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曾负佳景】
文/光辉岁月
距荆门市城北四十余里处,有仙居之山,有象饮之河,有马刨之泉,有四围之寨,有将军之坡,此乃历史之遗迹。
正是在这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坡寨上,一个新的传奇正在此上演,她就是红美人荆泉柑的再生地。
二零二零七月初周日,我们一行五人受坡寨红美人荆泉柑种植人修泉兄相邀,前往其柑橘基地游玩,因国道改建,雨后泥泞,我们改走乡村道路,从南桥走金冢过青山,再经红岩到盐池转象河,乡村的水泥路虽然委蛇蜿蜒,但被雨水冲洗后路面却是一尘不染。
沿途山峦叠翠,水清照人。秧苗与树木夹道,飞鸟和野兔弦技。少许农人忙碌在田间地头,稀疏房屋围裹在树丛中央。
在导航仪的指引下,一个小时左右车程,到达目的地,刚从车中走出,一股清新山水的气韵扑面而来。同行惊叹道;好一个世外橘园!在段兄的介绍下我们得知了红美人荆泉柑的来历和她的成长史,以及独特的地域地貌所孕育的独特品质。
包括灯塔地名,将军坡出处和四个寨子的由来。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柑橘园,而是一座文化地标。难怪段兄遵从内心的选择。回归家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当我们站在塔顶上,(实际是在将军坡上最高处的一栋楼,也是灯塔村的最高处)登高而望远,园周都是此起彼伏的小山围绕其间,一望无际的柑橘树婀娜多姿,愿来美人柑嫁接在以前的老橘树上,清秀的枝条在微风的摇曳下似乎在向我们招手。
段总将我们引进他的办公室喝茶聊天,健谈的段兄谈到了未来的规划和在带领贫困户中的困惑。在闲谈中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时钟已指向十二点,在段兄的安排下带我们去就餐,我们一个个拿出手机开始拍照,段兄则提上筐子去采摘他种的还未成熟的黄金梨让我们尝鲜,摘回的梨子一个个都穿着衣服,原来是为了防虫而套的,看到那茶杯口大青翠的梨子,我们馋涎欲滴。
真是皮薄肉细,香甜多汁而沁人心脾。个大核小,生津止渴,令人赞不绝口。吃完梨子,在段兄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普坪农庄,这是一座仿古式四合院建筑,青砖青石铺就的廊桥厅堂台阶,雕龙刻凤的窗花门帘,院内假山真水,睡莲花上蜻蜓伫立,水渠中间鲤鱼欢快游弋,在这优雅的环境与热情的主人招待下,除开车不喝酒外,我们一个个畅怀豪饮,酣畅淋漓。
酒酣耳热之际,我信口稚黄,即兴打油一首曰:万里沙洲橘待黄,冠名美人姿态芳。举樽不曾负佳景,醉挹诗句谢贤良。
酒后我们合影留念。怀着相识恨晚的感觉,恋恋不舍的握手告别。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内涵在这里也能得到完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