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三首.古今集》
作者/周文海
一、《古老的牛车》
科龙贝双教堂村的11月
十字架如刀
寒光闪闪
在离世的一刹那
他觉得
应该有一辆老牛车,这个千古风俗
驮着他和棺木
摇摇晃晃
不用哀乐
由村里几个青年拉着
沿小路
去见心爱的、夭折的安娜
实际上,葬礼真的十分简单
一辆战车载着
从家到教堂做弥撒

一路上,他有些留恋
毕竟在村里生活了十三年
那时
痴呆的安娜
只有依偎着他
才会调皮
会叫“爸爸,给我扎小辫”
只有他的话和爱,她才懂,才会天真烂漫
也只有安娜
可以摘下他的军帽
抱在怀中
像抢来似的,在草地上当皮球玩
她夭折了
在墓前,他安慰夫人
“现在,她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了”
而不一样的
是他每天会去看望女儿
送一束鲜花
直到前几天

他希望弥撒快点结束
他并不在乎
当战火燃遍欧洲
是年轻的他
第一个站出来,高喊
我要把法兰西命运,扛在双肩
他也不在乎
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他如日中天
突然有一天
他主动辞去总统
回到科龙贝小村庄
从教堂出来
几个青年抬着他
来到他每天送花的地方

墓地
十分简陋
不高的白墓碑和女儿并排,婉若生前
又可以搂抱了,他想
四周,有的是野生的花儿

二、《幻的草原》
草原的美,不在于单一的青翠
而是花的无名
它们不在意的
唱歌生命
然后,无怨的
在一个季节里死去
天尽头,一幅巨大的七彩帘子
滚过小山坡
一直铺陈到我的脚下
云气浮在半空
天地流光
那上面,有没有一个抱玉枕的仙子
从洛河来
辜负了多情公子

动的花浪,摇摆着
我难道在海边吗
我也曾在海边
搭过一顶藕合色的小帐篷
正暑期
有一朵女人花,从南方来

东山下有斜倾的狭窄街道
薄云如纱
嫩光照透古街,我们手拉手徜徉
远处海中
老虎石隐约
那时,风正甜
螃蟹红了
而现在,我在马背上
租马的大妹子拉着疆绳
一步一步向前

火烧云起来了
似乎听到了战鼓咚咚
激起英雄胆
我说:大妹子,你放开
我要驰骋
要像游侠儿,一马三箭
她笑了
不行!鹰老了
不要再想去那座雪顶的山
她依旧拉着我
一步一步
无奈的风,在无尽的天间
忧伤的吹拂

三、《洛阳怀古》
人们说,那次神和人的相会
在巩义县洛河
而我心中,烟波浩渺的《洛神赋》在洛阳
贴近白马寺
在龙门石窟下
我把丰盈的伊水
当作洛河
当天色把夕阳溶化,去拜宓妃

因了我
她和武则天的本像一一卢舍那大佛,面对面
多几分游龙之气
翩翩惊艳

我一直以为
《西厢记》的普救寺
就是白马寺
因为,戏里有“白马将军”
有慧明和尚
有西厢
和碧云天黄花地……的伤心离别
从年少起
构成了我的“白马”情结

不论白马,还是普救
寺庙
是一颗大心脏
释迦摩尼佛并不责怪“待月西厢下”又偷了人的
莺莺

在老君山
堆成老子像的铜块,上了吉尼斯
修道场在山顶
好似金銮殿
李耳活着时
他非常穷,总是骑一头青牛
他到处说
没人听,又出函谷关去说

一千年后
唐王说,李耳是他祖宗,封他”太上老君“
子孙奉天承运
他被送上“三十三天外离恨天”兜率宫
那儿非常寂寞

我还是喜欢
古朴的白马寺
《洛阳伽蓝记》说它
“经函放光,葡萄如枣”
一匹马,驮了外来文明
它依旧站在山门外
我看它时
一种不依不饶的灵魂,和我对视

——————————————————————————————

作者简介:
周文海,资深报人,北京市人,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报纸记者、编辑,80年代中期赴日攻读博士学位,创立大阪《中日新报》,后历任东京《时报》、《中文导报》、《唐人报》副总编、总编,上世纪末创立东京《二十一世纪新闻》。在日本工作20年,在中外报刊上发表各类作品计1000余篇,有译著《清水凯夫诗品文选论文集》等问世。

主播简介:
麦子,开朗乐观,活泼豁达!喜欢唱歌跳舞、摄影古诗词,喜欢用声音传递文字之美、文学之魂!喜欢所有美好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