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那只猫
文/尔荣素
母亲八十岁那年,由于我工作调动到县城,晚上要辅导学生自习,所以只好和儿子搬到城里去住,想让母亲随往同去,可她老人家习惯了自己的老房子,死活不同意。就这样,就有了母亲与那只小猫的故事。
那只小猫很可爱!黄色身子白色花纹。儿子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嚓雪"。周末回家看母亲,场景让我有些感动,母亲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在缝缝补补,旁边半卧着小猫咪,双目微闭,悠闲自在。
母亲抬头看到我,赶忙放下手中活计起身迎接我,小猫咪也机灵的睁眼起身,嗖的从沙发上窜下来,麻利的颠跑到我跟前,抬头很认真的用它那小三角眼盯着我,几秒钟……便慢悠悠去玩儿自己的去了。

这时候,母亲就开始跟我褒贬起小猫咪的来:"这小东西啊,忒懂事!一步不离的跟着我,就是馋的要命,一个鸡蛋它能吃多半个。不过它对我好的很,晚上我睡觉它就守在我枕边,半闭眼睛,耳朵机灵着呢,稍有动静它就先跳下床去门边竖着耳朵倾听……可讨人喜欢了!"看的出来,母亲谈猫时的兴奋和爱恋,还有一种自豪的意韵。其实我明白的很,人老了最害怕的是孤独,这嚓雪给了母亲快乐,给了母亲一种儿女不能给的陪伴,还给了一个老人安全感。
我对嚓雪有了一种莫名的感激。我有各种理由不能陪伴母亲,可嚓雪毫无理由不陪伴母亲。嚓雪需求很简单,只要母亲给它一口吃的,它就会死心塌地的跟着母亲,从不会因为工作忙而离开主人。转眼嚓雪陪了母亲三年,很忠诚的三年!每天就形影不离的陪伴着母亲。

母亲也八十有三了。我态度十分坚决,必须把母亲接到身边。因为我住学校单身宿舍,嚓雪是不能随去的,母亲为此很痛苦,可是又无奈。她把嚓雪寄养到邻居家了,嚓雪并没有离别会给它以后的命运影响,其实我和母亲谁也没想到以后发生的事情。就这样母亲在担忧和牵挂中过了一个月。一个周末,母亲一定要回去看嚓雪。
我带母亲回去看嚓雪,纯粹是去看嚓雪的!母亲下车后先到邻居家,可是,邻居说,嚓雪根本就不在她家,几次找回几次逃走。邻居也黔驴技穷了。让人最心疼的是,邻居说,嚓雪也不去别的地方,就在白天就在家里守着,晚上就一直叫……母亲听了,赶忙回家开门走到院子里,只见嚓雪正闭着眼睛蹲在门边,嚓雪没有了一个月前的风采,瘦瘦的,脏兮兮的,好可怜的嚓雪。
母亲慢慢的蹲下来,伸出手把嚓雪抱起来,一只手抚摸着它,嚓雪强睁开双眼,抬起头用它那双无神的三角眼望着母亲,忽然它精神了很多,有气无力的叫了起来,撒娇似得紧紧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转脸看看我说,赶紧弄点食物喂喂它吧,我给它洗洗,你看脏成啥样了。

洗干净了嚓雪,又让它美餐了一顿,它见到主人很放松的吃了很多,又恢复了往日的神气,只是太瘦了。母亲一定要带走它了,不然母亲不跟我走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拒绝。带着嚓雪我们上路了,因为那时候我没有私家车,只能用电动自行车带母亲,她在后座抱着嚓雪我们上路了,我们根本没想到在半路上会发生意外。
到县城要穿过三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都是广袤无垠的麦田,正是五月天,北方平原小麦绿油油的成片。嚓雪开始还算安静,没想到刚穿过第二个村子走在大路上的时候,它嗖的一下箭一般从母亲怀抱里跳了下去,迅速的跑进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去了,母亲喊了一声,我也急刹车停车,只看到麦田里有一道摇动的直线,很快消失了,我和母亲都楞了……
也没有去过多的猜测,只是母亲难过了很长时间才走了出来,从此不再养猫!也不让我提起嚓雪。母亲九十二寿终,六个年头过去了,母亲一直在心里!那只猫的样子也在心里了!

尔荣素,女,初中语文老师。从小喜欢读小说,曾经写小说在县,地区省报刊刊登,参加过石家庄地区《耿村民间故事集》搜集整理工作,石家庄地区文协会员。一直给学生讲解《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古文观止》《楚辞》,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