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秋念】
——怀念裴潾

文/夕阳(鲁国元)
素心向晚休停步,谁共黄莺栖柳树。
乡梦时时落枕巾,客情日日横津渡。
雁拖雨脚别秦楼,鸥夹溪声歌楚赋。
回首京都向梓乡,不堪吟倚灞桥处。
【注:裴潾生年不详,卒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以门荫入仕,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

唐宪宗元和年间,裴潾任左补阙。在讨伐淮西藩镇吴元济的战争时期,朝廷任用了一批宦官到沿线驿站做馆驿使。这批宦官到任之后,却依仗皇帝威势横行不法,时常刁难欺凌四方使者,于战争形势极为不利。为此,裴潾向唐宪宗上疏谏止。裴潾的奏疏,完全不顾忌当时宦官跋扈的气焰,毫无一般朝臣邀时取媚的心理,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铮铮直言。唐宪宗虽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却也心有所动,认为他忠心可嘉,于是超迁他为起居舍人。

唐宪宗晚年,痴心于长生不老,对方士、丹剂十分迷信。宰相皇甫镈和金吾将军李道古等人逢迎献媚,积极推荐方士柳泌、僧人大通等为唐宪宗炼制金丹。消息传到外廷,裴潾立即挺身反对。他向唐宪宗痛陈利害,无奈唐宪宗这时已经听不进去任何不同意见,裴潾的“事上尽心”非但没有受到奖赏,反而招至“上怒”。不久,就被贬出朝廷,到偏远的湖北去做江陵令了。第二年春,唐宪宗终于“以药误不寿”,时人皆“以磷为知言”。一时的变故,反使裴潾“以道义自处”的品德为世人敬重。】

裴潾代表作品: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十四首奉寄】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
会且有归。静固胜热,安每虑危。将憩于盘,止亦先机。
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披室生白,
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出纳帝命,弘兹在宥。

历难求试,执宪成风。四镇咸乂,三阶以融。捧日柱天,
造膝纳忠。建储固本,树屏息戎。彼狐彼鼠,窒穴扫踪。
我力或屈,我躬莫污。三黜如饴,三起惟惧。再宾为宠,
一麾为饫。昔在治繁,常思归去。今则合契,行斯中虑。
有凤自南,亦翙其羽。好姱佳丽,于伊之浒。五彩含章,
九苞合矩。佩仁服义,鸣中律吕。我来思卷,薄言遵渚。

凿龙中辟,伊原古奔。下有秘洞,豁起石门。竹涧水横,
松架雪屯。岫环如壁,岩虚若轩。朝昏含景,夏凊冬温。
南溪回舟,西岭望竦。水远如空,山微似巃.二室峰连,
四山骈耸。五女乍欹,玉华独踊。云翔日耀,如戴如拱。
飞泉挂空,如决天浔。万仞悬注,直贯潭心。月正中央,
洞见浅深。群山无影,孤鹤时吟。我啸我歌,或眺或临。

鸟之在巢,风起林摇。退翔城颠,翠虬扪天。雨止雪旋,
亦息于渊。人皆知进,我独止焉。人皆务明,我独晦焉。
邈矣其山,默矣其泉。
寝丘之田,土山之上。孙既贻谋,谢亦遐想。俭则为福,
华固难长。宁若我心,一泉一壤。造适为足,超然孤赏。

其风自西,言发帝庭。飘彼黄素,堕于山楹。公拜稽首,
靡敢受荣。宸严再临,俾抚百城。恋此莫处,星言其征。
公昔南迈,我不及睹。言旋旧观,莫获安语。今则不遑,
载鶱载举。离忧莫写,欢好曷叙。怆矣东望,泣涕如雨。
山嵇之旧,刘卢之恩。举世莫尚,惟公是敦。哀我蠢蠢,
念我谆谆。振此铩翮,扇之腾翻。斯德未报,只誓子孙。

迢迢秦塞,南望吴门。对酒不饮,设琴不援。何以代面,
寄之濡翰。何以写怀,诗以足言。无密玉音,以慰我魂。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 其十三】
山嵇之旧,刘卢之恩。举世莫尚,惟公是敦。哀我蠢蠢,念我谆谆。
振此铩翮,扇之腾翻。斯德未报,祇誓子孙。

(公元二0二0年七月三十一日【农历庚子年六月十一日】于江苏苏州)

https://m.booea.com/news/s_15256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