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春天就回来
张尚锋
一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2-10/10/content_16561180.htm
允许我发一个链接,在网络快餐文化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今天,请接受我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开始一份心情的流淌。
我无意借助某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来渲染我也有过丰富生动、多姿多彩的人生过往,营盘似铁,兵如流水,共和国的旗帜上早就写满了血染的风采,我只不过是绿色方阵中最为普通的一员,一个转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也无需我用浓墨重彩为你的人生传奇添加点缀。在精神时时处于高度紧张,工作处处充满极度危险,生命随时可能被炮火袭击灰飞湮灭的中东地区黎巴嫩那片风雨飘摇的国土,作为中国赴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一名长官,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国际舞台上,铁肩扛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使命的你,即使内心偶尔会涌上那么一点点不安,你也不得不摆出一幅轻松、镇定、若无其事的样子。在生与死面前,一切功名利禄都是可以轻描淡写的,无需任何人高唱赞歌。
片刻之后,也许有人会问我,“你确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无疑,在和平的年代里,有那么一些人,早就习惯和适应了不太被人关注,甚至被人遗忘。当我不经意地将这些故事进行叙述时,仿佛是一种传说。
梅花易落,雪花易化,部队于我来说,一切都只是记忆,然而这些记忆如沉淀在河床深处的泥沙一样,不会轻易流失。而你,还在继续经历这如火如荼百练成钢的磨炼。
二
万里之外,联黎营地(联合国维和部队驻黎巴嫩营地),你在网络那头反复地问:你在玉溪吗?你在玉溪吗?
是的,其时我正伫立在玉溪聂耳路上荷花池旁的一幢小楼四楼阳台上,若有所思地在心里酝酿着一首小资情调的现代诗歌。脱下戎装,搁枪操笔,政治与军事于我已不再如从前那么关切,在岁月的某一天早晨醒来,我更专注修心养性、陶冶情操、另眼旁观一些风花雪月的事了,任铁马冰河滚滚而去,亦只是淡然一笑。在国内,在红土高原滇东明珠——玉溪,我没有理由辜负这样美好的风景与盎然的情趣,也许这种浪漫在骨子里与生俱来。秋日的阳光温情正好,阵阵“玉溪”烟草香味被微微秋风轻轻一吹一送,就漫着轻盈的脚步从红塔山下玉溪卷烟厂厂房荡出,一路飘飘洒洒而来,淡淡香味沁人心脾,弥漫着整个小城,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的玉溪并非徒有虚名。在荷花池的亭台里,一群花红柳绿的中老年人,男男女女你一句我一句以花灯的调子多情地翻唱着聂耳的歌曲。尽管荷花已经凋落,莲叶依然飘香,金秋的柳枝轻拍水面,荡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像极了一个多情的男子对红粉知己体贴的关怀与温情的宠爱。宽阔的棋阳路上,轿车与行人在高楼大厦中川流不息,井然有序,好一幅其乐融融景象。这就是玉溪——平安、财富、悠闲的令人艳羡的生活气息。
玉溪的每一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味道,祥和与宁静是主题,平实与繁华同在,浪漫与温馨并行,连空气里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的味道。
毋庸置疑,国内的生活幸福甜美得如诗如画。然而,你呢?与在国内的生活情调与质量相比,不可否认你现在所处境况可以用“水深火热,危机四伏”八个字来概括。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角度考虑,我和你到底谁比谁更具体?谁比谁更客观真实?在鲜活的现实面前,没有可比性。不过,我能确认的是,更多的人会推崇你,人是需要有一种精神寄托的,而你恰恰满足人性深处的呼唤与欲望。坦率地说,我们这个国度太多传统的精神已被物质生活所淡化,迫切需要重温和肯定。
当我从阳台上返回我的小屋在电脑上看到你的问话时,挂在墙壁的钟表已经“滴答、滴答”地又响了N次,距我刚才打开电脑,登录QQ后离开房间,时间又流失了许多。
也就是说,刚才我的思维,是游离在时间之外。

(本文主角黎永兴接受中央七台的采访)
三
我得承认,在红土高原之上,朗朗晴空之下,我从来没有中断对你的关注。那就让我尽量还原生活的真实,点滴地保留这个午后的交流吧。不为其它,只为记录,多年以后,我们都能轻易说起这些旧去的时光。
通过网络,你把链接中那个可塑性很强的故事进行了高度地浓缩:画面中那辆侧翻的装甲车是尼泊尔的,尼泊尔维和官兵与中国维和官兵一起执行维和任务时,他们发生了事故,装甲车在你的指挥车后面连翻带滚乱撞了三十多米,距你的指挥车不到一米时才停下,你们猛踩油门全速前进,车上的人才死里逃生。那辆装甲车有二十多吨,你们的小车不到一吨,且旁边是四十多米的悬崖,如果撞到你们,全得报废。你告诉我,你后来指挥救人时浑身沾满鲜血,心有余悸。当时还派出了执勤护卫,周边全都是枪手,一边要抢救,一边要防袭击。你还告诉我,编辑编稿时,考虑某些因素,那些紧张的画面全部被裁掉。

(黎以边境突发事故)
我当然知道,在中东,在黎巴嫩,维和部队是常常会面临袭击,稍懂一点国际形势的人都知道。从1978年联黎维和部队成立至今,先后有249名军事人员、2名军事观察员,3 名国际文职人员、4名当地工作人员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与以色列正面接触,这样的结果不算最坏。
一个紧张电影场面就这样鲜活地从你的表述中潜入我的大脑,在生死千钧一发之际,你是其中主角。
这个午后柔软的时光里,我在玉溪这座新兴小城听一个叫黎永兴的男人在黎巴嫩通过网络给我讲他和他士兵刚经历的险境,没有任何虚构的成分,只有钢铁般的战士在眼前晃动。
为了缓解一下情绪,我幽你一默:“装甲车的国籍不用强调了,中国军人不可能把装甲车开翻”。于是,你发一个笑脸,我也发一个笑脸。原来,在网络上,万里之遥也是可以相约一笑的。
“好险,这次差点把命丢了,差点就回不去祖国,回不到玉溪了。”你接着说。
当“祖国”成为一个常用的名词反复循环地出现在各种场合时,或许会有人日益麻木了一种情感。然而,此时从你口里说出“祖国”二字,我能感觉到那种亲切。于一个远离故国的军人,在炮火纷飞的异国他乡,“祖国”是一个多么伟大与崇高的称呼,是军人肩扛责任的力量!我甚至能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你常常会有面朝祖国的方向敬礼的冲动,我体验过这样的心情。
在那一瞬间,我脑海里浮现出几个真实而恐怖的场面:部队第一次远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时,官兵们在营地驻扎后不久,真主党就给中国维和官兵来了个下马威,送了一份很厚重的“见面礼”,火箭流弹在营地狂轰烂炸,四处开花。如果不是部队及时转移至防空洞,后果不堪设想,即使如此,也还是有3个战友在那一次袭击中负了重伤。抢救苏醒过来时,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都是:“别把这点事告诉家里,不要告诉妈妈”;在2006年7月26日,以色列罪恶的炮弹炸死了中国驻联合国黎巴嫩维和部队军事观察员杜兆宇,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以魂归故里的方式报效祖国和人民。杜兆宇牺牲时,儿子刚满两岁;还有一次,当部队冒着巨大风险把清理出来的雷场交还给当地的百姓时,为了向世界证明中国维和官兵的排雷水平与质量,也为了打消黎巴嫩老百姓对这片雷场的恐惧,指挥官一声号令,全体维和官兵整齐地列着方队,铿锵地踢着正步,“唰唰、唰唰”地从雷场走过,夕阳斜射在战士们古铜色的脸庞上,无限壮美!
若你不说,我不写,这仿佛都是一些遥远的事情。
“你得承认,在你与我的军旅生涯中,今天的这个故事只能算得上生动,算不上最精彩。”我调侃。
“假如这一次我挂彩了,残缺了,不幸了,精彩不精彩?”
我无言以对,顿时陷入长时间的沉默、肃穆,死一般的寂静。玉溪午后的宁静时光中,仿佛突然撒入了强硬的光粒子,我感到眼睛有些痛,看到的却是一种别样的美好。
面对一个哲学命题的拷问,时间是停驻的,答案永远没有正确的,精彩永远只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穿上军装,选择了自己所爱的,就得爱自己所选择的,对爱人如此,对事业也如此。
此时,玉溪是午后,不难推算,你那边还是清晨,万里之遥的距离决定的不仅仅是你我不在同一片国土,还有六个小时的时差,还有鲜明的对比——一头是安定祥和的时光,一头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巡视营区安全)
四
战地上的家书很宁静,譬如说你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内容大意是孩子要养宠物,孩子妈妈不同意,母女俩发生了争执。你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对孩子循循诱导,耐心说服教育,最后终于让全家形成了统一战线。信中没有恐怖,没有战火和硝烟…….只有轻声细语,只有晓风拂面;战地的孩子很可爱,你们每次外出执行任务离开营地时,有时是早晨太阳初升的时候,有时是黄昏月亮刚刚爬上来的时候,黎巴嫩的孩子总会向你们不停地挥手友善示意,欢呼雀跃。他们一边说着你们听不懂的语言,一边疯狂地追赶着你们的车辆。有时,车窗子是关着的,阳光照射在玻璃上,五彩缤纷;有时车窗是开着的,车上烛光摇曳,窗外月光如水。你告诉我,你好多次都想以《车窗外挥手的孩子》为题把当时心情写下来。你还告诉我,战地上还开放着一些玉溪没有的小花,漂亮极了。
“透过开着的窗戸看外面的人,永远不会比凝视窗戸的人看到的东西多,不会有什么东西能比烛光照亮的窗戸更深刻、更神秘,更丰富、更难以思议和光明无比,人们在太阳下看到的东西是不比在玻璃后出现的事情有趣,在这种黑暗或有光明的洞里,生命在活跃,在梦幻、在忍受。”
我突然想起了法国作家夏尔.波德莱尔的《窗戸》中的这段文字,泪花悄悄地模糊了我的视线。
你问我还记得十五年前的玉溪吗?怎么可能不记得,部队在玉溪驻扎了几十年,深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驻地群众的拥护爱戴,和平年代,我们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号召,尽心尽职地履行和转换好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角色。你我在玉溪生活的十五年里,一点一滴地见证着玉溪的成长。十五年前玉溪的街道很旧很窄很脏,马车在街道里横冲直撞,牛屎成堆,马尿成河,散发着阵阵难闻的味道。那时的东风大沟也很脏很臭,我们部队每年要负责一次大清扫。后来玉溪市委市政府大展宏图,把东风大沟改造成一个人工湖,那人工湖就是我们部队开挖的,后来又紧围人工湖打造出来一个国际大品牌——聂耳音乐广场。然后我们又谈到某一年大营街镇发生的一场森林大火,那场火好大啊!想想都让人后怕,我们在山上并肩战斗了三天三夜,饿了,啃两口军用馒头,渴了,喝两口山泉,困了,就倒在废墟中入睡。紧接着我们又谈到了四川汶川千里大营救,我们部队作为国家地震救援队,在那一次执行任务后被中央军委授予集体一等功。如果没有玉溪地方政府和玉溪人民的支持与厚爱,救援队各项功能的完善不可能那么迅速……如今的玉溪,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一条柿花大道可以折射出人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塑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各方各面,都以神九的速度飞跃。
我们还说了好多好多,那么真实生动。我们曾经一起见证着玉溪的成长,也将把这份见证继续下去,任岁月如梭。
历史如网页,不断地刷新,在玉溪的天空下,有几个人真正阅览过这些并未远去的故事?有几个人知道,一支驻扎在玉溪的部队和来自玉溪的军人,此时,正以维和的名义,代表一个国家站在国际舞台上书写青春豪迈与人生风流?
五
时光倒流,一年之前的这个时候,我到昆明长水机场送你。在机场,你有意无意地与一个漂亮的空姐搭讪。你问,昆明新修的机场为什么叫长水机场?空姐回答说可能是个地名吧。我马上进行了补充,我说,还有一个意思:天涯路远,山高水也长,情长路更长!大家相视一笑。
你进登机口时,那个漂亮的空姐突然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来年春天!”你回答,“期待能再一次搭上你们的航班。”
来年春天,等你凯旋时,在无数的掌声与鲜花中,请你静下心来听一听,我会用我们曾一起用过的那把破吉它,在玉溪聂耳广场上,动情地弹奏起我在岁月深处为你写的一首歌——《说好春天就回来》。不过,你得答应我,当我们再见面时,你一定要好好的,一定要!
说好春天就回来
其实那里并不全都是炮火和硝烟
也有片刻温情的时候
譬如说车窗外挥手的孩子
譬如说战地上开着的小花
说好春天就回来
女儿说 你春天就回来
其实那里并不全都是炮火和硝烟
也有片刻思念的时候
譬如说一轮金黄色的夕阳划过天际
譬如说遥望海面一轮残缺的清晖
说好春天就回来
爱人说 你春天就回来
其实那里并不全都是炮火和硝烟
也有片刻宁静的时候
譬如说一封与战争无关的家书
譬如说家书里滑落一张关于玉溪的照片
说好春天就回来
妈妈说 你春天就回来
其实那里并不全都是炮火和硝烟
也有片刻美好的时候
譬如说梦里一只飞翔的大鸟
譬如说东方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说好春天就回来
祖国说 你春天就回来
说好 春天就回来
你说 春天就回来

(作者军营生活剪影)


(走访当地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