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讲好河西走廊故事。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西部人文学》,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著名1号作家、金牌编剧陈玉福老师的95集广播小说剧《西凉马超》(有声)第二十三集...

95集广播小说剧《西凉马超》(有声)
第二十三集

走召,你可知这幅重甲的来历?一空大师看着石室的尽头目光悠远,缓缓说道:这副盔甲名叫“狮王千叶甲”,是古罗马能工巧匠用近两千枚精铁甲叶组成的铠甲,据说工料来源乃天外陨铁,头盔亦是天外陨铁打造,全重量一百零八斤。因为打造技艺失传,现下已经无人知道锻造方法,所以罗马先祖一直把它视为宝物,但是因其太过沉重,传了几代都没有人能够承受得了,所以,一直封存箱底至今。今天,你不但穿起来了,而且还如此合适,你说这不是天意是什么?
马超听完师父的话,旋身转了一圈,疑惑道:师父,您老人家说的这身盔甲怎么有点神乎其神呢?还有师父,徒儿觉得这盔甲一点也不重啊!马超说着不但在原地跳了又跳,而且还在石室里飞跑几步凌空翻出一个漂亮的鹞子翻身,而后稳稳落地,竟然脸不变色心不跳:师父您看,徒儿还很受用呢!
一空大师呵呵笑道:所以为师说天意如此呀!普通盔甲五六十斤已是极限,也只用在弓弩手身上,他们负责远距离射杀不用长途奔袭,方才穿得重甲。而这副罗马重甲一百零八斤,也只有走召徒儿穿得动,可不是天生为你打造的嘛!
马超倒吸一口气:盔甲与盔甲还有这么大的区别!
当然了,仅靠重量并不足以称之为宝甲,刀枪不入才是它最神奇的地方!一空大师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师父,真的能刀枪不入啊?马超摸一摸狮王甲问道。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一空大师命马超穿戴好盔甲立在原地,还提示他注意保护面部。然后退后几步,从地上捡起一枚石子骤然向马超正前方的墙壁大力投去。
马超正疑惑师父的举动,突然就听咔啪啪一阵乱响,四面八方便有无数支利箭疾射而来,箭雨急至,躲避显然已经来不及了。马超只能仓忙应对,无奈之间只用银枪护住了面门,任其箭雨射向周身……到了箭雨停下来,马超已被无数箭支淹没其中。马超的身周堆起了一座不小的箭垛子,反射着悠悠寒芒。
一空大师嘴角边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望着箭堆喝道:走召,还不出来!
话落,只见箭垛子颤了几颤,哗啦啦一片声响里露出了银盔攒红缨的一颗脑袋来……马超耷拉着嘴角故作委屈道:师父,您这是看徒儿顽劣要射杀徒儿吗?
一空大师低斥道:贫嘴!还不过来?
马超哈哈大笑,用足气力一下子从箭堆里跃起,跳到师父跟前,惊喜地说:师父您看,狮王甲太厉害了,真的是刀枪不入呐!
一空大师拂了拂马超肩上的灰尘,笑道:师父是出家人,何曾打过诳语?
马超撇撇嘴:这么说师父是真答应了胡县令,让少年军下山去打土匪吗?
一空大师知道马超心里对胡川仍然别扭,也不点破,颔首道:当然!这是我与胡县令已经约好了的。不过,少年军暂时不必下山,一旦有土匪的消息,你外公会命人在骊靬那边的烽火墩上燃起烟雾示警,我们即可赶去相助。
哦。马超又问:那为何不让西凉军去呢?我父亲那里几十万的将士,还打不过土匪吗?

一空对马超道:你父亲前一阵征讨鲜卑,因指挥失利,损兵折将,现在的西凉军精锐元气大伤,正在缓慢恢复期。再加上西凉军若有兵马调派,那龙首山土匪会望风而动,不等官军赶到骊靬,恐怕土匪早就劫掠完撤回老巢去了。所以,只有咱们的少年军,从莲花山抄近路赶往骊靬,一来走山路行程比官军快,二来出其不意才能打土匪一个措手不及。
马超听师父这一番解说,点头道:师父,徒儿都明白了,一切听师父安排。
好!一空大师拍拍马超的肩膀:走召,即日起由你正式出任少年军统领,你要带着少年军严格操练,随时驰援骊靬,或者别的什么地方。
马超点点头说:师父放心。我和少年军随时听师父调遣。
一空大师接上说:师父已指派专人留意烽火台信息,一旦土匪来犯你即刻出战。你能做到吗?
能!马超大声回应。随后换上平日的嬉皮笑脸:师父,您能给徒儿换个名字吗?走召这个名字,肯定是您随便顺口叫出来的,徒儿不喜欢。
一空大师敲了下马超的头,嗔怪道:越大越没有规矩了!走招是什么意思?那我告诉你,“召”字坐个“走”字车,你看看这是谁的名字?马超脱口而出:这不是“超”吗?师父,还真是我的名字嗳!
一空大师点点头说:你不是少年军中功课最好的一个吗?怎么连“走召”是什么意思都不懂了呢?你以后遇到问题一定要经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想想看,在这之前,你虽然也是少年军的首领,但大的事情都是为师定夺。从今天起,你就是少年军正儿八经的统领了。你带着少年军出去作战,如果遇到意外,你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你想想看,你如果凡事来找师父解决,一旦失去战机,这会给少年军带来什么样的厄运呢?

马超心悦诚服,连连点头:师父,徒儿记住了。
一空大师这才有了笑模样:不过,你现在长大了也该取个正式的字了。一空大师稍作沉思:师父就替你取字孟起吧,姓马名超字孟起。如何?
孟,长也、勉也、始也。孟起,好字!多谢师父赐字,徒儿定当不负师父厚爱!马超正色向一空大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从此,天赐寺的少年军首领“走召”换成了少年军统领“孟起”。从此之后,这少年军的统领孟起声名鹊起。他带领的少年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担负着整个河西走廊通道(丝绸古道上)商旅往来的畅行和安全。这是后话。
龙首山一开始建龙宫、造“龙王”,完全是为了掩人耳目。董天伦把耿鄙伟康及其匈奴兵、土匪军假扮成正儿八经的“土匪”,是为了时不时的以“征讨”龙首山“土匪”为名,给耿鄙伟康及其“土匪”送去寄养,以便养精蓄锐,找机会马踏西凉府。可董天伦死后,这情况就变了,耿鄙伟康为了龙首山上的十万之众,不得不变成了真正的土匪。他们抢劫河西走廊过往客商,几乎阻断了河西走廊的通道。之后,又开始抢劫郡县,四处作恶……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养活龙首山的十万土匪军。如果说董天伦时期这支匈奴加土匪的军队是为了协助董天伦造反的话,那么现在的耿鄙伟康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继续带着这支队伍在龙首山发展壮大,然后寻找机会马踏西凉府,自己称王,或者即便称不了王,也要抢一个西凉府太守当当。
基于这样的目标,耿鄙伟康就自然而然的当起龙首山的“龙王”来了,座下不但有“四虎”,还有汤阎等匈奴军的首领,这些人多是亡命之徒。但有一位却是正经官身落草为匪的,他就是耿鄙伟康手下“四虎”中的第一只虎——东北虎董天骐。

董天骐原为太守张鼎的主簿,曾与现任的刘主簿双双效力西凉府。因喜好书法,幼时便拜在张太守堂弟、书法大家张芝门下,颇得张芝真传而写得一手好字,在西凉府有“才子”美誉。后来,得张芝引荐投在太守府作了主簿,太守府一应的文案、文书都出自董天骐之手。然而,董天骐恃才傲物,文笔虽然一流,可他不遵礼法放浪形骸,赌场掷骰子、翻墙逞风流,所做的轻浮之事不但在西凉府臭名昭著,而且在朝廷里也挂上了名。
张鼎因此屡屡接到了对董主簿行为不端的控告信,但是前有张芝求情,后有时任都护的董天伦庇护,所以董天骐我行我素,根本不把同僚和张太守放在眼里。张鼎自然有治董天骐的办法。他将府衙事务全数交由刘主簿管理,把董天骐搁置了起来……董天骐坐冷板凳久了,自然而然的便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时候,在一边虎视眈眈的董天伦开始从旁挑唆,再加上两个人的名字中都有“董天”两个字,董天骐也感觉他们就是亲兄弟。董天伦请董天骐只不过喝了几顿酒,就将不入五服的关系,喝成了血肉相牵的亲兄弟。董天骐磕头认祖,拜了董天伦为兄长。
一日,董天骐刚好又生事端,张鼎太守大发雷霆要惩治与他,他便借机遁逃被董天伦秘密打发到龙首山去投靠“龙王”。从此,董天骐成了龙首山四虎之一。也就从这一天起,董天骐便死心塌地给董天伦当起奴才来。
董天骐确实也算个人才,自从上了龙首山,不惜拿出浑身解数彰显自己的才智过人,把从政以来在张鼎处知悉的西凉府军政机要尽数用于龙首军,更有与董天伦的交情在,被耿鄙伟康左一声“二叔公”、右一声“二叔公”,至叫的董天骐周身舒服,也就越发的为龙首山“龙王”出谋划策起来。至此,董天骐作为龙首军的智囊之一,在龙首山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正因为有董天骐的协助,龙首军才在短期内日益壮大。

而自董天伦死后,“二叔公”便一跃成为了龙首山龙王之下万人之上的四虎之首——“东北虎”。从此,龙首军的主力兵勇皆归东北虎辖制,其驻扎的营盘也叫做“东北营”。
说起东北营,那才是大有来头。当年董天伦还是西凉都护时,奉命征讨匈奴羌渠单于。匈奴人善战,董天伦久战不能取胜便采用谋士计议,派人游说羌渠的侄子左贤王汤阎篡夺单于之位。当时正值羌渠部内讧鼎盛时期,汤阎觊觎单于位久矣,但受其他势力扶持的羌渠单于更得民心,一时之间僵持不下。现在,汤阎被董天伦说客撺掇,承诺出兵帮助他夺位,条件就是二十年内不得侵犯西凉府。汤阎一口答应,两下里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匈奴人勇猛有余,但智机不足,汤阎本以为董天伦是真心相助,在兵力悬殊且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兵变。而董天伦在约定的关键时刻,坐山观虎斗,故意推迟出兵,令汤阎兵败羌渠,无家可归。
叛乱战败的汤阎慌不择路,如同丧家之犬一样,带着残部按照董天伦设计好的突围路线进入了茫茫龙首山。进入龙首山的汤阎,因为不知道龙首山地理,一味的往山里走,这才知道,进入了一个无人的蛮荒之地。筋疲力尽的汤阎意识到这一切时,已经晚了。董天伦大兵堵住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线天,堵住了汤阎的退路。
汤阎带着的五六万匈奴兵,在龙首山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形势十分的危机。为了活命,只能放下武器,向董天伦的西凉军投降。
董天伦当时已经得到了传国玉玺,称王之心日盛。所以,正是用人之际,便将这支五六万的匈奴兵收为己用,悄悄藏在了龙首山,一应给养所需均由他提供。这是董天伦的一支奇兵,所以必须要有自己人统领。于是,董天伦又令属下校尉、亲外孙耿鄙伟康带着自己所部官军,以剿灭匈奴余孽为名进驻龙首山,成为了这支匈奴军的首领。之后耿鄙伟康在董天伦的支持下,又陆续私募兵丁四五万,两下里合兵一处,至十万之众。

董天伦活着时,龙首山的一应粮草均有西凉府足量供给。因此,龙首军不出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后来,被云游到此的一空大师无意之中发现,才连忙写了密信署了昔日俗家姓名罗驷,派武功高强的弟子悄悄的把董天伦龙首山有私兵一事,传递给了西凉府太守张鼎,让他早做防范。
世界上的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董天伦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还是没有躲过机敏过人的马腾。因此,马腾与西凉府张太守合谋表演了一出苦肉计,把董天伦及其阴谋扼杀在了萌芽之中。董天伦死了,但龙首军已然埋下了祸患,如今失去生活来源的十万之众,只能沦为占山为寇的土匪兵,成了西凉府身上一块疖痈脓疮。

欢迎您继续收听!下集会更精彩哟!

作者简介:陈玉福,金昌市作协名誉主席,张掖市文联名誉主席,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文学教授,《西部人文学》主编,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作品获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突出成就荣誉奖、国家“中国优秀电视剧原创剧本奖”、中国电视"飞天""金鹰"双奖、中国网络十大杰出小说奖等几十种奖项。

【向“都市头条”选送的文章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的文章。欢迎您参与,投稿。
(投稿邮箱:3340661588@qq.com)
请关注下面的二维码,您的大作才能登上面向全国发行的《西部人文学》杂志。谢谢。】

[都市头条]

[西部人文学编辑部]

[1号文化总网]

本文编辑:紫云烟