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二章 上岗前的感受

我正在如饥似渴、狼吞虎咽的学习中, 两天半的集中培训结束了,我是既有收获,又多了一份担心,惟恐有负这份光荣而又沉重的使命。十月二十三日下午,今天是星期三,也是重阳佳节,远在家乡的朋友此时此刻“遍插茱萸少一人”了,而我却要只身前往我的工作单位——郑家屯供销社。下年一点钟刚过,我就到了郑家屯供销社,临道是一排陈旧的青砖房,可以看见人们进进出出。东侧有一个两扇的大门,我从大门进去后,看到后院有一栋瓦房,开门进去是一条走廊,见走廊尽头一门楣上挂着书记室的牌子,走过去敲门,室内传出“请进”的声音,我推开门进入,一间办公室很简陋,两张桌子并排摆放,两位中年男人对桌相向而坐,靠北墙摆着两个三人的长椅,靠西墙边立着一个报架。我走到桌子边怯懦的说:我是来报到的,这是我的人事调配信。我双手递送给坐在东面的那位,因为中国的传统以东为大,这也是我的推测。坐在东边的男人接过信,坐在西边的男人站起身伸出右手,我赶紧伸出手与之紧握,他说:(指了指东边那位男人)这是供销社Ⅹ书记,我姓Z,是供销社主任。Z主任给我倒了杯水,请我坐下。X书记打量了我一眼,问我:你是老几,你父亲好吗?我说:我排行老二,家父身体很好,谢谢Ⅹ书记问候。X书记接着说:我跟你父亲是老同志,老领导(指家父)是个好人,你小子可要好好学你父亲。我看得出来他这是已经摆出了前辈的谱,只得连连称是……是。X书记说:跟你一起分配到这的还有两名女同志,你坐着稍等一等,等她们到了再安排。

大约等了十多分钟,两名女同志到了,她们看上去比我大几岁,那个年代的女同志都是素颜,岁月的沧桑在面部上很容易显现出来。介绍之后认识了,她们一位姓孙,一位姓宋。X书记跟我们讲:你们来了以后,为供销社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希望你们在日常工作中多向老同志学习,要拜老同志为师,把他们的好传统、好作风继承下来,在三尺柜台旁,铸造辉煌的人生。听了书记的一番激情洋溢的讲话,我真的是热血沸腾,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也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X书记的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展拳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Z主任宣布了我们三人的工作安排,两位女同志分配到中心店的棉纱组、食品组,我因为是男同志安排到张家分销店。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后,Z主任安排送货的驴车把我送到了张家分销店。张家分销店位于郑家屯镇张家大队北侧,城乡大队东部,当年属城乡结合部,负责两个村计划商品的供应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销售,全店有三个营业员,一个男同志,两位女同志,一个更夫。五间正房是营业室,后面是个用高墙围起来的院落,四间东厢房,一间是库房,一间是值班室,更夫居住,一间外间兼做厨房水房,一间宿舍,这里就是我的“新家”了。
(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