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啪叽
作者/李守国
周末在家整理家里的环境卫生,拽开抽屉女儿儿时玩的一盒盒精美的啪叽映入眼帘,有三国古代的人像,有各型汽车图片还有各种枪械图片等等,大多都是女儿儿时在小区里和小朋友们玩时赢回来的“战利品”,不由得想起我们小时候玩的啪叽了,精美程度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扇啪叽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玩的一项游戏,我们玩的啪唧是用废旧书本或者牛皮纸,四角斜折交叉相插叠纸而成,越厚越沉越好。
放学后,几个要好的小朋友找个被风地势稍微平坦的地方,就可以甩膀子“开战”了。
首先,几个小朋友围一圈,石头、剪子、布决出谁先手,输家先把啪叽放在地上,按照顺序拿出自己做好的啪叽用手使劲带着风扇地上放好的啪唧,如果被扇的啪叽正面变成了反面,那么这个啪叽就是先手的“战利品”了,输家继续往地上放啪叽,直到被扇的啪唧不翻牌为止,然后再由先下啪叽的伙伴开始扇,彼此循环往复。啪叽还有一种玩法,就是钻啪唧。同样是两人或者多人玩的一种游戏。
几个小朋友同样石头、剪子、布划拳排出先后顺序,输家先往地上放啪叽,然后任由伙伴拿出的啪叽往他啪叽底下钻,如果钻进先放地上的啪叽下面了,那么这张啪叽就归赢家所有了。因此,每每先放啪叽的伙伴都会选出一个厚实沉重点的放在地上,使得先手的伙伴不易将啪叽扇翻或钻到底下去,这样赢的机率就会大一些。而先手扇啪唧也得找窍门,在甩胳臂扇啪唧时先要看看地上啪叽有没有缝隙,往啪叽的缝隙处扇,再者就是看看风向,顺风扇地上的啪叽阻力小加之手力,两啪叽相磕就容易翻牌。
小朋友们都想成为赢家,在当时农村生活不富裕,物质极为困乏的情形下,一个个想方设法制作啪叽,有的注重数量,将废旧书本甚至连正在使用的书本都给撕毁了叠啪叽,有的将家里牛皮纸袋用剪刀给裁了叠啪叽,有的用过完年墙上挂着的年画或挂历纸叠啪叽,叠出来的啪叽既光滑又美观。小朋友们啪叽制作好了,为了达到坚实不翘的效果,纷纷用石头、木板子压,甚至放在脚下用脚踩一段时间才拿出来玩。每个小朋友衣兜里或书包里都有啪叽,防止父母或老师没收而分开隐藏。
放学后,一个个心里不服输的小朋友们相约在场院里或马路上开始轮膀子扇啪叽,有的小朋友小型的啪叽输没了,情急之下开始拿出看家之宝大型的牛皮纸啪叽或挂历纸啪叽上阵,一直交战到夜幕降临家人喊回家吃饭方才“收兵回营”。一双双小手沾满泥土,甚至有的稚嫩的手指刮起了倒枪刺也不嫌疼。战败的也不气馁,赢了的兴高采烈。
那个时代弹玻璃球、扇啪唧是我们最为喜好的游戏,每个小朋友身上都会翻出三五个玻璃球,十个二十个啪叽,只要一有空闲就会择地而战,乐此不疲。现在无论是城市里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玩的啪叽都是从商店买来成版的圆形啪叽,玩的方法虽然大抵相同,啪叽的质量却发生质的变化。都是用塑料压的膜既抗磨又坚实, 五颜六色,美轮美奂,这也是时代进步的见证吧。

作者简介:李守国,网名爱相随,本钢保卫部,本溪市作家协会会员,从军五载,爱上写作,并一发不可收拾,直至今日,先后有作品在《法制日报》,《辽宁法制报》,《本溪日报》,《本溪晚报》,《本钢日报》以及网络文学平台诗群发表诗作,将写作作为人生的调味品,追求快乐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