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诗:
世界诗人名人展总编辑老男孩
世界诗会好莱坞总社长郭丹(美国)
制作:世界诗歌联合总会总编辑部
《童年的弄堂》
文/龚如仲Ralph(美国)
誦/ 郭丹(美国)
樂/ 巫娜古琴-心靜性閑
(一)
鹅卵石铺成的窄巷
对门相望的两排年深日久的楼房
无有石库门的堂皇
相比棚户区的高档
这里有没完没了的喧闹
这里有无穷无尽的欢畅
一条小河旁的沙泾港
却是我生长的地方

(二)
雄鸡高唱打破了黎明前的安详
大姐大嫂阿妈阿奶起床
伴随着锅碗瓢勺的鸣响
泡饭的味道满弄堂里飘荡
还夹杂着萝卜干咸鸭蛋肉松的奇香
一栋栋三层小楼的大门开敞
闹哄哄的是少年们奔向学堂
急匆匆的是上班做工的爹娘
笃悠悠的是摆开龙门阵的老郎
懒洋洋的是阿爷阿奶沐浴着暖阳

(三)
猛然间一阵咆哮
陈伯对王叔老拳相向
不过是一步悔棋
哪值当动起了刀枪
这里的红尘未净
那方的战鼓擂响
张姐与吴嫂信口雌黄
她说她太过猖狂
她说她无比嚣张
她说她罪犯天条
她说她浮尸氽江
笑眯眯依门观赏
左邻右舍不拉不劝不慌不忙
因为他们知道
这邻里间的争吵对抗
刹那间来如雷去如电
偃旗息鼓
片刻收场
陈伯王叔把酒言欢
张姐吴嫂叙起家常
既无前世恩怨
哪来仇恨久长

(四)
小吵小闹的表象
折射出家长里短的碰撞
但那骨子里的老老少少
更多的是互敬互谅
我记不得蹭过楼下陈伯的多少回好饭
也记不得隔壁的黄阿姨
帮我补过多少回扯破了的衣裳
弄堂里有个家喻户晓的口头约定
那就是一家有难
家家相帮

(五)
光阴荏苒
岁月流淌
我告别童年的弄堂已有半个世纪的时光
但那儿时的光景却时时刻刻地
在我脑海中徜徉
我永远忘不了我那紧邻黄浦江边的故乡

诗人簡介:
龚如仲(英文名ralph),生于中国上海。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一系毕业,毕业后在铁道部援建坦赞铁路工作组任英语翻译(曾在非洲工作四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英语播音员、记者,外贸部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出口二处业务员、副处长,外贸部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驻美国公司总裁(处长)。
2012年至2016年,台湾采薇出版社出版自传《岁月如重》《东西南北中国人---细谈如何在大陆做生意》《悠然时光》和《悠然时光---如仲诗语》。2018年4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悠然斋诗文选》,2018年9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花儿在身边开放》。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经典文学网特约作家、台湾采薇出版社顾问。世界詩會聯合總會【北歐總社】、【好萊塢總社】常務總社長。

金牌主播郭丹简介:(美国)
郭丹,英文名Diana,2006年杰出人才移民美国,旅美华侨,定居洛杉矶。历届美国华人春晚总主持人,主持过洛杉矶中美电影节欢迎晚宴,以及洛杉矶华人各种大型演出活动。
主任播音员,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甲等,从事播音主持多年的资深媒体人,洛杉矶华语电台新闻主播主持人。
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常务主席,金牌主播,世界精英朗诵团常务团长,世界诗会好莱坞总社总社长,世界爱情诗刊总社总社长,世界戏剧影视协会主席,世界诗歌翻译委员会主席,【峰丹世界工作室】创始人,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大赛终身评委。
在喜马拉雅FM拥有个人创作音频平台—— 郭丹朗读书吧 。
擅长:播音、各类主持、朗诵、解说、配音及活动策划等;爱好绘画、音乐、电影、烹饪、编织等;热爱生活,热爱朗诵及表演艺术,醉心于中英双语有声语言的传播及声音表达等方面的研究。
2000年曾担任新加坡第四届“陈焕生杯”华语大赛评委。2002年名字及业绩被收录进《中国当代播音员主持人大典》。
2019年其作品《淡定自在,风骨犹存——我和美国现任交通部长赵小兰的不解之缘》被收录进在洛杉矶出版的《情系中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纪念文集》。
2020年1月,因主持北加州Modesto市政府为中国新年举办的新春联欢晚会,获得了Modesto市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
【2.1世界口罩日】形象大使,荣获2020【2.1世界口罩日】世界人类贡献奖。

郭丹《童年的弄堂》创作心语:
弄堂,它代表了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已经成为上海城市的华丽的背景色。
弄堂的行行种种、弄堂的性感、弄堂的感动、弄堂的市井生活、弄堂的嬉笑怒骂、弄堂的童年时光,被龚如仲老师的诗作描述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生动传神,引人入胜,撩拨心弦。
在诵读的过程中,我再次作出大胆尝试,把市井间的人物对话,通过戏剧舞台表演的形式,用有声语言表达渲染出来,让听众在声音画面里,体验着最质朴最真实的人物刻画,让一个个生活中的普通角色瞬间鲜活生动有趣起来,从而达到了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情绪代入感。
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我毫不犹疑选用了中国古琴大师巫娜的《心静性闲》。伴着古琴悠扬舒缓的旋律,龚老师“童年的弄堂”,似一幅水墨画,慢慢铺展开来,深情款款,漫游眼眸…
“内明于心”和“外达于人”的表达一直是我追求的根本,在技巧蕴涵在纤细复杂的情感交融中,我把诵读语言的层次变化和节奏控制的拿捏做到极致,加之极强的个人共情能力的传导,努力要求自己诵读的作品所呈现出的方式,永远给人一种:自然、舒服,流畅、准确、优美的感觉!
最好的尚且在远方,所以我永远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