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第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沈力因病于7月28日在北京离世,享年87岁。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沈力老师对于这件事也是看的很开,近日,她在病床上的采访视频也是曝光了。虽然已经是满头白发,但是沈力老师的精气神还是挺不错的。
对于死亡,沈力老师表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过,都是这样的一个经历,很多东西人这一辈子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自己早就已经看开了,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当然人这一辈子哪里能没有遗憾的缺失呢?对于沈力老师来说,在弥留之际最放心不下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儿子了。
其实沈力老师在主持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她要是开口很难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但她的儿子却只能在央视做临时工,而且由于工作的原因,没办法把精力放在儿子身上,让沈力也是相当的自责。
但沈力的儿子却不这么看,相反还非常理解母亲的工作,让沈力也是非常的欣慰。
不少人都是听着沈力老师的节目长大的,作为央视播音领域的佼佼者,沈力老师的一生是非常伟大的,她音容笑貌致今难忘。愿沈力老师一路走好。
沈力,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25岁时,她成为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50岁时担任首个电视专题栏目《为您服务》的主持人,成为中国电视主持的先行者;60岁时返聘主持《夕阳红》,被观众誉为“良师益友”。

她是“电视播音主持的‘第一滴水’”
沈力进入播音行业的第一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7年,刚从部队转业的沈力被招录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从未接触过广播的沈力来说,初到电台谈不上是去工作,而是一个普通学员。她虚心好学、勤勉自励,很快掌握了播音的整个流程和业务知识,为她的播音之路打下了基础。
不到一年,沈力被派往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任播音员,自此开始了她长达50余年的电视生涯。
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正式运行。沈力是当时唯一一名播音员。创建之初,中央电视台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人手又少,毫无经验可循。
她每天早上6点就赶到单位,背诵每一篇稿件。“一个人承担了建台伊始各类节目的播出重担,从每天的值班报幕,节目中间衔接处的串联,到节目最后的下期预告,与观众再见,祝大家晚安”。
在工作中,沈力提出了“视像意识”。这是中国电视史上最早的,关于如何处理播音员和观众关系的论述。

情系观众,才能更好地“为您服务”.
1983年元旦,《为您服务》栏目正式开播。沈力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持人。这一年,她整整50岁。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真诚朴实的主持风格,让沈力成为观众的知心朋友。仅1983年1月到5月,《为您服务》栏目就收到了一万三千多封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来信。
同年6月,中央电视台共收到观众来信7248封,其中寄给沈力个人的就有3300多封。甚至在沈力离休后,这些信依然没有断过。
“我的真诚,观众能感受得到”。
1993年《夕阳红》节目开播。60岁的沈力被重新聘请回中央电视台,主持《夕阳红》。
《夕阳红》栏目定位于服务老年观众,沈力在节目中不断调适自己的位置,走近老年观众,倾听他们的心声。因此,她也被观众誉为“良师益友”“信得过的大姐”“知心妈妈”。

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夕阳红》和《东方时空》成为中央电视台白天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大优秀栏目之一。
主持《夕阳红》时,沈力语速适中,语调在抑扬顿挫中带有明快的节奏感,让老年观众在自然轻松中欣赏、接受节目内容。
回忆起这段主持之路,她说:“从做播音员一直到主持《夕阳红》,我是真心实意地在为观众服务,为他们做事。我没有虚的东西,我是真诚的,我想他们也能感受到”。
沈力曾用四句话总结自己的电视生涯:
“主持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她曾在节目中朗诵《无怨的青春》。“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一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她给了你一份记忆。”
永远怀念!
送别,沈力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