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奎星楼,始建於明、正德十年(1515年)基为灰石结构,基高六尺七寸,长三丈一尺二寸,宽三丈二尺,全楼为灰砖砌成,高12.3米。共有三层,下层为正方形,周围有飞檐走廊,北面有小门,内有楼梯可登高。
奎星楼全砖结构,三层六边形,叠涩出檐,起脊翘角,结顶饰铁制舞凤,六角制铁制响铃。凤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有瑞应,故顶饰具有传统文化性质。奎星楼三层均室,但互不贯通。一层朝南开一半圆形券门,二层一门圆形券窗,三层南门楣额为"奎壁联辉"。"奎"、"壁"、"斗"均属二十八宿星座,自古就有"奎主文
"奎"、"壁"、"斗"均属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所以《孝经·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说。《春秋元命苞》更认为汉字起源也与奎星有关,说苍颉"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历代名画记》说:"奎有芒角,下主辞章"。由于古籍中常把奎星与文字、文章联系在一起,所以历代文人都崇拜奎星,各地为之建楼奉祀,以祈祷本地文人辈出,文风昌盛。章"之说。
创建奎楼,楼视奎星,梓潼两神,为人文助,金山巍峨,洛水横灌,张铁、盛水双龙围绕万亩良田数顷,敬神造士之心,为大原众心也,楼成之日,栌拱崚嶒,美轮美奂,程、雷、张、韦同心共祀,以聚奎之说而昉、有宋开基,天示文章之精华,民国时期有箴斋文章"大原之可乐"之颂句,五星井聚而英贤继起,盖一代奇逢也。永宁嶕峣,人文之兴,非籍此楼阁以为之。阴现金龙,晴飞银雀,共显此地之灵,此楼之妙也。
相传此楼建成之日,金辉常显,红光一片,阴天可见到金龙一条,在楼上奔起,晴天可见成群银雀飞舞,早有紫气绕楼,傍晚金光放射,当地群众和过往宾客,无不欢心惊讶。由于古籍中常把奎星与文字、文章联系在一起,而《春秋元命苞》更认为汉字起源也与奎星有关,所以历代文人都崇拜奉祀奎星。
楼共三层,一层内绘有壁画,"二程讲学";二层绘壁画"老子骑牛";三层绘"二十四孝"使观者心旷神怡,茅塞顿开,宣扬的道教和孝道,儒学和育人。前人良师,准诸四海,征诸邦家,无愧神明,奎楼映壁,辉煌常存,是大原之兴也。
此楼毁於1953年。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