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五章 精力勤劳

刚刚进入冬季取暖期不久,烧锅炉的临时工工作时不慎摔倒腿骨骨折住进了医院。为了保证营业室温暖如春,营业员和来店的顾客有个舒适的环境,我默默地把烧锅炉的繁重任务承担下来。说是锅炉其实就是两个大炉膛,在营业厅后面有一间地下室,两个炉膛一东一西的烟道,上面棚铁板抹上厚厚的泥,火和烟在下面通过,烘烤地面为室内提供热源,当时是模仿延吉一带朝鲜族的地炕。要想保证早上开门时室内的温度达到要求,我每天凌晨三点就得起来,穿上工作服下到地下室掏炉膛,把炉膛弄净后,架上劈柴点燃,待炉火烧旺了添煤,合上电闸用吹风机把火烧旺。然后把掏出来的炉灰渣用土篮子挑出来,再把煤一担一担的挑下去,陡峭的台阶要负重往返多次,一直要忙乎到六点多钟,才能回宿舍洗漱准备去吃饭,脱掉工作服,摘下口罩,口罩外面黑呼呼的,脸上全是黑色的煤灰。白天还要每隔一个多小时下去一次,透透炉膛填一次煤,看一看燃烧状况。我烧锅炉的第三天,X书记问Z主任:新雇的锅炉工多大年纪了,安全工作一定要提醒,千万别在出事了。Z主任回答说:我还没雇到人啊?X书记说:老Z咱俩过去看看,这几天是谁烧的锅炉。我听到两位领导后对话,只好走过去跟两位领导说:别去看了,这几天锅炉是我烧的。X书记用赞许的目光看了我一会儿,说:你那么一大摊子工作,已经是很忙了,早上又要起那么早,你受得了吗?我说:X书记,我没事儿,再说了,这活不好雇人,地下室的台阶太陡了,上年纪的干不了,年轻的又不愿干这种埋汰活。我先干着,慢慢雇人吧。X书记说:Z主任你抓紧雇人,这段时间晓元受累了,白天我替替你。我说:那怎么行啊,还是我来吧。就这样我一直坚持干到七六年元旦之后,临时工雇到了,我也解脱了,可以睡个早觉了。

宋代王珪在《谢赐生日礼物表》中云:“峥嵘岁月,而屡更精力勤劳”。年轻人惟有勤劳,才会有收获;惟有不懈努力,才会有成功。七五年我被评为单位、县社系统先进工作者。收获了荣誉,更加激励我努力工作。七六年二月,辽源财贸学校开门办学,我受组织委派参加了为期四个月的商业会计短训班学习。我收到入学通知,真的是欣喜若狂,年轻时的我渴望知识,只要是借到了书,哪怕是不吃不睡也要把书看完。入学后,课堂上我认真的听,快速的记,生怕漏下一句话。晚上仔细的整理笔记,吸收消化一天学习的知识,在为期四个月的学习中,在课堂上我没说过一句,就是提问一次也没有,我怕打断了思路。结业考试六门专业课,我的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学校教导处李主任在送我的笔记本上赠言:学海泛舟,蓄势待发。
我装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工作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七十年代政治学习抓的很紧,每天早上十分钟政治学习,或读两报一刋社论或学习有关文件。我除了组织学习,还要定期不定期的出黑板报,在我们供销社营业厅的外墙上,用水泥抹了一块宽1.5米、长3米的板报栏,上面按了一个灯罩,我每期先编辑好板报内容,下班后站在凳子上,借着灯光工工整整的书写。为了引人注目,提升艺术效果,我买了一本《黑板报书写技巧》,学习简易绘画,为了标题的空心字,练习书法,用提斗蘸水写,干了用粉笔描轮廓,每办一期水平都有所提升,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赞扬。(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