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动中国
文/何京兰
当你看到
火箭在地动山摇的轰鸣中腾空而起
刺破苍穹
新型战机搏击万里长空
高速列车像一条条巨龙奔驰在神州大地
当你听到
卫星上天 东方红唱响民族的希望
当你带着鲜花和掌声
迎接翱游太空安全返回的航天英雄
你可知道
这些“国之重器”的研制成功
都与神密部队中的“气动人”紧密相连
1968年早春二月
毛泽东主席一声令下
这支神秘的部队--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在川西北的大山里组建
此时
距英国建造的世界第一座风洞已经过去了近100年
距离德国、美国、苏联的气动机构
也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回望世界科技发展史
空气动力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会带来飞行武器的升级换代
美俄等军事强国因此确立了国际重要地位
落后就要挨打
巨大的差距难不倒“气动人”
他们从北京、沈阳、上海等大城市启程
踏进蜀道,白手起家,奋起直追
在杂草丛生乱石滩滩的深山中
他们住过席棚,栖身在干打垒
扛过水泥,抬过预制板
他们既是科研人员也是施工人员
有的气动人还没开始进入研究
就牺牲在开山的爆破中
淹没在滚滚的山洪里
他们在阴寒潮湿野兽出没的地方
面对一穷二白的研究条件
面对枯燥、艰苦的生活环境
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长年累月在大山里顽强拼搏,默默奉献
一个民族的梦,一条攀登的路
长路通银河,有甜也有苦
从“二弹一星”到步入空间站时代
气动人一次次唱响《风雷之歌》
创新奋进,玉汝于成
半个多世纪的差距一步步缩小
一座座“中国牌”风洞在大山深处拔地而起
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风洞群横空出世
一颗颗人造卫星由此上天
一枚枚运载火箭由此升空
一架架战机由此翱翔
一艘艘载人飞船遨游寰宇
气动人还要锤炼“中国翅膀”
大漠孤烟中完成航天模型飞行试验!
从此
不再仅仅是风洞里“没有天空的飞翔”
真正实现了“洞”与“天”的完美结合!
一次次翱翔,一次次突破
“中国翅膀”越练越强
飞出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高度
气动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腾飞
C919大型客机等民用飞机从风洞起飞
高铁、汽车、北京机场航站楼、奥运火炬塔、鸟巢、东方明珠电视塔……
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标性建筑
全都在这里经历“中国风”的洗礼
乘着强劲有力的“中国风”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在这里破壳而出
一幕幕并跑、领跑世界的大戏高潮迭起
风洞试验能力雄视世界
达到或超过世界顶尖水平
数值模拟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数值计算速度盖世无双
模型自由飞试验实现历史性突破
形成航空航天三种手段齐备的研究体系
把领跑世界的梦想变成现实
我国的“探月工程”也将通过这里顺利起飞
“嫦娥奔月”将不再是神话
中国神秘部队的“气动人”
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他们远离辉煌的奋斗之路
既充满了攻坚克难的惊心动魄
也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执着追问
面对西方国家一次次的技术封锁
中国“气动人”把试验场当作战场
把攻克难关当成占领制高点
从飞机到飞船,从火箭到导弹
从汽车到高铁,从大桥到高楼
无数令世人瞩目的“中国翅膀”
“国之重器”“中国制造”
惊艳了世界
一次次刮起强劲的“中国风”
一次次刷新空气动力学领域的中国速度、中国高度
“中国力”劲吹“中国风”
“中国风”连着“中国梦”
强劲中国风,誓圆中国梦

【诗人简介】何京兰,昵称娜姐。汕头市委政法委退休干部。喜欢感情真挚结合浪漫情怀的写作风格。诗作发表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汕头都市报》《汕头作家》《潮声》《揭阳文艺》等刊物。擅长乒乓球,朗诵,合唱。乒乓球曾经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合唱荣获全国合唱节银奖和广东省益安宁杯梅花金奖等各类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