓前必须起床,然后步行几里路,5点钟准时到达张楼民兵训练基地,接着他们分别给民兵集训上课,根据营部要求,8点前再返回部队参加工兵营组织的武装泅渡训练。
1965年7月2日清晨,邳县张楼公社地雷班的民兵们一齐在村口迎接部队派来的专业教员——王杰和陈学义同志,大家见面互相介绍认识之后,王杰便立即开课。王杰说:“民兵同志们,未来由我和陈学义同志担任教员,为大家开课进行布雷和爆破训练,我们来时的路上,就商量着如何上好这堂课。民兵同志们,今天我们能与大家在此相识我们非常高兴,自从营首长指派我们担任民兵班的辅导练教工作后,我几天都没有睡好,如何能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将大家培养成布雷高手,圆满完成营首长交待的任务,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另外,我本人文化水平不高,军事知识有限,讲授经验又不足,害怕满足不了大家的要求,请大家理解!民兵同志们,我粗略估计了一下,这次培训总共得十二天时间,需要授课与实践相结合,希望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大家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要及时批评或指出,请不要客气!现在中央军委正号召部队向地方学习,我们来的目的也是向大家学习的,希望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一起完成这次训练任务。” 讲完后,王杰正式对民兵地雷班开课。

“同志们,这次培训既然是民兵地雷班培训,首先我们要认识地雷这个东西!什么是地雷呢?地雷就是设在地下或地上的具有一定杀伤作用的爆炸武器。地雷构造简单,携带方便,易于伪装,威力巨大,是阻止敌人步兵及装甲兵前进的有力武器。抗日战争时期,地雷战曾是我军游击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处处开花,让鬼子伪军闻风丧胆,寸步难行。大家都看过《地雷战》,地雷战中民兵们诱敌深入,村为战场,各自为战,巧妙布雷,他们在路上、窗上、树上、门上以及各种物体上随时设置地雷,敌人碰到哪里,哪里就地雷开花,令敌人谈雷色变,心惊肉跳!他们不得不龟缩在炮楼里!最后成为俘虏。在现代战争中,地雷作为一种有效阻敌武器依然不可缺少。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就是全民皆兵,而民兵正是人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当前实战需要,咱们重点了解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三种地雷:一是埋设在敌人前沿阵地的“51”式防坦克地雷,二是“59”式绊发防步兵地雷,三是常规性应用地雷。
王杰将基本常识讲完后,便带领民兵开始实战布雷训练,对于民兵的各种提问,王杰都热情耐心地一一解答着,他对民兵既严格要求,又关心备至。王杰专门带领他们去土质最硬的地方挖坑布雷,他一边挖土一边告诉大家,如何进行硬土布雷作业:“同志们,我们必须从实战出发从严从难从苦进行学习训练,希望大家不要走了过场。在战场上你们民兵与我们正规工兵布设的地雷,对敌人的杀伤力没有任何区别!我特别强调一下:战争是残酷的,战场是你死我活的,你本领过硬,死的是敌人;敌人本领过硬,牺牲的就是我们!”这时王杰看到一名叫李彦青的民兵正在专注挖坑,王杰从后面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集合大家说,“同志们,向我靠拢,我再强调一次,大家必须按照实战要求进行布雷训练,我们布雷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前面敌人的坦克正轰轰隆隆向我们开来,无数敌人的眼睛盯着我们,这时进行布雷,我们不能只顾低头挖坑,还要随时观察周围敌情,观望敌人坦克以及步兵距离我们埋设的雷区还有多远。坦克部队往往不单独行动,很可能伴随有扫雷工兵、步兵、侦察兵、特种兵等,当我们进行布雷作业时,也许成了敌人特种部队的狙击对象!所以我们要时刻作好战斗准备!”接着王杰又让大家观摩李彦青挖出的雷坑,然后现场点评说:“大家注意下,李彦青同志的雷坑挖得有些深,而且周围坑壁狭窄。大家知道,坦克是链轨车道,如果埋雷过深,坦克轨链就会辗轧坑壁而过,根本碰及不到地雷顶端的引针,那么这个雷坑就等于白挖了。所以雷坑不要过深,周围还要宽阔些,地雷上方的引爆雷针离地面十五公分左右比较合适,这个深度既便于伪装,又能让坦克链轨触针引爆!大家还要注意,如果我们埋设的是防坦克地雷,雷坑不能挖在大路中间,必须布在大路两侧的链轨必经之处!”

王杰一边带领大家布雷,一边现场对每一个民兵进行指导着,民兵们认真听讲着,王杰正讲在什么情况下大家匍匐埋雷,在什么情况下则蹲腿埋雷,这时,王杰发现有一个小个子民兵正在弓着腰抬着屁股埋头用力挖着雷坑,王杰快速走过去,狠狠拍了一下他的屁股,小民兵立即站起来,慌忙敬礼!“报告王教导员,我挖的雷坑有什么问题吗?”王杰严肃地说:“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报告王教员,我叫吴步良,今年十七岁了!”王杰拍拍他的肩膀对大家说:“同志们,我刚才已经重复过多次!我们要把训练场当作炮火连天的战场,大家开展实战埋雷训练,不仅要将雷坑挖好,还要善于保护自己。我说过了,这里就是战场,我们前方不远处就是敌人的坦克车、工兵、特种兵部队,大家牢记!如果埋雷时身体位置抬得过高,那么我们的举动就可能被敌人发现,这样不仅暴露布雷位置,让敌人绕开雷区,同时我们自己也成为了敌人的射击目标!所以刚才这位民兵小战士的挖坑时姿势过高是错误的,不能抬着屁股弓着腰去挖坑,应该一手匍匐,压低头部,另一手握住军锹,秘密作业,大家听明白了没有?”民兵们 一齐回答,“听明白了, 王教导员。”然后王杰又对小民兵又说:“小同志,按照要求继续训练吧。”王杰没想到这个小民兵脾气很大,经不起批评,只见他头一昂,把镢头一扔,大声对王杰说,“王教员,我不干民兵了!这就回去!本来我就不愿来,是爹娘硬让我来的!”说完扭头就走!事发突然,王杰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王杰明白,营首长派自己来教授民兵布雷的,如果完不成任务如何向首长汇报!王杰略作冷静后,他立即追上吴步良:“民兵小兄弟,对不起,刚才我批评过头了,特向你道歉!我知道你年龄小,还吃不了大苦,但不管什么原因,你既然已经参加民兵,就要在这里磨练自己!虽然是爹娘让你参加民兵的,这证明你爹娘有眼光,想让你在民兵队伍中锻炼成才,爹娘希望你学好本领,在未来战争中能够保全自己的生命,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小同志,如果这是战场,你这样挖坑,也许已经牺牲了!我批评你是对的!小同志,如果你这样回家了,又如何给爹娘交代!我知道,民兵班中你年龄最小,但是我必须如实告诉你,子弹是不问年龄的!我在老家曾祭奠过一个小英雄刘思代,他也仅仅17岁,但罪恶的子弹无情地穿透了他的身躯!刚才批评你有些过头,我再次向你道歉!”说完王杰向小民兵敬了军礼!小民兵望着王杰诚恳的目光,他慢慢低下了头,又重新拿起了镢头……

王杰不仅关心民兵们的军事技术,还关心民兵的生活!有个叫周士忠的民兵,由于家贫,他的脚趾穿透鞋邦露在外面。王杰看到后,第二天从军营带回一双新军鞋,交给周士忠,并命令道:“周士忠同志,请你立即换上军鞋,继续进行布雷训练!”周士忠激动地看着王杰,眼里涌出了泪水。 王杰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组成的铜墙铁壁,是打不破的,砸不烂的。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才能移山填海,扭转乾坤。”

不朽的丰碑 55
最后一夜
1965年7月13日黄昏,工兵营当天的泅渡训练结束后,几百个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军营,夕阳静静地泻在大运河上,璀璨耀眼的余晖无可奈何地在水波荡漾中缓缓逝去,远方的田野里葱翠茂密,眼前的张楼村的房顶上家家户户正飘着缕缕炊烟,昼夜交汇的这一瞬就这样悄悄地降临到了这座兵营。
工兵营营房就设在大运河边上的张楼中学,军营的喧嚣之声犹如一部交响乐,似乎诸乐争鸣,院子里刚刚泅渡结束的士兵们都忙着冲澡换衣,热热闹闹,军营上下呈现出一片团结活泼的热烈气氛。这时部队用餐的军号吹响,悠悠扬扬地传向远方,晚霞之中几只归鸟正从军营上方飞过,发出一声声嘶嘶哑哑的长声悲鸣。
对于军营的几百名士兵而言,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夜晚,然而对于工兵营一连五班副班长张钦星而言,这个夜晚却令他终生难忘!饭后,在张楼中学东侧的一间小办公室里,王杰正和他的班副张钦星对面而坐,王杰满脸严肃,张钦星似乎显得有点尴尬,只听见他们头顶的汽灯发出一阵又一阵嘶嘶的叫声 ,外面的军营已经安静下来……
原来,坦克二师每半年就要对各连队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例行摸底及优劣评选。评选前,营部要求各连队首先进行自评自查自纠。白天,一连利用泅渡训练的休整时间召开半年初评大会,连首长要求大家发扬民主精神,畅所欲言给连队各级领导提出宝贵意见,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让全连形成战斗合力,继续争做先进连队。五班副班长张钦星是个性格直爽的人,在会上,他一口气给连队党支部提了二十几条意见和建议,有几条建议直指要害,火药味十足,这让整个初评会议一下子凝重起来!王杰见状,没有当场表态,张钦星是自己的副班长,这种场面让王杰非常难堪!张钦星的意见虽然并不代表全班,但是意见的片面、极端依然令他不安,王杰决定晚上必须给他当面指出!

小屋里非常安静,空气似乎有些凝重。王杰看了一眼自己的副班长张钦星,首先打破沉默。“钦星同志,上午你对连支部大胆地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我都听到了,但这些建议你我事先没有沟通,导致我在会议上很难表态。”王杰将一杯水递给了张钦星,态度缓和了一下又接着说:“钦星同志,你先喝口水,今天晚上咱俩好好交流一下。当时会上我没有表态,就是想咱俩交换一下意见,明天再提出我的初评看法。副班长,你给连支部提出二十几条意见,概括起来就是:连支部一无是处!但是,钦星同志,毛主席历来教导我们,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连队的成绩与荣誉,又要看到隐藏在这些成绩与荣誉背后的不足及缺点。我入伍四年了,算是个老兵了,我亲眼见到我们连队在刘连长和孙指导员的带领下,政治思想与业务工作都进步很大!我连年年评为营里的先进连队。孙乐义指导员虽然任命时间短,但适应能力强,政治觉悟高,经常与新战士单独谈话交心,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认识水平。我坚定地认为,我们一连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整个工兵营中发挥的最好!最棒!当然,工兵营有工兵营的缺点与不足,我们一连也有一连的缺点与不足,但这些细枝末节问题并未影响连支部积极向上的主流。比如我们这次实战拉练,不管是武装十公里行军拉练还是大运河武装泅渡训练,刘连长与孙指导员以身作则,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战士们的最前列!刘连长虽然脾气较大,我们很多人都挨过训,但正是严格管理,才让整个连队训练有素!我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刘连长、高连长都是在朝鲜战争中经历过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立过赫赫战功的英雄人物,而今天,他们不计名利,不计待遇,仍然和我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其中不少还是新兵蛋子!你见他们居功自傲了吗?你见过他们摆过老资格吗?你见过他们炫耀过自己的昔日战功吗?当然,张钦星同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们肯定也有错误缺点,你提出的某些缺点他们确实存在,但是,他们那些缺点和他们的成绩相比,不就是芝麻和西瓜之比吗?四年部队生涯我也观察过,入党提干中有时确实会有偏差,领导会看走眼了!选拔干部,就像选树苗一样,开始看中的好苗子,不一定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你看见不打眼的苗子,说不定还真能成了气候!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私下里给领导提出来,但不要在大会上全盘否定连队半年的成绩和荣耀!毛主席的两分法什么时候都适用!”张钦星听着,开始还是有些不服气,以为王杰还与连领导穿着一条裤子,但听着听着他逐渐地低下了头,意识到自己的政治觉悟与认识水平远远在王班长之下,自己看问题过于极端了,这时张钦星内心突然感觉有些惭愧,作为五班副班长与王杰搭档以来,两人团结协作,互励共勉,共同把五班打造成全连的先进班,这个班还代表工兵营参加了军营的汇报表演,这些荣誉与王班长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息息相关,我以后需要好好向班长学习了。想到这里,他忽然站起来紧紧握住了王杰的手:“班长,您让我明白了很多!听你一席话,让我开了窍!你不仅觉悟高,思想好,而且看问题全面,认识水平与部队经验也比我丰富的多!现在想来,我上午在连队的发言确实有些情绪冲动,比较极端!我向班长保证,以后公开发表意见前,一定要先与您商量沟通,形成一致意见。这样我们班长与副班长步调一致,才更能体现出五班全班的战斗力与向心力!明天初评会,我要当众检讨我的错误!” 听完副班长的表态,王杰会心地笑了,王杰也站了起来,两个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军营熄灯多时了,副班长和战友们都已进入了梦乡。王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通过与张钦星交心,认识到副班长是个心直口快,没有弯弯肠肠,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同志!这让王杰十分欣慰,对于他看问题的片面性,缺乏全局观念,说话不想后果等毛病,将来通过经常交流来促进其改正。王杰又想到班里新来的七八个新兵,每次开会他们都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王杰一直没琢磨出病根在哪里!难到是我太严肃吗?是我工作方法不到位吗?这一切,等民兵训练结束后,我要与新兵逐一交心,找出他们的思想疙瘩在哪里?王杰又想到四月份全连的业务比赛,五班拿到了技术尖子班称号,如何才能带领全班保持住这项荣誉?如何将五班带成一个“团结、紧张 、严肃、 活泼 ”的战斗集体?如何借助这次连队初评让全班团结友爱更上一层楼?他披上衣服,侧身打开日记本,借助手电筒的微光,王杰写下了他平生的最后一篇日记:“加油:四好五好花正浓,一年又比一年红,新的一年更跃进,跃马横戈向前冲。半年初评加油站,检查评比把油添,分秒必争学毛著,如同握紧方向盘,眼前道路更宽广,步伐更快永向前。”
不知不觉又到了凌晨两点,这时轮到王杰值班站岗了,他立即起床握枪上岗。凌晨三点,应由新战士东庆明值岗,但最近十几天来,新战士们参加泅渡训练,个个都非常疲劳,王杰不忍心让他们上岗,这时东庆明睡得正香,王杰看了看表,三点零三分,王杰没有叫醒他,自己又替东庆明加了一班岗。凌晨四点,应由陈建桐接岗,他本想继续加岗,但想到自己一会就要去张楼培训民兵,于是他叫醒了陈建桐,让他值岗。王杰像往常一样环顾了一下全班的战友们,他为副班长拉齐了被子,又为东庆明合上蚊帐裂开的小缝,接着王杰从院外井里提回一桶水,轻手轻脚地给战士们倒满了洗脸水,最后走到桌前,他轻轻吹灭了不断跳跃的小油灯……

王杰整装之后,正准备出发,这时副班长张钦星起床走了过来,对着王杰说:“班长,你这就走吗?”张钦星问,“嗯,我得走了。张副班长,昨晚咱俩倾心交谈非常愉快,等我回来,咱俩再讨论下班风建设问题。”他看了一眼副班长,温情地说:“我培训这十几天,班里的工作你操心受累了!今天是最后一堂课,等完事之后,我回来就能分担你一些工作,相信咱俩同心协力一定能将五班带成技术尖子班!”他又扫了一眼正在酣睡的战友们,然后背上水壶便转身离去……
王杰走了,他走得匆匆忙忙又从容自然;王杰走了,他走得无怨无悔又无限依恋。王杰踏着曦光向远方走去,他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王杰班的宿舍里永远保留着老班长离开时床铺的原模原样!豆腐块样的军被上放着他的军帽与领章,王杰用过的茶缸杯静静地摆放在床边的小桌上。王杰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座军营里!这个对战友们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老班长,将永远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王杰班的战友们,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指引下,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