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军路上战旗红 11
——王杰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系列讲座之十一
文/周凤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都不能丢,在党和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候,军队就要有这股拚劲,有这种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筑梦军魂。在强军路上,就是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志向是力量的源泉,信仰是强军的方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实质就是血性担当!具有了血性的军人,才具有了血性的战斗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在实现强军的道路上,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军,每个军种、每个兵种、每个岗位都是战斗力铺条上的重要一环,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却成为人民军队的血性军魂。只有筑牢军魂,方能壮志强军,只有将“两不怕”精神内化于心,方能外施于形。

回首往事, “两怕死”的精神从历史走来,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可以用“苦难深重、内忧外患”来概括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酸甜苦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百余年来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侵、权争、民散、变革、革命等苦难深重与风起云涌的相互交织之中,云变幻与相互交织之中。自鸦片战争之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外患不绝,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大清王朝割地赔款;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攻陷北京,无数个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了中国人民!大清王朝灭亡后,中华民国又迎来了二十余年的军阀混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亡国灭种的威胁面前,中华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中焕发了史无前例的凝聚力与战斗精神,在统一战线的政策引领下形成了举国上下全民抗战的大好局面!一个辉煌了文明五千年的伟大民族就这样在屡败屡战中最终激发出整个民族的抗战活力与空前团结!这是民族精神的集中爆发时期!这只沉睡了百年的东方巨狮终于被中国共产党以及与时俱进的马列主义所唤醒!它昂起高傲的头颅向世界发出惊天动地的长声怒吼!如果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令世界刮目相看的话,那么,抗美援朝战争才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真正的一次立威之战!而中印自卫反击战,则是人民军队“杀鸡焉用牛刀”的弘威之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诞生于建国之初川藏公路的建设中,弘扬于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而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却应运于王杰身上,“两不怕”精神为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树立起独特彪悍的豪魄军魂!

1965年5月1日,在坦克二师工兵营抗美援越动员大会结束后,王杰恨怒交加,激情万分,他用大头针扎破手指,沾着鲜血,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请战血书,构成一条血染的风采:坚决支援越南的斗争,我要当一名志愿军!以此表达王杰自己抗美援越的坚定决心!这十七个血字请战书在王杰的日记中单成一行,笔迹粗犷,特别醒目。同时王杰又向部队递交了决心书,要求参加抗美援越斗争,王杰在决心书中写下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品德决定品格,血性决定韧性。在强军路上,人民军队必须具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必须具备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精气,必须具有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底气,必须具备势如破竹、赴汤蹈火的士气,这就是“两不怕”精神的血性体现!今天,“两不怕”精神早已成为我党在强军路上的精神号角,它是当代革命主义精神与英雄主义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公司
作者/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实习编辑烟雨蒙蒙(李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