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军旅生涯(01)
文•张海明
1984年10月15日对于我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个月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是我人生最值得纪念的时刻———我应征入伍,光荣的参军了,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十八岁多么年轻的数字,十八岁多么浪漫的字眼,十八岁听起来就心潮彭拜,激情的岁月,金色的年华,积极的思想,是我当时的轻狂!
那是金秋收获的季节,我第一次在县城电影院看了一场宽银幕立体电影———佐罗,是武装部组织,专门给全县参军人员送行的电影,印象深刻,以至于现在都能想起佐罗的模样。看完电影我们就要告别亲人,离开家乡,去谁也不知道有多远的地方参军,那时的我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参军什么地方都行。
晚上十一点多集合在宣化火车站,当时我们不是部队来接兵,而是政府去送兵,那时也不是闷罐车皮,已改成客车车皮,是包车厢专门坐参军人员,比较新鲜的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也非常兴奋,一开始没睡,也不觉瞌睡,火车走的非常慢,走一走,停一停,大部分人都没有睡觉!有说的,有笑的,有哭的,也有像我一样不说笑的,闷闷不乐的看着窗外,脑袋很乱,不知道在想什么,窗外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即使这样,脸还是朝着窗外不愿扭过来,偶尔有亮光闪烁。会车时的轰鸣声特别刺耳,随着火车慢慢走远,自己也没有了当时的兴奋,隐隐的,心里也纠结起来,离开家乡和亲人,什么时间才能回来,感觉有点想法了,虽说自己的家乡很贫穷,也是个偏僻的山沟,那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呀!也就是一念间的想法,就过去了。
我们公社一共参军七人.,在家里,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走访,我们公社一起去参军的都就互相认识了,路上也都互相照应,不怎么陌生,时间在沉闷,寂静中一点一点度过,天空有点放晴,也朦朦胧胧的能看到村庄,这时,自己也有点困意,不知不觉睡着了。
一阵嘈杂的叫喊声,我被惊醒,一看火车停在一个车站,车上有部队穿军装的军人在叫着别人的名字,叫到的都去拿自己背包下车去了,一会时间就听到站台上有点名的声音,整齐的站在那里,不知道他们要去那里?火车慢慢的离开站台,我们也挥手向他们再见,在车站的站牌上才知道是大同站,后来才知道进入山西省就是我们当时六十九军的防区了,下车的都是我们县参军人员。车缓缓的驶出大同站,慢慢的向北驶去,中午吃完盒饭,到达一个土贵乌拉的车站停了下来,一停就到了下午两点多,听服务员解释是为了给国际列车让行,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国际列车,下午两点多,车开始开动,一路上晴空万里,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在火车快速的行驶下,一闪而过,车出了车站,现在特别的快,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界了,从服务员的解说词里了解到一点似懂非懂的知识,这就是内蒙大草原。
火车在四点多停在了集宁市车站,不一会我们带上背包下车了,地方和部队人员在交接档案,一会就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我们一共有十八人被叫到一个队列,在点名确认后,上了一辆大卡车,车一直出了市区向西面的大山沟里开去,这时,自己感到有一种失落感,心酸感,从一个山沟又进入另一个山沟,不免心里难受,眼泪悄悄的流淌出来。
车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颠簸了四十多分钟到达了一个大门外,在远处就能看到红红的横幅,快到达门口,车慢了下来,两边都是军人夹道欢迎我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非常温馨,特别的喜庆,心里有一股暖流淌过全身,下车后,经过又一次点名确认,我被一班班长带走,班长非常热情,给我们拿东西,分床铺,打水洗漱,这是真正到了部队的第一次感受,印象是深刻的,铺好床铺洗漱完毕,不一会时间就听到一声声,响亮的哨音声,班长告诉我们这是要吃饭,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食堂门口,站队等待,一会一个非常严肃整洁的军人走到队列前面向我们问候讲话,我肃然起敬,多么英武,多么潇洒,讲话声音洪亮,既简要又严肃。经过自我介绍,讲话的就是我们的连长,排长报告后,开始吃饭,一个大的行军锅里,热气腾腾的,香味扑鼻,捞出来的是面条,在家乡只有得病了,才能很少吃到的饭 ……。(未完待续)
202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