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菜市场
【活动时间】2020年8月1日
【主持人】王永
【参与诗人】杨钰珍,马连山,李合英,古月,李树长青,张建刚,杜海军,周雪平,李英发,张变芳,陈怀,樊更喜,乔安娜,王丽珍,君如明荷,龙吟,刘鸣利,冰雪,小陈,枯藤小草,岳建华,兰庆宣,付素丽,一路阳光,清猗,燕子呢喃,茹占东,听韵,无我相,常少杰,张会东,高山峻岭,刘晓华,雨霁,冯鹰,陈晔,郁冰,刘巨星,素君,孟胜利,芳华正韶,吴会茹,刘青娟,雪泥,青鸟依依,薛茫茫,引力秋,远牵,王永。
菜市场
文/杨钰珍
在菜市场
红番茄红辣椒在摊位上排排坐
这些太阳的孩子
被人一一领回家
南瓜
是夕阳行走在大地的脚印
绿黄瓜绿藤藤菜绿青菜
是翡翠的女儿
佩戴于我们生命的手腕上
长豇豆四季豆刀豆
逗人没商量
有点像七仙女的头绳或发夹
闪着青色月白色或紫色的光芒
苹果芒果火龙果
是秋天的乳房
甜美的乳汁
醉了人的眼窝
鸡鸭鱼 牛羊猪这些动物的尸体
有规则地摆放在摊位上
它们的灵魂已经飘向了蓝天深处
………
菜市场
俗事烟火里的彩虹
一日一日
成为我们生命的调色盘
菜市场
诗/马连山
诗疯长了味蕾
滋生出很多个触角
探究完我的五府六脏
却又孕生贪婪
踏着晨霜
走进琳琅满目的菜市场
每一个摊位
就是一组生动的词汇
每一种蔬菜就是一串有趣语法
撷秀脆美
摘入心筐
在灵感焙火中煎炒烹炸
淋点香墨和汗汁
倾倒出一桌
唯美诗餐
菜市场
文/李合英
这里的每种
色彩和形状
是生活五线符
擓进菜篮子
便组成厨房
锅碗瓢盆的
交响乐章
每道菜肴的
苦辣酸甜
满足我们的
味蕾、食欲和想象
当自足自给的
农耕时代结束
货币交易便是
生活的主市场
蔬菜种子
怎样破土
蔬菜牙尖露珠
怎样闪耀太阳
蔬菜清香怎样
在田园飘荡
城市的孩子
只能在书本里
凭空徜徉
现代文明是把
双刃剑
不是自护
就是自伤
菜市场
文/古月
在小区后面的菜市场 我喜欢的一个地方
我知道这里天天演绎着人间百态和许多温暖的瞬间
每天五点 天空还安静的像个有些羞涩男人 而这里却和黎明一起醒来
和它一起醒来的还有许多许多的
青菜 青椒、香菜、豆角还有各种白菜
还有大葱、生姜、大蒜 它们永远都和昨天一样
堆放在那里
我经常像看待每一个商贩那样
看待着这些给人间带来温情的蔬菜
似乎它们都拥有了
比人还多的想象力
更使它们拥有了各自的气味 也创造出各自的自己
有时 我想我们在人间生活 也应该像青菜一样
既使面目不同 但一定要带来更久的烟火气味和温馨绵长的气息
那怕就做一片姜、一瓣蒜、一段葱
也要被人深深地喜爱着……
菜市场
文/李树长青
如鱼穿梭,挑选鲜嫩的食材
每家都演奏,锅碗瓢盆的交响
一条彩色的长龙
流动着一片惬意的交换
透过蔬菜的水灵,鱼虾的鲜活
仿佛看到农家的身影
穿过季节的雪花杏花荷花菊花
汗水滴入,事倍功半的土地
干旱,猝不及防的暴雨和冰雹
击碎一片梨花之梦
以一把把野菜,缝补天灾
当人们煎炒烹炸
细细品味舌尖上的中国
一首农村诗
如何写,才能走出苍白无力
菜市场
文/张建刚
我走近菜市场边上的一个摊位
一位老人和一个孩子在卖菜
夏日的阳光晒得老人蔫蔫的
她摊上的茄子、豆角、西红柿也是蔫蔫的
唯独那个孩子,像是她的孙子
正聚精会神地写着作业
拥挤的人流和周围的喧嚣没有进入他的头脑
他依旧认真地在小凳子上写着
我发现在他的书本旁有一封告家长的信
落款是奶奶的签字
我鼻子酸酸的
又恰是周末,买了满满的两兜蔬菜回来
在我的身后
又有几个热切的目光走过去
菜市场
文/杜海军
排好队
一个一个点名
记住谁也不许捣乱
请满怀期待
接受人们的精心选择
萝卜青菜豆腐
茄子青椒大蒜
今天所有的蔬菜们
再不要想家了
你们会到新地方去安家
无论是案板
还是铁锅
无论保存完整
还是粉身碎骨
你们都化作了有价值的营养
菜市场啊
真是一个好地方
人人离不开的求生地
你们装扮了它
让菜市场充满活力
万物峥嵘
春夏秋冬岁月无痕
菜市场也饱经了风霜
换得四季春华秋实
某一天请给它退休的待遇
菜市场
文/周雪平
再次走进菜市场
那些琳琅满目的红色 绿色 黄色
都是菜篮子工程
当秤杆子下岗
电子秤成了蔬菜市场的天平
接待着来来往往的买卖
每天忙碌的生活
健康成为大众的主题
那些个穿着花花绿绿的大婶 大嫂
像花蝴蝶一样
穿梭在菜市
采购着家庭食粮
喜悦的心态
携带着希望菜篮子归航幸福家园
菜市场
文/李英发
直一直身子
擦一把辛劳
东方还没有放亮
新鲜的蔬菜
支棱着耳朵
听晨风再叙叙家常
芹菜一捆一捆儿
想要抱团取暖
茄子一个一个
比赛着鲜嫩和明亮
昨夜微黄的灯光
点燃起信心和希望
在人声鼎沸的深处
是否还有尘土飞扬
菜市场
轻轻推开生活的大门
湿漉漉的叫卖声
一声比一声悠扬
菜市场
阅尽了人间沧桑
斑斑驳驳的影子
把朴素的幸福拉长
瘦削的肩膀
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小城美好的一天
从菜市场开始启航
菜市场
文/张变芳
清晨的菜市场,比太阳起得早
黄瓜,豆角和青菜等等
极像,戏台上的主角
飒爽英姿登场,展现特色
想着尽快被选上,证明优秀
叫卖声不断,与空气摩擦生热
使得菜叶上的露珠,逐渐蒸发
油菜希望遇到上等香菇
冬瓜盼望搭配卓越海米
若被带入工地,有猪油就行
民以食为天,菜市场是根基
进去转一圈,永远数不清品种
一直希望,西红柿不要被催熟
黄瓜无须顶花带刺,整齐划一
让一切回归本原,自然洒脱
菜市场
文/陈怀
人们,每天都在为生计
忙忙碌碌地进出着。世界虽然很大
但让人踏足的地方却很拥挤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出身不同
都想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占据显要位置
有的身价昂贵,有的价格低廉
生活的熔炉,锻炼出的
不同品种。许多人沦落为廉价的劳动力
如同土豆,被堆放在地摊上,还沾着土气
菜市场
文/樊更喜
勇敢一点
昂首阔步
前面不远
就是菜市口了
――咦
这是唱的哪一出
明明写的菜市场
怎么想起菜市口了?
菜市场,多像生活的一口大锅
自然天然接地气
飞禽鸡鸭,海鲜鱼虾
萝卜白菜西红柿
菜市口
本是买卖瓜果蔬菜的地方
清代却将它
变成处决犯人的地方
看看,温馨和杀戮
也就差一步
菜市场
文/乔安娜
菜板不只是在厨房里与刀结缘
嘈杂的菜市场也是他们邂逅的地方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外地的菜蔬
本地的瓜果
齐聚一堂
价格的差异
一点不影响买主与卖主的讨价还价
无论是城市里的人
还是乡村里的老乡
都会需要和选择最天然和有机的菜蔬
鸡鸭在笼里没法打鸣和阔步
鱼要翻腾却只有水桶
菜市场是最热闹的地方
有贫民百姓也有达官富商
谁都离不开筷子拿得起放得下的欲望
菜市场
文/王丽珍
吆喝声此起彼伏
那是菜农精彩的表演
白里透青的萝卜
水灵灵的青菜
红润润的番茄
绿衣带刺的黄瓜
无不带着晶莹的露珠
欲与花儿试比高
旁边的水果也在挑逗
苹果似太阳
香蕉是半个月亮
葡萄像水晶玛瑙
吸引你的视线
都有带走的欲望
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中
寻找着自己的味蕾
盆里的虾儿,
用力挣扎溅出了水花
摩托车、自行车交织成
快乐的交响乐
挂在脖子下的微信码
带着菜农的喜悦
轻轻地一扫,
就是我的收获。
菜市场
文/君如明荷
生活的味蕾
发源于 菜市场
新鲜的蔬菜
五颜六色 滋润
营养着 每个人的
心肝脾胃
大田里能种的
结果的 在菜市场
中转 带着辛劳和汗水
走进千家万户
烹炸煮炒 和着香味儿
生发出无穷无尽
人生智慧
七绝·菜市场
文/龙吟
菜市场中皆善逝,六根互用说禅关。
一时度尽三千界,佛国归依灭吝悭。
菜市场
文/刘鸣利
在这里
西红柿、黄瓜、茄子
它们被摆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取悦我
若在田野
我需要俯下身去
求得它们对我的认同
我有求于它们
在这里,我就可以挑选
而且,心安理得
有些事,求与不求
只几角银子作怪
菜市场
文/冰雪
一块钱一堆,一块钱一袋
叫卖声时起彼落
脸上爬滿风霜的褶皱
手上沾着滿是尘土的老茧
用肯求的目光,看着过往人群
推销着他自种的无公害特产
脚登三轮车把上
挂着一个塑料袋
隐隐看见装着馒头和水,这是老农出门在外一天的盘馋
每袋一元线的蔬菜
里边装的苦辣酸甜
(二)
嘀玲
"收款一元"
随着老太太口袋里的秘密武器的提醒
叫开了老太太皱纹脸上的花朵
为了预防病情感染
这是前不久孙女给她设置的微信收款
她不再用粗糙的手
触摸一元一角的零钱
每一个卖菜摊位
都有微信,支付宝
到处都是新科技
替代了以前的旧面貌
菜市场
文/小陈
如果相遇在菜市场
我一身烟火
而你依旧那么风光
像初见那样
我不会伸出长满茧的手
一如你不会投来纯情的注目
静静地错过
像屋檐错过雨 像风错过阳光
嘈杂的声音是生活的绝响
袅袅的市井气是最深的况味
我们走远以后
还会有人站在我们错愕的地方
讨价还价的声音
斤斤计较的声音
黄瓜摔在地上的声音
都吸引我们回头 值得我们回望
菜市场
文/枯藤小草
(一)
我赞叹
菜市场是人间烟火气息
最浓的地方
喂养了一方的温饱生计
我感叹
当年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校花
此刻,正干巴巴的
犹如她的秤杆
沦陷在了一片吆喝声里
习惯性的缺斤少两
她在我心里
真的没有了一点分量
(二)
有卖茄子的
有卖土豆的
有卖豆角的
有卖西红柿的有卖小白菜的
有卖大葱大蒜的
我只注意到那个摆地摊的大嫂
她的黄瓜水灵灵的
润心养目
把一杆秤打得旺旺的
她说是自家地里种的
秤高高的
菜市场
文/岳建华
各种季节蔬菜应有尽有
泥土气息很浓
甚至还带着朝露
三轮车上的售卖
凝结多少个早出晚归
喜欢在里面转转
就像走到田间地头
这里有父辈劳作的痕迹
大娘刚采摘下来的辣椒
辣得眼睛,落泪
菜市场
如同一道靓丽风景线
你买我卖的和谐
仿佛让我又回到
小时候,人头攒动的集市
菜市场
文/兰庆宣
携一支春色,
弄三朵夏韵,
采几种秋赋,
装入多少个冬吟。
我们踟蹰在菜市场,
把五彩斑斓装入墨章,
在煎炒烹炸中,
欣赏那跳动的音符。
一日三餐,饮食男女,
红尘漫漫,餐桌相聚。
用心演绎,一世情缘,
锅碗瓢盆,一支美丽的交响曲。
菜市场上,人潮涌动。
回家,为家人,在餐桌上,
制作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菜市场
文/付素丽
走进白佛菜市场
环境与设施算不上优美高档
夹杂着南来北往的口音
在买与卖的询问中飘荡
从乡下的集市到城市的菜市场
就像那梳着两条小辫的姑娘
被理发师美容师修剪化妆后变成时髦的摩登女郎
琳琅满目的货架子上摆满了
齐齐整整的土货水果干果海鲜
穿梭在这充满烟火气息的菜市场
没有看到讨价还价面红耳赤的面庞
这样的菜市场是普通老百姓
喜欢光顾的地方
这里的蔬菜没有超市包装的华丽大方
这里的蔬菜和乡下集市上卖的没有什么两样
这里的菜市场
只是多了南来北往容纳四方的气场
菜市场
文/一路阳光
各种的喧嚣声构成了生活的画卷
瓜果蔬菜,肉禽蛋奶琳琅满目
为生活奔波的人们
在菜市场寻找着味蕾的空间
生活中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斑斓
张奶奶总拣最便宜菜买
李教授的菜篮子天天总有肉
小商小贩们在大声吆喝着
爱还价的王奶奶省了两毛钱
小吕买菜总不让菜农找零钱
这个热气腾腾的地方
也能照出人生的千奇百态,苦辣
与酸甜
菜市场
文/清猗
菜市场,是我放下纸张
融入生活的第一站
想起年少时,临摹白石老人
的《蔬香》
芬芳了尘世之居
我们有着同样的痴迷
在一组油画光影中
窥到街市一角
货架上的绿肥胜过红瘦
美得惊心动魄
这就是诗意
紧贴大地的飞翔
镶嵌着劳动者的汗水
在我眼里不啻珍宝
唯有在这里,
与众多植物交谈
与小贩还价
俯首,仍高于理想
像一株秋天的玉米
悲悯而丰腴
菜市场
文/燕子呢喃
《舌尖上的中国》有句台词
一座城市最吸引人的
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
而是菜市场
由无数种味道夹存在一起的地方
有人说难闻
有人却甘之如饴
感受来自味蕾的告白
它是生命的精华版
把人生百味装进篮子
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无论是鱼虾螃蟹
还是便宜的青菜两把
各自回到家中的厨房
用最美的人间烟火
烹绘菜肴里的酸甜苦辣
菜市场
文/茹占东
含辛茹苦夜五更,
披衣觉露四周星。
菜市街前车流水,
什锦果蔬攒如龙。
人影穿梭幕开启,
唇来舌往不绝声。
车轻菜尽各得所,
曲终人散到天明。
菜市场
文/听韵
()豆角
从田间,从大棚走来
脆生生的绿色
用青春诱惑
讨价,还价间珍爱你的身板
无论是清炒,红烧
烟火平民
只一下,完成了你的重任
始于今晚,品品生活的味道
()茄子
属于你的自由
可以躺下来,也可以登高
只是不可能再次生长
滚圆的,长条的一幅任性面孔
你终将坠入红尘
捎一封信,给那个曾经的土地
发个早安给养你的大
棚
熙熙攘攘的人流
你只一跳,便拥入了那个美丽少妇的菜篮
从此,镌刻在城市高楼
再也无意乡下的炊烟袅袅
()西红柿
从青涩童稚的方向
从一身泥土
走进栅栏,走进市场
一车,都无言无语
身份早已换上城市标准
一声高,一声低的吆喝
让柔软的外衣浸透水红
灯火万家,也许你很高,摩天楼顶
也许,地下室的阴冷暗潮
从此,缝隙里苦苦挣扎
菜市场
无我相
黄瓜豆角西红柿茄子
鲜艳夺目高价待沽
卖者与买者
谁是钓鱼叟谁是鱼
熙熙攘攘 利来利往
民生大计 各取所需
菜市场有点像书店
书店也有点像菜市场
两个都是我
离不开的地方
谁能告诉
去菜市场的人多
还是去书店的人多
菜市场
文/常少杰
自从有了微信
这个”自留地”
生活的餐桌
丰富而有趣
自种自收
喜怒哀乐
酸甜苦辣
充满活力
这一亩三分地
最好除去垃圾
再带进朋友圈
净菜融入菜市场
正能量的东西
更有意义
菜市场
文/张会东
参加工作第一次发工资
想买点好吃的
骑着自行车到了菜市场
买了二斤牛肉
老板很不错问我怎么吃
我说炖着吃
我把牛肉放到了车筐里
去买西红柿和土豆
我蹲下身子去挑土豆
结账转身时
牛肉不见了
菜市场
文/高山峻岭
那天我去菜市场
一个镜头映入我的视线
他穿过城市的街巷
迎着东方的霞光
开着三轮马达
把新鲜的疏菜送到市场
他身着便衣
脚和腿上带着泥土的芬芳
脸颊汗珠在流淌
粗糙的双手布满老茧
一位朴实善良的农夫
用自已的双手
让我们的饭桌飘着菜香
背后的艰辛只有自己细细的品尝
时光在流淌
城市并不在意谁在勿忙
他每天往返于送菜的大道上
当他路过风景秀丽的园林里
突然停下车
站在了石桥上
对着满池的绿荷凝望
也享受一下城市浪漫的时光
每当我夹起嫩绿的蔬菜
送入口中
那一幕又呈现在我的眼前
农村是城市的后方
这一点并不夸张
感谢农夫们为我们提供果蔬食粮
鹧鸪天.菜市场
文/刘晓华
何处人间最本真,
自当菜市场中寻。
五更早起谋生意,
一日之计在于晨。
调味料,
果蔬菌,
一年四季总时新。
鸡鸭鱼肉珍馐美,
烟火红尘不误人。
菜市场
文/雨霁
豆角慵懒地睡在床上
伸了伸西施一般纤细的腰肢
脚丫子蹬了蹬同伙
叹了一声无聊的气息
旁边的男人低声吆喝着
三元一斤鲜鲜的好豆王
那爿豆腐白嫩嫩地
羞涩地半掩着脸
只等一个半老徐娘
执了闪亮的钢片
要豆腐吃豆腐啊
二元一斤的白豆腐
那边高高悬起的大蒜头
我正在想去看不看
一颗硕大的土豆
不愤地滚下来 砸疼了脚
干嘛呢买不买
这里只是菜市场
所谓的老板吆喝了我
幸好没有标明是多少钱
菜市场
文/冯鹰
小时候
老师让写日记
《菜市场的一角》
某同学把各色蔬菜
描写的出神入化
却被老师狠狠批评
秋末冬初的菜市场
哪里有什么青椒西红柿
写日记岂可空谈
现在的菜市场
早已没有了季节的限制
如果把那篇日记放在今天
那位同学一定会受到表扬
被表扬的
还有温室大棚
还有中国桥中国路
还有互联网大数据
还有饭桌上色香味俱全的
幸福
菜市场
诗/陈晔
广阔的坝上
是北方的菜篮菜筐菜篓
西兰花架豆马铃薯金莲花
是坝上母亲幸福的小棉祆
她们喝着沽水的奶汁长大
她们的每一根血管都富硒绿色
她们出嫁的地方更广阔
北京新发地 天津 上海
那里是她们的舞台和市场
一个小男孩用童音喊出金豆豆银豆豆,叫响沽之源品牌
所有的菜都是生命
她们朝着最好的自己生长
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
质量是生命的座右铭
菜市场
文/郁冰
小白菜绿莹莹,白里透绿
小葱儿水灵灵,盈着露珠儿
西红柿羞红着脸,像邻家的少女
黄瓜那么苗条,着一身青衣
豆角青葱,似紧护着豆宝宝
土豆朴实,不言不语
茄子身着紫袍
青椒如玉般碧翠
这些自田野赶来的骄子娇女
在菜农的目光里那么鲜丽
它们都多情地看着我
像在取悦王的垂询
而我,看着这些新鲜的蔬菜
充满感恩
感恩菜农的辛勒劳作
感恩自然的慷慨给予
菜市场
文/刘巨星
大个的往前排,小个的往后撤
不成文的规矩限制了茄子的积极性
说它三个也顶不上两个
老躲着北瓜,最终还是碰上
硬着头皮往前凑,脸都气紫了
总是挤不上秤台
我拍了拍落选者
也给自己打气
在悲悯的菜篮里
我的同情似知遇之恩
让自卑的茄子
闪过来一丝感激的目光
菜市场
文/素君
人头攒动似蜂嗡,菜市中心夜火明。
叶绿鱼鲜皆上品,高低价位各不同。
菜市场
文/孟胜利
(一)
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
菜市场谁家也离不了
从马路市场,走进大棚
从大棚菜场,走进专业门脸
又返回马路市场一一
这个烟火气息的菜市
多么的不易,而买菜的人
对价格很敏感,一升一降
一喜一悲,卖菜的人
起得早,收得晚,没人的时候
搞卫生,或者支着下巴
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小事,也挺闹心
她对我说一一
啥世道,也是个啥人啥命
不认命怎么行呢?老天让你吃什么饭
这都是命数。她的乐观
斜探着身子。其实她长得挺俊的
收拾收拾,也是很美的
她说,我说,不复杂
日子挺复杂,杂七杂八,但,菜市场
谁也离不了
(二)
这该是最俗气的地方,一个人
离不开的场面,经历了多少的变迁
从方便和热闹,到所谓的高大上
谁的手,伸了又伸
仿佛遍地都是有钱人
犹似一个人的满怀得意
被疫情的手,打了又打,关门
关门,招租一一
地摊又回来了,马路市场
又一次重新抬头
我又一次看见了她
自种自卖的大嫂,乡下的妇人
有良心的妇人,她总是偷偷地
告诉我一些种菜的秘密
仿佛我与她,有一场不能告人
的过往。仿佛是风
一会东南风,一会西北风
仿佛是进进出出,南来与北往
总之,菜市场,是一道良心秤杆
称一称吧,放话的人
称一称吧,卖菜的人
而生活的味觉,不仅仅有五味
还有杂陈
菜市场
文/芳华正韶
AA诗群
多像一个菜市场
白天,谁都可以摆摊
尽情吆喝,尽情褒奖
到晚上七至九点,
那些与点菜无关的菜农就得收场
不然违规的你就没好下场
这时就有地主派来的菜商闪亮登场
大家把自认为最新鲜的蔬菜呈上
不用掌声互相夸奖,也不用喇叭吆喝捧场
好的赖的,一股脑装车上
打包批发的蔬菜再次运入卖场
最好的推上高雅餐桌
稍差的进入平民菜筐
像我的这样的,投进垃圾箱
菜市场
文/芳华正韶
白天菜市场
晚上是广场
不过常常是这边舞曲嘹亮
那边吆喝声还忙
熟悉的市场,
木椅,雕像,华灯,高大上
我总是像那只进城的青虫
顺着叶脉爬出来,张望
喜长新·菜市场
文/吴会茹
人生向晚喜喧嚣。最怕无聊。清晨菜市可堪瞧。番茄土豆瓜桃。
寻得新鲜蔬果,其乐淘淘。红尘一世总逍遥。莫嗟暮暮朝朝。
菜市场
文刘青娟
菜市场里的土玩意
冒着浓浓的土香
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城市人
挑三拣四讨价还价
一下子菜香变质了
铜钱味弥漫整个市场
匆匆忙忙的人群
个个一幅小气鬼的模样
被清洗好的瓜果蔬菜
像是
非诚勿扰节目中的征婚姑娘
水灵俊俏的
早早地被人选上
而那些
从土胎里就丑陋的
被人贬低价格还不算
甚至还被唾弃狠狠地推搡
菜市场啊
舌尖上的美味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
乡村的沃土里
它的芳香
却留给了陌生的远方
而那些辛劳的种菜人
只会用汗水做调料
在泥土里
熬一锅风调雨顺的希望
菜市场
文/雪泥
每天早晨,都有一场开学仪式
从天南地北毕业的各色蔬菜瓜果粮食
被送进这里
按种类分班,按成绩排队
再被各个菜篮子领回家
经过煎炒烹炸,蒸煮焖炖
完成最终的使命
每天,热气腾腾的生活
从这里启动
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抵不过一句
开饭啦!
菜市场
文/青鸟依依
蔬菜排着队走进市场
像一群待选入宫的秀女
私下比谁的模样俊俏
论谁的味道鲜美
辣椒和西红柿掐架了
为了谁比谁更红的问题
一把空心菜站起来当和事佬
梳理好通身的绿叶
优雅地摆个造型
不要因色彩问题起内讧
哪批先红,哪些后紫
你们说了不算,我说也不算
见到帅哥要先笑,遇上美女
要搭讪,碰见大妈得温柔
遇见没钱的,得赶紧躲起来
一只刨食的狗听见了
找主人家咆哮着,要求正名
菜市场
文/薛茫茫
从江河 大地 山野
欢天喜地而来
鸡鸭 鱼虾
瓜果 菜蔬
……
每天在这里聚会
然后又各奔东西
以各种姿色,各种美味
游走于人间
穿肠而过
最后又重归于泥土
彼此变得陌生
又休戚与共
在同一片星空下
相离又相守
彼此相忘
又牵念
叶尖上滑落的一滴露水
记录下一枚青果从开花到结籽的全息影像
我穿过熙熙攘攘
像一片菜叶被
剥离 分装
菜市场
文/引力秋
回老家上班的日子
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场
清晨,我穿过菜市场川流不息的人群
去吃一碗当地最有名的米粉
是一天中最美的期盼
每天天不亮
菜市场内外早已熙熙攘攘
衣着朴素的农民吆喝声、叫卖声,声声入耳
充满朝气勃勃的生命力
菜市场看见人生百态万物生晖
菜市场是心灵抵达家乡的通道
菜市场
文/远牵
要去一个地方
最好看看那里的菜市场
天下熙熙
地上攘攘
这一片人间烟火
带着感人肺腑的活色生香
最清新的那棵杉菜
像安静的处女待价而沽
不用说话就招惹了路人甲
他垂涎欲滴的目光
他说以前只买美貌菜
但现在怕了
真正绿色的往往其貌不场
最好再带点儿土腥气儿
你也许缺斤少两
但我没心情讨价还价
二维码挡住了钢镚叮当作响
谁有功夫谁去锱铢必较
市场上的菜那么多
这时请别相信多多益善
你要买的也只是能
装进布兜子里的那几棵
一方水土一方人
菜市场的味道
炒成了地方菜的味道
说出了方言的味道
所以要去一个地方
最好看看那里的菜市场
菜市场
文/王永
人头攒动携老扶幼有人为你而来
有人只为感受
或早,或晚,任时光冉冉
带不走那份质朴纯真
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总有你想要的被味蕾勾起食欲
烧饼,油条,小米粥,物美价廉
乡情融入柴米油盐,笑是最美礼物
秤砣皆人心缺斤短两熬不过下一个集市
高高翘起的秤杆,回头客
一传十,十传百
憨厚,美名,立足之地勤劳养家
当液化气代替燃煤当超市逐渐丰润菜篮子
失去烟火味儿的缭绕喧嚣,我的童年也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