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刀”两断
村事杂记之九
作者:晓剑〔山西〕
天顺是个木匠。是全村木匠行里的头条把式。做箱子,打柜子,卯寿器,没有能超过他的。人说家有千贯,不如薄技在身。小伙子凭着手艺,吃香的,喝辣的。手头活泛,光景滋润。又长得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免不了就生出了些风流事儿。
全喜和天顺同村,在二峰山铁矿上班。工资挣的不少。媳妇翠云外号“头白面”,是村里数得着的美人胚子。小两口感情还好,只可惜全喜在外地工作,二人聚少离多。
全喜父母年事已高。逢了闰年,全喜按当地习俗,给老人张罗做寿器。请的自然是木匠行里坐头把交椅的天顺。
做棺木寿器至少得半个月二十天。若是请外乡人是要吃在主家,住在主家的。天顺是本村人,只吃不住。全喜只向矿上告了五天假,不能全程陪着天顺做活。一切安排顺当,回矿上了。
这就只剩下天顺和翠云两人了。天顺干活,翠云就在旁边看着。到饭时分呢,翠云变着花样做好吃的。不管什么饭,吃完饭,天顺都会夸。伸出大挴指,来一句,好!翠云就说,好我的天顺哩,吃我的,喝我的,每天就赚一个字呀。天顺张口甜甜地喊了声嫂子,说两个字是真好。那三个字呢。三个字是真好吃。哼,看你这嘴甜的,让蜂蜜淹死你!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眉来眼去的,活还没做了一半,就有了那个味了。
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两人有了那层意思之后,再呀不打情骂俏了。翠云像低眉顺眼的小媳妇,天顺也难得“君子”一回。半道里全喜回来一趟,见二人规规矩矩,也就放下心来。想着别人说天顺人不地道,是个偷腥的猫儿。看来传言并非如实。
寿器做完,谢师宴吃罢,大功告成。天顺去他处干活,全喜去矿上班。
天顺翠云二人却是离不得了。二人约定一月见一次,算是订了份月报。没承想这偷腥越偷越上瘾。月报变成了半月谈,半月谈变成了周报,周报变成了日报。两人如胶似漆,甚至白天也在屋里鬼混。
纸里的火终究无法包往。风言风语之风,是世上最强的风。很快的,刮满全村。也最迟最后一个刮进了全喜耳朵。
全喜从二峰山赶回,连夜“审讯”,以“拳”服人,迫使翠云交待了全部“犯罪”事实。
为了孩子和家庭,翠云发誓和天顺一刀两断。
全喜问翠云如何“两断”。翠云说以后再呀不理天顺就是了。全喜哼了一声,把一把厨刀扔了过来。翠云心一疼,看一眼全喜。全喜瞪着翠云,并不做声。翠云拿过厨刀,默默回到屋里。
再说天顺,听说全喜回来了,有点忐忑。见全喜翠云家没啥动静,心里喜滋滋的。又听说全喜已经走了,更是兴高采烈。天刚擦黑,就急匆匆去登翠云家门了。果然是“双扇扇门来单扇扇开”,留门着呢。
翠云,天顺低叫一声,推开了门。妈呀,怎么全喜也在!天顺转身想跑,却见翠云拿把厨刀照头砍了过来。这疯婆娘是要我的命呀!天顺头一偏,那刀劈向臂膊,顿时鲜血淋漓。天顺抱臂鼠窜,逃离天顺翠云家。
天顺姓焦,全喜姓韩。焦韩两家,不再来往。
2020.3.18于莲花嘉园

作者简介:贾小建,笔名晓剑,洪洞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临汾市作协主席团委员,临汾市作协创联部主任,洪洞县作协主席。《槐花》杂志主编。《风》诗刊编委。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杂志,入选各类丛书。已出版诗集《梧桐雨》,长篇小说《魔子努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