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滦州市榛子镇有一座古桥“响水挢”,虽然经历了久远年代,也经过当代人多次的修缮,但至今还在使用,有一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有村民讲述,在嘉庆年间造“响水桥”时,桥边有一个有住宿老店。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老者。要在店内住宿一段时间,店主见老者鹤发童颜,一副仙风道骨,就留下老者住了下来。
这老者平日不出门,而是日夜不停的凿一块大石头。
就在修造的“响水桥”将近完工时侯,老人要走了。但不给住宿的费用,并提出了,要用这块石头充抵住宿店费用。店主不知这块石头到底有什么用途,有些不愿意。老者对店主讲“过几日便有人要来买这块石头,价钱也足够冲抵他住宿费用”。店主看老者神貌气度非凡,就答应了老者要求,让老人走了。没过几天,“响水桥”即将建成,可就差中间的一块石头。工匠千寻万找,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于是,让石匠再去凿。但不是大,就是小,怎么弄都不合适。建桥的工程就停了下来。停工的消息传到了住宿店的店主那里,店主说“所缺的石头我店里有”造桥工匠亲自去店内查看。见那块石头尺寸相当,便拿来一试。结果将那块石头往桥上一放,大小合适,丝毫不差。众人惊叹!,怎么回事?就寻问店主,那块石头怎么来的。店主就把一位老者住店不给钱,提出拿石头充抵住店钱的事情说了出来。大家议论纷纷,就有当地人传言,那老者是鲁班亲临,专为大桥填石而来。到后来榛子镇衙门为老者付了住宿的店钱。而鲁班为“响水挢”凿石的传说就在民间流传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