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bookshop 广州24小时书店 今天


2020年7月27日下午,“生活感召与道义担当——桂汉标新诗集《沧桑云雨》分享会”在广州市花都区图书馆举行。
著名诗人、“霍英东贡献奖”得主桂汉标老师,与大家分享其创作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书《沧桑云雨》。本次活动由花都区文明办、花都区图书馆、花都读书会、24小时书店联合主办,广州图书馆和广州新华出版集团协办,现场30多名读者、线上20多人次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主持人江永强简单介绍了广州公益阅读和花都读书会的情况。随后,五名来自花都艺缘琴行的小朋友为读者们用古筝弹奏了《赛马》等传统的曲目。
接着进行的是赠书仪式。桂汉标老师将10本新诗集《沧桑云雨》赠予广州市花都区图书馆。广州市花都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陈志桂对桂汉标老师表示感谢,并给桂汉标老师回赠了捐书证书,同时感谢读者们在疫情之下能够配合图书馆工作,积极参加疫情以来第一场线下读书会活动,希望读者们在疫情中,保持健康,继续多读好书。
随后,两名读者在现场深情朗诵了桂汉标老师的新诗集《沧桑云雨》中的《欢迎你,龙腾虎跃的春天》和《种吧,种吧》两首诗。
紧接着,主持人江永强先生对主讲嘉宾桂汉标先生进行了介绍。
桂汉标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五月诗社社长总頋问、名誉社长。祖籍福建晋江,在广东成长工作。当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人、团委干部、文学编审。毕业于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诗、散文、评论集16部,主编出版“红三角诗丛”等各类文学著作一百七十多部,先后主编过《南叶》《五月诗笺》等多种报刊,长期致力于培养文学新人,具体承担霍英东基金会和香港铭源基金在红三角山区捐建四十多项希望工程的工作。曾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表彰,并于2001年12月与钱学森、余光中等一起荣获第二届“霍英东贡献奖”。接着,71岁的桂汉标老师上台,为大家分享了他的新书。桂老师提到,这本诗集收录的诗时间跨度很大,最早的有他中学时期为了办黑板报写的诗,最近的是去年九月才完成的诗。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诗中,他把人生的大部分经历和感受都写出来了——他的经历,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的经历。
桂老师谈到文人的价值时,提起一个故事:他遇到过一位素未谋面的男读者,这位读者见到他就非常激动,对他说,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读过桂老师的诗,到现在40多岁了,还能背出来,并表示希望桂老师将他的诗再整理、发表。桂老师说,他的诗能对一个人有那么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他感受到的作为文人的价值。他还希望自己能创作出更多正能量的、不被时代淘汰的诗。他年轻的时候,创作了许多矿工题材的诗,他想表达的是“劳动光荣”的价值观。作为一个普通人,他认为自己能为国家重点工程做出贡献是非常值得骄傲的。而如今,他认为诗人的创作重点应该围绕“中国梦”的主旋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桂汉标老师指出,这正是他和大家都应有的生活感召与道义担当。
说到这里,桂老师还提到了本次疫情期间,国家没有乱了阵脚,人民没有丧失信心,就是很好地体现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他贯彻“积极老年观”,71岁的他在家中仍努力学习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坚持每天更新公众号推文。他也对本次读书会的举办表示感谢,认为读书会的举办就是文化自信落实的具体表现。他相信,将文化自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自然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花都将会不断地全面繁荣。
桂老师还特别强调他坚信“读书改变命运”的真理,他亲眼见证过许多贫困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过上好日子的例子。他本人也积极参与文化扶贫活动,20年坚持举办公益夏令营,参与资助过48所希望小学的建设。在互动提问环节中,一位读者李女士对桂老师为何从小就对诗词怀有极大的热情的原因表示好奇,并希望从中学习如何培养她的孩子读诗的兴趣。桂老师回答说,小孩子都是具有灵性的,他们说的看似奇怪的话都是充满想象和诗意的。他小时候的老师看到一棵普通的树,也会引导学生们想象,学生们给出的各种答案都可以作为诗的基础。例如:“小鸟从天空飞过”,这是散文的表达方法;而“小鸟把天空飞高了”,看似不合常理,但这却是诗意的表达方式。所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保持真情实感、自由想象。除了想象一个特点以外,诗还是具有哲理性的句子,例如,“白色最容易脏,因为它从不掩饰自己的污点”。
另一位读者提问道,她是第三次参加读书会了,目的是希望小孩能够处在文学熏陶中提升素养,她现在也要求孩子每天背诵一首唐诗,可孩子背完又忘,她也怕这会对孩子造成压力,不知如何引导。桂老师回答道,小孩子有其天性和感觉,记不住诗是因为没有被诗的内容触动到,他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运用通感的方法去体悟诗的情感。

芙蓉诗社的社长任洪涛先生也参加了本次活动,他表示感受到桂汉标老师对文学的热情,也对现场的年轻读者进行寄语,希望大家享受到诗歌的美好。最后,大家合影留念。桂汉标老师还为读者赠书并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